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范摅《云溪友议》:唐诗民间传播的特殊记录(6)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2014年4期 陈尚君 参加讨论

    六民间诗歌与故事编造
    二十多年前,李正宇《敦煌学郎题记辑注》(刊《敦煌学辑刊》1987年第1期)和徐俊《敦煌学郎诗作者问题考略》(刊《文献》1994年第4期)先后发表,从大量敦煌写本后的学郎题记中注意到这些诗歌的趋同性,徐俊特别否定了抄写的学郎即为作者的说法。其后长沙窑瓷器题诗大量刊布,其中部分诗歌居然与远在西陲的敦煌、吐鲁番写本题诗相同,我也先后撰文《八十年来的唐诗辑佚及其文学史意义》、《从长沙窑瓷器题诗看唐诗在唐代下层社会的流传》,说明唐代民间流传诗歌具有的通俗、短小以及不在意作者的特点,而且关注到文人诗歌传入民间,以及民间诗歌附会文人的状态。举一例来说,长沙窑瓷器题诗有:“海鸟浮还没,山云断更连。棹穿波上月,船压水中天。”敦煌遗书P.2622残诗存“海鸟无还没,山云收”八字,为同一诗,知唐代流传甚广。宋人《今是堂手录》(《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九引):“高丽使过海,有诗云:‘水鸟浮还没,山云断复连。’时贾岛诈为梢人,联下句云:‘棹穿波底月,船压水中天。’丽使嘉叹久之,不复言诗矣。”让贾岛在过海船上诈为僧人,目的就是给高丽使意外一击,本身已够荒唐。知道当年该诗曾如此广泛地流传,真相也就很清楚了。再举一例。《唐摭言》卷一三:“元和中,长安有沙门(不记名氏),善病人文章,尤能捉语意相合处。张水部颇恚之,冥搜愈切,因得句曰:‘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径往夸扬。乃曰:‘此应不合前辈意也。’僧微笑曰:‘此有人道了也。’籍曰:‘向有何人?’僧乃吟曰:‘见他桃李树,思忆后园春。’籍因抚掌大笑。”张籍二句见其作《蓟北旅思》:“日日望乡国,空白纻词。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何以招致僧人如此嘲笑,以往无从得到正解,如洪迈《容斋五笔》卷七《东坡不随人后》举此反证东坡善创新意。今见长沙窑题诗:“岁岁长为客,年年不在家。见他桃李树,思忆后园花。”始知此二句诗文本原貌,知为民间流传最广之作品,几乎人人皆知,故张籍被沙门以此相嘲,可谓颜面尽失。
    《云溪友议》也肯定包含大量类似的例子,我以为可以讨论的有如下数例:
    明皇幸岷山,百官皆窜辱,积尸满中原。士族随车驾也,伶官张野狐觱栗,雷海清琵琶,李龟年唱歌,公孙大娘舞剑。初,上自击羯鼓,而不好弹琴,言其不俊也。又宁王吹箫,薛王弹琵琶,皆至精妙,共为乐焉。唯李龟年奔迫江潭。杜甫以诗赠之曰:“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值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龟年曾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赠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又:“清风朗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此词皆王右丞所制,至今梨园唱焉。歌阕,合座莫不望行幸而惨然。龟年唱罢,忽闷绝仆地,以左耳微暖,妻子未忍殡殓,经四日乃苏。(《云中命》)
    在范摅的笔下,玄宗幸蜀之追随士族,居然都是歌舞艺人,有名的都在,根本不顾忌雷海清被安禄山俘系,宁王、薛王早就亡故,这就是民间思维。杜甫入湘之大历初,早已没有湘中采访使的官职。岐王李范是玄宗四弟,卒于开元十四年(726);崔九是崔涤,也卒于同一年。杜甫那一年方十五岁,何曾有过这么阔的朋友?而李龟年因唱歌而情动五内,闷绝仆地,死四日而复苏,也分明是传奇志怪桥段。传为杜甫的这首诗流传很广,在范摅以前,郑处诲《明皇杂录》已收(《太平广记》卷二○四引),宋人辑录《杜工部集》时收入,题作《江南逢李龟年》,且以“崔九即殿中监涤也,中书令湜之弟也”一段录作杜甫自注。其实,《云溪友议》所录两首王维的诗,王集两种宋本都不收,后者在《乐府诗集》卷七九、《万首唐人绝句》卷五八录作《伊州歌第一》。作王维诗的最早记载就在范摅。只是因为不涉具体史实,又无他人出来申请权利,因此向无争议。就《云溪友议》此节所述,三诗情况是差不多的。
    再如《题红怨》:“明皇代,以杨妃、虢国宠盛,宫娥皆颇衰悴,不备掖庭。常书落叶,随御水而流云:‘旧宠悲秋扇,新恩寄早春。聊题一片叶,将寄接流人。’顾况著作闻而和之。既达宸聪,遣出禁内者不少,或有五使之号焉。和曰:‘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又见《本事诗》,则云顾况见诗而和之,十余日后再得宫中回诗。内外传情,真如今日电邮般方便。《云溪友议》又增大中间卢渥红叶随流,多年后见退宫人印证其事。《北梦琐言》卷九僖宗时进士李茵曾遇宫中侍书家云芳子书红叶流出御沟,宋王铚《侍儿小名录补》则作贞元进士贾全虚与凤儿事,刘斧《青琐高议》前集卷五引张实《流红记》又作僖宗时儒士于佑和宫女韩氏事。凡此皆属一事之陆续衍传,虽为民间所喜闻,无奈事实有不可为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