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范摅《云溪友议》:唐诗民间传播的特殊记录(9)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2014年4期 陈尚君 参加讨论

    九余说
    唐五代笔记,存者以及佚而可辑者逾百种,其文献来源差别很大。如《大唐新语》、《谭宾录》等以国史实录为依据,《北梦琐言》部分取资五代实录,均较翔实;《次柳氏旧闻》录柳芳述高力士所谈,《戎幕闲谈》、《嘉话录》叙李德裕、刘禹锡所谈,《尚书故实》录宾护尚书(今人考为张彦远)所谈,《贾氏谈录》记贾黄中所述,也都来源明白;赵璘《因话录》录平生见闻,李浚(李绅子)《松窗杂录》录前辈所谈,可说渊源有自。范摅似乎没有机会接触上层公卿,他的叙述主要来自道听途说。《云溪友议》喜谈名人轶事,但全书中没有他直接参与的痕迹,即便在他已经成人且发生在越州的文人聚会,他也不曾忝列。仅有的两次接触当事人的叙述,也是在多年以后。从史学征信的立场上来说,他的著作确实大可怀疑,从文学传播视角,则有特殊的价值。
    唐诗写成后传向社会,是通过各种途径为各社会层次的人们所阅读、所诵习、所歌唱、所谈论。尽可能忠实于原貌的文本传抄和书写,当然是最重要的途径,唐诗能有五万多首存留至今,且大多能够忠实于唐时的原文,首先应归功别集与总集的编纂和写刻者。但更广泛的社会传播,所谓妇孺童稚得以理解的层面,则要复杂得多。从敦煌、吐鲁番学郎诗的抄写,和长沙窑瓷器题诗,我们看到民间对诗要求尽量通俗易懂、切合日常生活的同时,至于保留作者的归属,保持诗作的原貌,实在没有多少兴趣。甚至可以说,诗歌走向社会,文本就处于动态的不断被改写的过程中,其作者的归属也因为不断地流动而产生歧义。此外,乐工之采诗入乐,民间歌人之翻曲传唱,扩大流传的同时,也对诗歌文本作了大量的加工。在《云溪友议》中出现的李龟年、盛小丛、刘采春、周德华等,就承担了这样的责任。他们传唱当代名公的诗作,具体到哪位名公,有那么重要吗?他们根据历来乐工的传说记下李白、杜甫或王维的诗歌,有责任一定要推究史实保证不误?当然没有必要。范摅所载许多张冠李戴的作品,很多也即因此沿袭下来。
    此外,除如前述李频诗误归李明远之个别情况,文学传播中另一常见状况是无名诗作传为有名诗作,小家诗传为名家诗,到明代还有男性诗传为女性作,《云溪友议》包含许多这类的个案。诗人写诗也如同我们的日常生活一样,多数情况下是波澜不惊、风平浪静的,除非突然的变故,一般很少有大的曲折。但是在民间传播中,男女情事永远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名人曲折风流的故事,名篇惊心动魄的本事,当然会更多地吸引读者去关心和了解。从《云溪友议》到《本事诗》到《鉴诫录》,都对此类故事抱有浓厚的兴趣。范摅的经历既如前述,《鉴诫录》作者何光远仅担任普州军事判官,又对神仙故事抱有浓厚兴趣,孟启的官职和学识层次稍高些,对诗事趣闻的记录方面有眼光的不同,兴味则是一致的。有学术考据癖者如我,总希望清除雾障廓明真相,无论诗人的生平、诗歌的文本或写作之寄意,无不如此。但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说,文学在传播中变化、讹误、派生故事、出现新解,甚至改动得面目全非,不也是很有趣的文学现象吗?只要学者有区别分层次地来说明解释这些现象,当也可获得无穷的乐趣。
    《云溪友议》把这些文学变形中的复杂现象记录下来,我们利用各类文献追索真相,得以部分地恢复真相,看到衍讹的痕迹;或者还有更多的目前还无法清理的记录,只能暂时存疑,等待新证。“司空见惯”、李龟年等,不妨都搁一搁。
    (本文写作中曾参考唐雯博士待刊书稿《云溪友议校笺》,谨此鸣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