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欧阳修的经学与文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 巩本栋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欧阳修于六经最深于《易》、《诗》、《春秋》。其解经的突出特点,是本之人情常理,自成一家,尤其是疑《周易》之《系辞》《文言》非孔子所作、《春秋》“三传”不可尽信、《诗》毛郑所注多有讹误、《周礼》亦不完之书等,对北宋疑经风气的形成和后代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中国经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实与其家世不显,贫寒无所师,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少无所师,故能学出己见,无所束缚,大胆疑经。这为我们解释疑经风气何以会在北宋出现,提供了一个切实的参证。欧阳修的经学对其文学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其师经需求其意和事信言文观念的提出、对言简意深和简而有法的崇尚,还是对纡徐婉转、平易畅达的美学风格的追求,都可以从其经学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关 键 词】欧阳修/经学/文学
    【作者简介】巩本栋(1955-),男,江苏丰县人,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唐宋文学
     
    在中国历史上,欧阳修是拥有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会石学家等多种桂冠。享有很高声誉,影响深远的人物。历来对欧阳修的研究,不为不多,尤其是近几十年,可谓成果众多,积累丰富。对欧阳修经学的研究,自然也有很多收获,取得了不少成绩,然相对说来,仍显得很不够。其经学对文学的影响如何,学界似亦关注较少。本文对此试作探讨。
    一、欧阳修经学的起点、观念与方法
    关于欧阳修经学的渊源,其实不必远求,因为,他的经学原就无所师承,按他自己的话说,是“少无师传,而学出己见”。[1](p1803)
    欧阳修是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其远族中虽出现过像欧阳询、欧阳通那样著名的人物,但其余则多仕宦不显。其曾祖郴、祖父偃仕于南唐,父欧阳观“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1](p701)欧阳修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其父在泰州军事判官任上去世时,他仅有四岁。其母郑氏不得已携其远赴随州(今属湖北),依靠时任随州推官的欧阳修的叔父欧阳晔生活。
    郑氏出身江南名族,恭俭仁爱,此时虽生活处境窘迫,然而却能“守节自誓,居穷,自立于衣食”,[1](p700)含辛茹苦,养育其子,希望他能长大成人,有所成就。郑氏以荻画地,教其习字学诗,读书作文,更以欧阳观为人的孝悌仁义,为官的仁厚廉洁,对其进行教育,常以“居于家,无所矜饰”;“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的话勉励他。[1](p701)郑氏的这些教育和熏陶,使欧阳修自幼就树立了儒家士人的远大志向。他后来之所以能成为一代道德文章宗师,与其母郑氏的教育,是断不可分的。
    欧阳修聪颖好学,勤奋苦读。随州无学者,家中无藏书,欧阳修就从邻人家里借书、抄书,故虽学无所师,学业却不断长进,后果然不负其母所望。他十七岁应举随州,作文即有奇警之句。二十二岁以文谒汉阳军胥偃,深为其所赏,留置门下。二十三岁试国子监第一,补广文馆生,继又得国学解试第一。次年(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应礼部进土试第一,殿试以第十四名及第,试秘书省校书郎,充西京留守推官,从此进入仕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