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楚辞名物与楚辞传播研究的新探索——屈原贬谪汉北与楚辞相关名物典故的解读(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 李炳海 参加讨论

    综上所述,《天问》末尾八句是就两个历史典故发问,一是楚昭王时期吴军入郢,二是令尹子文的业绩。那么,屈原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历史典故作为《天问》的结尾呢?这涉及当时具体的创作情境,以及郢都前往汉北贬谪之地的行进路线。
    对于《天问》的创作背景,王逸作了如下解说:
    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昊旻,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僪佹,及古圣贤怪物行事。周流罢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何而问之,以渫愤懑,舒泄愁思。[1]85
    这就是著名的呵壁题画之说,后人多从之,并对楚先王庙的具体地点作了考证。陈子展先生写道:
    《天问》自是屈原被放以后之作,不作在郢都,当作在被放汉北,展转鄢都和丹阳一带地方。王逸出生在后汉南郡宜城,即楚鄢郢故都。关于屈原呵壁题画之说,如不出自故书雅记,亦当出自乡人口碑,他是必有所受的。[7]527-528
    这里所说的鄢郢故都,其地在今湖北宜城。孙作云先生写道:
    在舟行路过春秋末年楚故都,楚昭王所迁的鄀都(今湖北中部宜城县东南)时,屈原参拜了楚先王庙,见壁画有感而作《天问》,这就是伟大的哲理诗《天问》的写作背景。[8]9
    把屈原呵壁题画的地点锁定在楚国的鄀都,是学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比较可信的,因为从楚国郢都前往汉北完全有可能路过那里。
    楚国一度把首都迁到宜城,对此,《史记·楚世家》有明文记载。楚昭王十二年,“吴复伐楚,取番。楚恐,去郢,北徙鄀都。”张守节《正义》:“《括地志》云:‘楚昭王故城在襄州乐乡县东北三十三里,在故都城东五里,即楚国故昭王徙鄀都城也。’”[5]1716楚昭王十年,吴国曾经一度占领郢都。有鉴于此,当吴军再次重来时,楚昭王就把首都北迁,以避开对方的锋芒。
    《天问》末章共十八句,除了上文所录八句外,前面十句如下:
    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伏匿穴处,爰何云?荆勲作师,夫何忧?悟过改更,我又何言?
    对于《天问》末章的十八句诗,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按从“薄暮雷电”以下至篇末,古今注家大致有两种不同的注释倾向:
    一说这段是屈原在结束《天问》时的感慨,一说仍然是对历史事实的发问。
    二说相较,前者近是;但其中也有一些关于楚史的发问。[9]421正确把握这十八句诗的写作背景,确实是解读《天问》的关键。从“薄暮雷电,归何忧”、“伏匿穴处”这些诗句考察,屈原在写《天问》末章时,已经离开楚先王之庙,在雷电轰鸣的恶劣条件下暂时伏匿在洞穴,是在向贬谪地行进的途中。因此,这十八句诗不再是呵壁题画之作,而是途中抒发自己的感受。那么,这章诗又为什么会涉及楚国的历史呢?这与他途经地域的历史知识积淀有关。楚昭王故都在今湖北宜城,位于襄阳以南的汉水西岸。隔水相望,汉水东岸就是当年与吴楚交战密切相关的地域。《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吴、楚先是战于柏举,其地在今湖北麻城东北。后来又在雍、澨交战,其地在今湖北京山西南,临近汉水东岸。吴军从这里渡过汉水,进入郢都。楚昭王奔亡,先是到达郧地,后又奔随,“郧今湖北京山县安陆县一带”、“随今湖北随县南”[6]1546-1547,其中随与鄀郢隔汉水相对。《左传·定公五年》记载,吴楚最后决战的地点是在公婿之谿,杨伯峻先生注:“盖当今白河入汉水处,在今襄樊市东。”那里也是与鄀郢仅有一水之隔,相距更近。屈原离开郢都北行,开始经历的吴军渡过汉水前往郢都的地域。继续前行,汉水对面就是当年吴楚交战的地域。楚昭王逃亡的地方,这是《天问》末章把这段史实纳入诗中的契机。
    《天问》末章还提到令尹子文的事迹。令尹子文去世后,他的二子斗班与朝廷以武力相对抗,《左传·宣公七年》记载:“楚子与若敖氏战于皋浒。”杨伯峻先生注:“顾栋高《春秋舆图》谓皋浒在湖北省枝江县,沈钦韩《地名补注》谓在湖北省襄阳县西,沈说似较确。”[6]681导致令尹子文所属若敖氏家族覆天的皋浒之战,就在湖北襄阳西,是屈原离开鄀郢,前往汉北的必经之地。屈原博闻多识,对若敖氏的家族悲剧自然了如指掌。踏上这块埋葬若敖氏家族的故地,屈原必然感慨万千,因此把令尹子文作为理想人物缀于篇末。
    综上所述,《天问》结尾一章,不是呵壁题画之作,而是屈原向汉北行进过程中的沿途感受。所经地域积淀的楚国历史故实是他取材的对象,用以抒发自己的历史沧桑感。仅就这章而言,它已是汉代述行赋的雏形,从一个方面体现出楚辞作品与西北楚文化的关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