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王富仁:“现代性”辨正(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 王富仁 参加讨论

    
    实际上,“现代性”只是人们感受和理解事物的一种观念形式的产物,它是在社会历史时间的维度上建立起来的,是与古典性、经典性、传统性等代表的在中国古代社会已经产生并被社会普遍认可的事物的性质相对举的。在中国,“现代性”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概念被人们所普遍接受实际是很晚的事情,实际是在20世纪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的七八十年代,并且是在国家政治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的基础上被中国知识分子转用到中国当代文化的各个领域的。如果说“四个现代化”是“形而下”物质文化层面的现代化,中国知识分子所说的“现代性”则更是“形而上”精神文化层面的“现代性”,它们因其历史时间概念“现代”的相同而联系在一起,但当“现代性”脱离开国家政治的“形而下”的物质文化层面而被上升到“形而上”的精神文化层面,在中国,“现代性”就与五四新文化、新文学的“新”联系在了一起。
    实际上,五四新文化、新文学的“新”也是一个社会的历史时间的概念,它是与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的“旧”相对举的。这个“新”本身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但这个时间性的概念却不是个人的、日常的、物理性的时间概念,它所指称的既不是1919年5月4日这个时间“点”,也不是胡适写作《文学改良刍议》时的那个时间“点”,而是一个观念中的社会的、历史的时间概念,它所指称的是一个观念中的即将开始而尚未成型、因而也是模糊混沌的中国社会历史的整体时空结构。它不仅具有时间性,同时也具有空间性,是以一个模糊混沌的整体时空结构的形式出现在那些五四新文化、新文学倡导者的想象之中的。与此同时,“旧文化”、“旧文学”的“旧”,也是一个整体的时空结构,不过这个结构在新文化、新文学的倡导者的观念中,已经具有相对明确的完整的结构形态,这个结构形态已经无法容纳他们当下的自由创造的活动,已经成为束缚、禁锢乃至窒息他们的自由创造活动的桎梏,所以他们感到再也不能使其纹丝不动地继续维持下去。也就是说,“旧文化”、“旧文学”体现的是过往历史的文化和文学、中国古代历史的文化和文学,而他们所创造、所提倡的“新文化”、“新文学”体现的则是从当下开始的新的历史时代的文化和文学、中国现代历史的文化和文学。这个“新”也就与“现代性”有了几乎相同的意义和价值。
    当我们将“现代性”的观念与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倡导者的观念联系在一起,我们就会发现,“现代性”的观念虽然是一种社会的历史时间的观念,但却不是一种纯粹客观的时间观念,亦即不是这个社会、这个历史时代所有人在感受和认识所有事物的时候都能够意识到并实际使用着的时间观念,而是一种主观的时间观念,一种首先产生于个别人在感受和认识特定事物的时候的主观的时间观念,只不过这种首先在个别人感受和认识特定事物的时候所产生的主观的时间观念在此后的历史发展中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意识到并运用于感受和认识越来越多的事物。如果说它在刚刚产生的时候不是这个社会个别人的主观的时间观念,而是被这个社会所普遍接受与普遍使用的客观的时间观念,说明它并不是一种真正新的、现代的时间观念,也不具有“现代性”,而是一种变相的古典的、经典的、传统的时间观念;与此同时,如果这种时间观念在此后的历史发展中不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运用来感受和认识越来越多的事物,说明它也不是一种真正新的、现代的时间观念,也不具有“现代性”,而是一种在现代的历史发展中没有稳固可靠的现实依据的突发奇想,是像流星一样一闪即逝的东西。也就是说,“现代性”的观念即使在现代社会也不是所有人以及一个人感受和认识所有事物的观念,它总是与古典性、经典性、传统性的观念纠缠在一起的,是与古典性、经典性、传统性的观念共时性存在的两种不同性质的观念。与其说“中国现代社会”是具有现代性质的社会,不如说“中国现代社会”是“现代性”与“古典性”交错、交织而构成的一个较之古代社会在结构上更加复杂、在变化上更加迅速的社会。但它是以“现代性”观念的出现为标志的,也是以对“现代性”的追求为主要推动力的。在现代社会里,“古典性”、“经典性”、“传统性”仍然具有强大的力量,是维系现实社会稳定的主要力量,但它已经不是惟一的,已经失去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绝对统治地位,已经没有力量完全扼杀在其根本性质上与之不同乃至相反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创造的生成和发展。在五四时期,并不是所有中国人、所有中国知识分子都已经意识到一个与中国古代社会、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在其本质的意义上完全不同的中国现代社会、中国现代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时代的到来,而真正意识到它并且公开向社会宣布了它的到来的只是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即使这些倡导者,也并不是对所有事物的观念都是在这样一个社会历史时间的框架内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即使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现代性”的观念与古典的、经典的、传统的观念也是交错、交织在一起的。但是,“现代性”的观念到底还是在他们的意识中产生出来,到底还是冲破了中国固有的古典的、经典的、传统的观念的束缚和禁锢而进入到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之中,并在总体上改变了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
    “春江水暖鸭先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