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苏轼诗文与晚明士人的精神归向及文学旨趣(7)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2014年4期 郑利华 参加讨论

    结语
    综观苏轼诗文在晚明文坛的流行趋势,其与这一时期宋代诗文受到重新审视的文学境域形成不可分割的联系,它反映了同晚明士人趋于相对开放、活跃的知识接受及精神诉求相应合的阅读视界的某种扩展。对于此际众多的文人学士而言,苏轼的文章,被他们视为与其心灵世界颇相契合的一份独一无二的精神资源,乃极力予以表彰。与此同时,借由人们的广泛阅读与多重诠释,苏轼诗文的文学审美价值得以重新型塑,尤其是对于向来多受到訾议的苏诗的认知,也出现明显的转向,是以它们在古典诗文系统的典范意义进一步凸显。从具体的接受态势观之,苏轼诗文以其独异的抒写风格,在一定意义上切合了晚明士人不同层面的精神诉求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文学趣味。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他们推重苏氏之作流溢出的诸如宏博、奇诡及率意而出的风调;另一方面,又偏尚呈示其中的超旷与闲适的意致。这种多重的接受取向,归根结底,与晚明士人既重自我或个性表现而又未全然脱却传统文化根性的特定的精神归向相勾联。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晚明士人文化性格及其表现在价值取向上的激进与退守相交织的复杂性。有鉴于此,对于苏轼诗文的接受,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为晚明时代精神和阅读趣味的一个缩影。
    注释:
    ①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卷四二《苏长公外纪序》,明刻本,第13a页。
    ②《弇州山人续稿》卷一八二《徐孟孺》,第21a页。
    ③焦竑《焦氏澹园续集》卷一《刻苏长公外集序》,《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364册,第539页。
    ④陈万益《晚明小品与明季文人生活》(台湾大安出版社1988年版)曾述及包括晚明之士的明代苏文诸选家。
    ⑤仅据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现存宋人别集版本目录》(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85—96页)载录,万历至崇祯年间刊行的各类苏轼诗文选评本主要有:谭元春选《东坡诗选》十四卷,陈仁锡评《东坡先生诗集》三十二卷,茅坤等评《苏文》六卷,归有光编、倪元璐评《宋大家苏文忠公文选》九卷,李贽选《坡仙集》十六卷,钟惺选评《东坡文选》二十卷,陈仁锡选评《苏文奇赏》五十卷,陈绍英辑《苏长公文燧》,詹兆圣选评《苏长公密语》十六卷,王纳谏选评《苏长公小品》四卷,郑圭辑《苏长公合作》,王世贞辑《苏长公外纪》五卷,茅坤、钟惺评《苏文忠公策论选》十二卷,《东坡尺牍》五卷,《苏长公二妙集》二十二卷,《苏长公表启》五卷,冯梦桢批点、凌濛初辑《东坡禅喜集》十四卷,王如锡编《东坡养生集》十二卷,朱之蕃辑《新刻苏长公诗文选胜》六卷,陈于廷编《苏长公文腴》三十卷,《诗腴》八卷,袁宏道、钟惺辑《东坡诗文选》,《宋苏文忠公居儋录》五卷,《宋苏文忠公海外集》四卷,《寓惠录》四卷,王同轨编《苏公寓黄录》二卷,阎士选评释《苏文忠公胶西集》四卷,崔邦亮选《苏文忠公集选》三十卷,钱士鳌选《苏长公集选》二十二卷,陈梦槐选《东坡集选》五十卷等。
    ⑥袁中道著、钱伯城点校《珂雪斋集》卷一一《宋元诗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中册,第497—498页。
    ⑦《珂雪斋集》卷一○《蔡不瑕诗序》,上册,第458页。
    ⑧《珂雪斋集》卷二四《寄曹大参尊生》,下册,第1029页。
    ⑨《珂雪斋集》卷二四《答秦中罗解元》,下册,第1053页。
    ⑩《珂雪斋集》卷一一《宋元诗序》,中册,第497页。
    (11)袁宏道著、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卷一八《叙梅子马王程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中册,第699页。
    (12)《袁宏道集笺校》卷二一《答陶石篑》,中册,第743页。
    (13)《袁宏道集笺校》卷一八《雪涛阁集序》,中册,第710页。
    (14)(16)《袁宏道集笺校》卷一一《张幼于》,上册,第501页。
    (15)《袁宏道集笺校》卷二二《答李元善》,中册,第786页。
    (17)王世贞《读书后》卷三《书欧阳文后》,《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版,第1285册,第45页。
    (18)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四七《艺苑卮言四》,明万历刻本,第21b页。
    (19)《弇州山人续稿》卷四一《宋诗选序》,第20b—21a页。
