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回到“事情”本身:重读《邪不压正》(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争鸣》2015年第201 罗岗 参加讨论

    确实,赵树理的创作并不以“人”为中心,也很难说他塑造出了什么令人难忘的“典型形象”。就像赵树理自己所说的那样,“每天尽和我那几个小册子中的人物打交道”,写作的材料“大部分是拾来的,而且往往是和材料走得碰了头,想不拾也躲不开”。⑦这种似乎比较被动的创作方法,正是被竹可羽视为对“人物创造”还处于“一种自在状态”的表现。采访并翻译过赵树理三部书的杰克·贝尔登同样对他小说中的“人物描写”表示失望:“……人物往往只有个名字,只不过是一个赤裸裸的典型,什么个性也没表现出来,没有一个作为有思想的人来充分展开的人物。”⑧无论是认为赵树理笔下的人物不够“典型”(如竹可羽),还是缺乏“个性”(贝尔登),都意味着赵树理小说不以“人”为重点和中心的写法,和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小说”有较大的分野,也使得深受“现代小说”阅读趣味影响的批评家和翻译家难以理解赵树理的小说。
    但对于试图冲破“现代小说”乃至“现代主体”惯例的文学研究者,赵树理小说的这一“反现代”的特质却不能不引起他们的注意。洲之内彻在讨论“赵树理文学的特色”时,非常具体地指出“赵树理小说”与以“心理主义”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小说”的区别:“赵树理的小说没有人物分析。既是现代小说创作的基本方法,同时又是削弱现代小说的致命伤的所谓心理主义,和赵树理文学是无缘的。心理主义可以说是自动地把现代小说逼进了死胡同。即使这样,无论如何它对确立现代化自我也是不可缺少的,或者说是不可避免的,也可以说是现代化命运的归宿。受到这种宿命影响的读者,对赵树理的文学恐怕还是不满意的吧。或许是赵树理证明了中国还缺少现代的个人主义等。对于这类有碍于革命的东西不能不有所打击。而所谓新文学的文学概念之所以暧昧,其原因就在于此。即:一方面想从封建制度下追求人的解放,同时另一方面又企图否定个人主义。如此而已,岂有他哉!”⑨而竹内好则更进一步地确认了“赵树理文学”这种“反现代”的“现代”特质:“从不怀疑现代文学的束缚的人的观点来看,赵树理的文学的确是陈旧的、杂乱无章的和混沌不清的东西,因为它没有固定的框子。因此,他们产生了一个疑问,即这是不是现代文学之前的作品?……粗略地翻阅一下赵树理的作品,似乎觉得有些粗糙。然而,如果仔细咀嚼,就会感到这的确是作家的艺术功力之所在。稍加夸张的话,可以说其结构严谨甚至到了增一字嫌多,删一字嫌少的程度。在作者和读者没有分化的中世纪文学中,任何杰作都未曾达到如此完美的地步。赵树理以中世纪文学为媒介,但并未返回到现代之前,只是利用了中世纪从西欧的现代超脱出来这一点。赵树理文学之新颖,并非是异教的标新立异,而在于他的文学观本身是新颖的。”⑩
    赵树理自己或许并没有意识到他的小说具有“以中世纪文学为媒介”“重返现代”的特质,但竹内好指出他的作品“结构严谨甚至到了增一字嫌多,删一字嫌少的程度”,赵树理想必会很满意。赵树理小说的结构不以“人”为焦点,而是以“事”为重心,看似随意,却极用心。只不过这份“用心”不一定能被那些一直要求小说写“人”的读者充分体会罢了。按照赵树理的说法,他的小说重点在“事”,却也不是为“写事”而“写事”,“事”的背后是“问题”:“我在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中,遇到非解决不可而又不是轻易能解决的问题,往往就变成所要写的主题”。(11)这段话常被简单地理解为“赵树理小说”就是“问题小说”,然而,如果把“问题”放在之前讨论的赵树理小说的焦点从“人”到“事”的转换中,就会发现“问题小说”也不简单。“事”一旦遇到“问题”,就从静态的存在变成动态的过程,就意味着原来的存在遭到质疑,过去的秩序不再稳定。因此,人们可以借由这一时刻,追问这“事”合不合“道理”、通不通“情理”。赵树理通过“问题”,把“事”“理”“情”三者勾连起来,在动态中把握三者的关系,让“事”不断地处于“大道理”和“小道理”“新道理”和“旧道理”以及“人情”“爱情”“阶级情”等不断冲突、更新与融合的过程中:譬如乡村男女过去的婚姻都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但“婚姻法”颁布了,小青年的“爱情”就不仅“合情”,而且“合理”“合法”了(《小二黑结婚》);阎家山一直是富人掌权、穷人受压,但共产党来了,这样的“事”就不合“理”了(《李有才板话》);地主出租土地获得地租从来不算是“剥削”,但如今是“劳动”还是“土地”创造“价值”,这“理”一定要辩辩清楚了(《地板》)……由于围绕“问题”来组织“事”“理”“情”之间的关系,不只使得赵树理小说“在工作中找到的主题,容易产生指导现实的意义”,并且也让作品的“结构严谨甚至到了增一字嫌多,删一字嫌少的程度”。这种既将“内容”形式化,又把“形式”内容化的方式是“赵树理文学”的真正“新颖”之处,其关注的核心并非日本学者所感兴趣的“现代主体”之批判意识,而是新的“道理”是否能够合符“情理”地深刻改变、契合并升华这块古老土地上的种种“事情”。至于“人”,根本就不存在着所谓抽象的“人性”和“主体”,只有回到“事情”及其遭遇“问题”的过程中,“人”的改变才变得合“情”合“理”。如此看来,《邪不压正》中聚财那一句“这真是个说理地方”,对“赵树理文学”来说,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