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苏轼诗文与晚明士人的精神归向及文学旨趣(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2014年4期 郑利华 参加讨论

    二宏博、奇诡、率意:对苏轼诗文多面的审美观照
    苏轼诗文在晚明时期的流行,尤其是因为“议论”、“用事”或受前人訾议的苏诗也间获推崇,无疑成为此际文坛令人瞩目的一道景观。由此引出的问题是,苏轼诗文何以在这一时期赢得文士圈如此的青睐,它们究竟在怎样的层面上应合了晚明士人的精神需求和文学趣尚?就苏文而言,有研究者指出,有明一代苏文选本的推出,包括晚明时期各种选本的涌现,与具有功利目的的举业取向关系密切,意在便于士人习得八股制艺文字的写作,为其提供进身之阶(42)。所谓“多采择以裨公车言”(43)的苏文与举业的密切关系固然存在,考察有明一代苏文选辑层出的现象,的确无法忽略这一客观情状。不过,苏轼在晚明时期备受推崇,他的诗文作品不断引发士人阅读、诠释的兴趣并得以大量刊行,这一特殊现象的发生,则绝不是苏文与举业之间构成的功利关系在起主导性的作用。
    首先可以注意到一个基本事实,乃不少晚明之士出于慕尚苏轼的心理,或相比拟,或相引重,多从其品格文章中去发掘与体验彼此精神上的共通。如“公安三袁”的袁宗道,生平“酷爱白、苏二公,而嗜长公尤甚”,以至“每下直,辄焚香静坐,命小奴伸纸,书二公闲适诗,或小文,或诗余一二幅,倦则手一编而卧,皆山林会心语,近懒近放者也”(44)。不啻如此,“而所居之室,必以‘白苏’名”,“室虽易,而其名不改,其尚友乐天、子瞻之意,固有不能一刻忘者”(45)。又如袁中道,曾为撰次苏轼先后事,谈及个中意图,以为“子瞻本传所载者,皆其立朝大节。然观人者,其神情正在颦笑无心之际”,于是“取其散见者,都为一本。使其老少行踪,一览便尽云耳。片甲一毛,或犹见于他书者,今未必尽收”,重于记述苏氏生平“潇洒之趣”(46)。他在《龙湖遗墨小序》中则将李贽比作“今之子瞻”,谓贽“才与趣不及子瞻,而识力胆力,不啻过之。其性无忮害处,大约与子瞻等”(47)。其中对苏氏许重之意,也可见一斑。与“公安三袁”相友善的雷思霈,曾序袁宏道《潇碧堂集》,序中认为“石公胸中无尘土气,慷慨大略,以玩世涉世,以出世经世,姱节高标,超然物外。而泾渭分明,当机沉定,有香山、眉山之风”(48)。曾可前序袁宏道《瓶花斋集》,指出“眉山长公,嬉笑怒骂,无非文章。石公妙得此解,随所耳目,俱可书诵”(49),则皆将袁氏为人之性行及为文之风格,更多地与苏轼联系起来。再如李贽,称“苏长公何如人,故其文章自然惊天动地”,自己“时一披阅,心事宛然,如对长公披襟面语”(50),或曰“心实爱此公,是以开卷便如与之面叙也”(51),更像是视苏轼为可以交心的前代知己;其《书苏文忠公外纪后》又谓“余老且拙,自度无以表见于世,势必有长公者然后可托以不朽”,于是将友人焦竑视为“今之长公”,声言“天下士愿借弱侯以为重久矣”(52),可说是借苏轼之品望来标表其友。凡此表明,在不少晚明之士的心目中,苏轼的品格文章俨然成为特立世间、延亘绵远的某种精神象征。他们从自我或他者身上,勉力去感知这位历史人物不同寻常的召唤力,体悟彼此心神相应的精神交汇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苏轼给晚明士人带来的,更多是切合他们心灵深处一种独一无二的精神资源。而这一点,也特别表现在他们对苏轼诗文不同层面的体味和解读上。
    激发晚明文士圈对于苏轼诗文浓烈兴趣的,首先是在他们看来从苏氏之作流溢出来的宏博和奇诡的抒写风格。还是引王世贞晚年在序《苏长公外纪》时所云:
    今天下以四姓目文章大家,独苏公之作最为便爽。……苏公才甚高,蓄甚博,而出之甚达,而又甚易;凡三氏之奇尽于集,而苏公之奇不尽于集。故夫天下而有能尽苏公奇者,亿且不得一也。(53)
    王世贞特别标示苏轼才识高超而凸显在苏文之中诸如“博”与“奇”的特点,自然表明其本人欣赏苏文的重要理由,同时也似乎在指示一种时代的阅读趣味。这种阅读趣味的滋生,不能不说和晚明时期相对开放、多元的文化氛围联系在一起。在根本上,它指向晚明士人在特定文化氛围之下趋向活跃、自在、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作为其重要表征而呈示在知识接受上更趋开博、益求奇颖的新特点。在这方面,苏氏诗文正可谓切合这种时代的阅读趣味、知识接受要求及满足其中的精神诉求。就此,如焦竑《刻苏长公集序》也指出,苏文“神奇出之浅易,纤秾寓于澹泊,读者人人以为己之所欲言而人人之所不能言也。才美学识,方为吾用之不暇,微独不为病而已。盖其心游乎六通四辟之途,标的不立,而物无留镞焉。迨感有众至,文动形生,役使万景而靡所穷尽,非形生有异,使形者异也”(54)。其无非认为,苏文既有他人“所不能言”之奇拔,又有游心通途、“役使万景”之博敏。而焦氏《东坡二妙题词》针对苏轼文风的一番评述,同样透露着相关的信息,如他以为“坡公之妙”不尽在“论策序记之文”,“其流为骈语、佛偈、稗杂、谐谑,莫不矢口霏玉,动墨散珠”,“盖公天才飙发,学海渊泓,而机锋游戏,得之禅悦,凡不可摹之状与甚难显之情,一入坡手,无不跃如”,于是“模山范水,随物肖形,据案占辞,百封各意”,“嬉笑怒骂,无非文章,巷语街谈,尽成风雅矣”(55)。这不仅是说,苏轼才力不凡,学识渊深,善于描摹成文,也是说,苏文因此显得博洽而新奇,触处皆是,出手非凡,不拘于为文之常格。与此相关,赵用贤《刻东坡先生志林小叙》品评苏氏“皆纪元祐、绍圣二十年中所身历事”之笔记文《志林》,则认为“其间或名宦勋业,或治朝政教,或地理方域,或梦幻幽怪,或神仙伎术,片语单词,谐谑纵浪,无不毕具,而其生平迁谪流离之苦,颠危困厄之状,亦既略备”(56)。以上评语显然还主要是就《志林》一书记述博杂、奇致纷出、情状毕具的特点来讲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