    (20)汪道昆《太函集》卷二四《诗纪序》,明万历刻本,第15b页。
    (21)胡应麟《少室山房集》卷一一八《与顾叔时论宋元二代诗十六通》,《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90册,第869页。
    (22)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卷二四《青莲馆诗序》,明万历刻本,第14a页。
    (23)《大泌山房集》卷九《唐诗经序》,第20b页。
    (24)《大泌山房集》卷九《宋元诗序》,第29a—30b页。
    (25)苏轼《坡仙集》卷首焦竑《刻坡仙集抄引》,明万历刻本,第1a—1b页。
    (26)《焦氏澹园续集》卷五《答茅孝若》,《续修四库全书》第1364册,第610页。
    (27)黄汝亨《寓林集》卷首熊明遇《寓林集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368册,第591页。
    (28)《寓林集》卷二《苏长公文选集注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368册,第632页。
    (29)陈继儒《陈眉公先生全集》卷二《苏长公小品叙》,明崇祯刻本,第22a页。
    (30)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六六《自评文》,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册,第2069页。
    (31)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载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上册,第452、455页。
    (32)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26页。
    (33)《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四七《艺苑卮言四》,第18b、22b页。
    (34)《沧浪诗话校释》,第114页。
    (35)《弇州山人续稿》卷四二《苏长公外纪序》,第14a页。
    (36)邹迪光《调象庵稿》卷二七《王懋中先生诗集序》,明万历刻本,第29a—30b页。
    (37)谭元春著、陈杏珍标校《谭元春集》卷二二《东坡诗选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下册,第596—597页。
    (38)陶望龄《歇庵集》卷四《及幼草序》,明万历刻本,第30a页。
    (39)《歇庵集》卷一一《与袁六休》,第39a页。
    (40)《袁宏道集笺校》卷二一《答梅客生开府》,中册,第734页。
    (41)《袁宏道集笺校》卷二一《与李龙湖》,中册,第750页。
    (42)《晚明小品与明季文人生活》,第5—7页。
    (43)《陈眉公先生全集》卷二《三苏全集叙》,第20a页。
    (44)《袁宏道集笺校》卷三五《识伯修遗墨后》,中册,第1111页。
    (45)《珂雪斋集》卷一二《白苏斋记》,中册,第533页。
    (46)《珂雪斋集》卷二一《次苏子瞻先后事》,中册,第918—919页。
    (47)《珂雪斋集》卷一○《龙湖遗墨小序》,上册,第474页。
    (48)《袁宏道集笺校》附录三雷思霈《潇碧堂集序》,下册,第1696页。
    (49)《袁宏道集笺校》附录三曾可前《瓶花斋集序》,下册,第1694页。
    (50)李贽《焚书》卷二《复焦弱侯》,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页。
    (51)李贽《续焚书》卷一《与焦弱侯》,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4页。
    (52)《续焚书》卷二《书苏文忠公外纪后》,第67页。
    (53)《弇州山人续稿》卷四二《苏长公外纪序》,第13a—13b页。
    (54)焦竑《焦氏澹园集》卷一四《刻苏长公集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364册,第135页。
    (55)苏轼《苏长公二妙集》卷首焦竑《东坡二妙题词》,明天启刻本,第1b—4b页。
    (56)赵用贤《松石斋集》卷八《刻东坡先生志林小叙》,《四库禁毁书丛刊》,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集部第41册,第104页。
    (57)《袁宏道集笺校》卷二一《与李龙湖》,中册,第750页。
    (58)《袁宏道集笺校》卷二一《答梅客生开府》,中册,第734页。
    (59)《栾城后集》卷二二《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12册,第767页。
    (60)《苏轼文集》卷七○《题吴道子画后》,第5册,第2210页。
    (61)《读书后》卷四《书苏诗后》,第48页。
    (62)《袁宏道集笺校》卷二一《答梅客生开府》,中册,第734页。
    (63)《苏轼文集》卷六六《自评文》,第5册,第2069页。
