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论苏辙对储光羲的发现与推尊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 刘蔚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苏辙是宋代诗人中最早发现和推尊储光羲者。苏辙推尊储光羲首先在于二人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们的出身、科第、仕宦经历、思想底蕴、知识结构、性格等都非常接近,他们的诗歌创作更有极多相似吻合之处,艺术思想、体式选择、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等都大致相同。苏辙对储光羲的发现与推尊有着个人和历史的必然性,既出于“理解之同情”,又与北宋中期尊陶崇杜的诗学思潮相呼应,蕴含了苏辙对宋诗发展走向的独特思考,对宋调的确立具有一定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关 键 词:苏辙/储光羲/尊陶崇杜/宋调
    作者简介:刘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海学刊》杂志社研究员,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苏辙喜欢把欣赏的诗人比为储光羲,朱弁《风月堂诗话》曾记载其评价参寥诗云:“酷似唐储光羲。”①苏辙晚年闲居颍川,又作诗评价后学韩驹云:“唐朝文士例能诗,李杜高深得到希。我读君诗笑无语,恍然重见储光羲。”②钱锺书先生认为苏辙将韩驹比为储光羲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他说:“至于苏辙那句品评,我们实在不懂;看来苏辙动不动把人比储光羲,也许这是一顶照例的高帽子,并非量了韩驹的脑瓜的尺寸定做的。”③但是笔者认为苏辙的品评应该不是一件简单和随意的事情。
    苏辙一生谨言慎行,绝少妄语,苏轼《东坡志林》称:“子由为人,心不异口,口不异心;心即是口,口即是心。”④具体到苏辙对韩驹的评价,更是带有名流印可的性质,⑤对韩驹一生的创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复斋漫录》云:“子苍(按:韩驹字)尝言:作诗文当得人印可,乃自不疑,所以前辈汲汲于求知也。”⑥周必大《题山谷与韩子苍帖》云:“士大夫少负轶材,其诗章固已超绝,然须经前辈品题,乃自信不疑。正如参禅,虽有所得,犹藉宗师之印可耳。陵阳先生(按:韩驹)早以诗鸣,苏黄门一见比之储光羲,暨与徐东湖游,遂受知于山谷。”⑦并一再强调苏辙对韩驹印可的重要性,“而以韩子苍比之,子苍由是知名”⑧。所以苏辙对如此意义重大的品评,其态度应是审慎的。非但如此,苏辙的这种品评还被其孙苏籀编入《栾城遗言》:“公曰……韩驹诗似储光羲。”⑨《栾城遗言》记录了苏辙晚年教授子孙的重要心得和思想,《四库提要总目》评价:“中间辨论文章流别、古今人是非得失最为详晰,颇能见辙作文宗旨。其精言奥义,亦多足以启发来学。”所以苏辙将韩驹比为储光羲,不是随意、照例所为,而是凝聚着他独特而重要的诗学理念和诗学思考。
    储光羲在北宋时期鲜为人知,如参寥就曾质疑“平生未尝闻光羲名,况其诗乎”⑩。苏辙不仅是宋人中最早提及储光羲者,且对他评价很高,《栾城遗言》记载苏辙称:“唐储光羲诗,高处似陶渊明,平处似王摩诘。”(11)并屡屡将其尊出比拟他人,足见储光羲在苏辙心中的特殊地位。苏辙为何如此看重储光羲?曾有学者思考过这一问题,指出:
    如果将两人对照,我们会发现不少有趣的相似点。首先从大环境看,他们都生在一个王朝的鼎盛时期,而且都是一个很优待文士的朝代,相对而言,个性的发展空间较为宽松;如果从诗歌发展史的角度考察,他们恰又生于同光派所谓“三元论”的开元、元祐两个关节点,正是天时、地利、人和下的诗歌异彩纷呈、蓬勃发展时期。从生活小环境看,他们身边都有一个博通众艺的大家。储光羲与王维是“伯仲之交”,曾长期偕隐终南山;而苏辙与苏轼则是一母同胞、感情深笃的亲兄弟。王维和苏轼都是洋溢着天才气质的通家,不但涉猎多种领域,而且每种领域均取得极高造诣。在他们身侧之人,既不能以相同套路在艺术上与之争衡,就只能另辟蹊径。第三,储光羲与苏辙都选择了淡泊一途。储光羲在《咏山泉》中自喻“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而苏辙不仅“为人深不欲人知”(《答张文潜书》),且作品也呈现出“汪洋澹泊”(《答张文潜书》)的特色。苏辙对储光羲诗歌艺术的赞许,是否可以归入陈寅恪先生所言“理解之同情”?(12)
    从接受学的视角看,接受者与接受对象间的相似和共鸣是接受的必要条件。瓦·霍曼就认为:“读者接受一部艺术作品的能力取决于下列因素:教育、培养、世界观、成熟程度、生活经验与艺术经验、性格、气质、喜好、情绪等等。”(13)循此思路,我们将储、苏二人再进一步对照,发现了他们之间还存在更多惊人的相似。
    第一,出身相似,均生长于乡间普通的耕读之家。据李永祥、于友发《储光羲事迹考略》(14),储光羲居里位于金坛县西四十里孝德乡庄城村,家庭是以“儒”传世的书香门第,但其先世无显达之人。苏辙亦生于四川眉山乡间,其祖苏序“喜为善而不好读书,晚乃为诗”(15),其父苏洵27岁后专志于学,并悉心教育二子,苏辙《藏书室纪》云:“先君平居不治生业,有田一廛,无衣食之忧。有书数千卷,手辑而校之,以遗子孙。”(1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