    (64)《苏轼文集》卷四九《与谢民师推官书》,第4册,第1418页。
    (65)《寓林集》卷二《苏长公文选集注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368册,第632—633页。
    (66)《袁宏道集笺校》卷四一《识雪照澄卷末》,下册,第1219页。
    (67)《袁宏道集笺校》卷四四《德山麈谭》,下册,第1290页。
    (68)《袁宏道集笺校》卷四一《识雪照澄卷末》,下册,第1220页。
    (69)《珂雪斋集》卷二四《答蔡观察元履》,下册,第1045页。
    (70)《焚书》卷三《自赞》,第130页。
    (71)《袁宏道集笺校》卷一〇《叙陈正甫会心集》,上册,第463页。
    (72)《袁宏道集笺校》卷四《叙小修诗》,上册,第188页。
    (73)《焦氏澹园集》卷一四《刻苏长公集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364册,第135页。
    (74)《苏轼文集》附录茅维《宋苏文忠公全集叙》,第6册,第2390—2391页。
    (75)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卷二○《迁居临皋亭》,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册,第1054页。
    (76)《苏轼诗集》卷四一《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其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第7册,第2245页。
    (77)吉川幸次郎著、郑清茂译《宋诗概说》,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年版,第164页。
    (78)详参王水照《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文学遗产》1989年第5期。
    (79)(81)张大复《梅花草堂集》卷一《苏长公编年集小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380册,第313页。
    (80)钱谦益著、钱仲联标校《牧斋初学集》卷五四《张元长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中册,第1359页。
    (82)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四《东坡禅喜集》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版,下册,第1537页。
    (83)苏轼《东坡禅喜集》卷末凌濛初跋,明天启刻本,第4a—4b页。
    (84)《东坡禅喜集》卷末唐文献《跋东坡禅喜集后》,第1b—2a页。
    (85)《栾城后集》卷二二《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12册,第767页。
    (86)《苏轼文集》卷一二《黄州安国寺记》,第2册,第391—392页。
    (87)王水照《苏轼创作的发展阶段》,《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1期。
    (88)《苏轼文集》卷一二《虔州崇庆禅院新经藏记》,第2册,第390页。
    (89)《苏轼文集》卷一九《思无邪斋铭》,第2册,第574—575页。
    (90)《东坡养生集》卷首王如锡《东坡养生集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7年版,集部第13册,第92页。
    (91)《苏轼文集》卷六四《问养生》,第5册,第1982—1983页。
    (92)《苏轼文集》卷七三《养生诀》,第6册,第2335页。
    (93)《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四《东坡养生集》提要,下册,第1537页。
    (94)《东坡养生集》卷首盛宾《东坡养生集序》,第88页。
    (95)《东坡养生集》卷首王如锡《东坡养生集序》,第90—92页。
    (96)王思任《谑庵文饭小品》卷五《东坡养生集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368册,第240页。
    (97)《袁宏道集笺校》卷五《曹鲁川》,上册,第253页。
    (98)《袁宏道集笺校》卷一一《张幼于》,上册,第503页。
    (99)《袁宏道集笺校》卷一一《冯秀才其盛》,上册,第480页。
    (100)袁宗道著、钱伯城标点《白苏斋类集》卷二二《杂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16页。
    (101)《袁宏道集笺校》附录一《西方合论》,下册,第1638页。
    (102)《珂雪斋集》卷一八《吏部验封司郎中中郎先生行状》,中册,第758页。
    (103)《袁宏道集笺校》卷三五《叙呙氏家绳集》,中册,第1103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