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欧阳修的经学与文学(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 巩本栋 参加讨论

    孔子所以作《春秋》,目的是“正名以定分,求情而责实,别是非,明善恶”。[1](p549)像《春秋》书鲁隐公之事称“公”,而“三传”以为“摄”的问题,以人情常理推之,假如有人“能好廉而知让,立乎争国之乱世,而怀让国之高节,孔子得之”,必不会“失其本心,诬以虚名,而没其实善”。何况“孔子于名字、氏族不妄以加人,其肯以‘公’妄加于人而没其善乎?以此而言,隐(公)实为‘摄’,则孔子决不书曰‘公’,孔子书为‘公’,则隐(公)决非‘摄’”。[1](p549-550)孔子不没人善。同样,以常理推之,亦不会无辜而加人以恶。以《春秋》宣公二年(前607年)书“晋赵盾弑其君夷皋”为例,“三传”皆谓弑君者赵穿而非赵盾,然以赵盾逃不越境,君被弑而盾又不讨贼,故史官书盾弑君。欧阳修辨“三传”之说不可信,曰:“据三子之说,初灵公欲杀盾,盾走而免。穿,盾族也,遂弑,而盾不讨,其迹涉于与弑矣。此疑似难明之事,圣人尤当求情责实以明白之。使盾果有弑心乎,则自然罪在盾矣,不得曰为法受恶而称其贤也;使果无弑心乎,则当为之辨明,必先正穿之恶,使罪有所归,然后责盾纵贼,则穿之大恶不可幸而免,盾之疑似之迹获辨,而不讨之责亦不得辞。如此则是非善恶明矣。今为恶者获免,而疑似之人陷于大恶,此决知其不然也。若曰盾不讨贼,有幸弑之心,与自弑同,故宁舍穿而罪盾,此乃逆诈用情之吏矫激之为尔,非孔子忠恕、《春秋》以王道治人之法也。孔子患旧史是非错乱而善恶不明,所以修《春秋》,就令旧史如此,其肯从而不正之乎?其肯从而称美,又教人以越境逃恶乎?此可知其缪传也。”[1](p552-553)事远难辨,欧阳修亦无从判断这段史事究竟如何,然而他却从反面论之,以《春秋》“别是非、明善恶”的义法推之,不书弑君首恶赵穿,不辨赵盾弑君的疑似之事,则弑君者必是赵盾,而“三传”所书不可信。
    在六经中,欧阳修认为《诗经》是与它经不同的。他说:“《易》《书》《礼》《乐》《春秋》,道所存也。《诗》关此五者,而明圣人之用焉。习其道,不知其用之与夺,犹不辨其物之曲直,而欲制其方圆,是果欲其成乎?”[1](p1597)五经为体,《诗经》为用,《诗》既要贯五经之“道”,而又有着自身的特点,不同于五经对圣人之志的直接表达。这是典型的从文学角度所作的解读。由此决定他治《诗》的方法,便是求其本而舍其末,求诗人之意,以明圣人之志。在《诗本义》中,他这样说:
    “诗之作也,触事感物,文之以言,美者善之,恶者刺之,以发其揄扬怨愤于口,道其哀乐喜怒于心,此诗人之意也。古者国有采诗之官,得而录之,以属太师,播之于乐,于是考其义类而别之,以为《风》《雅》《颂》而比次之,以藏于有司,而用之宗庙、朝廷,下至乡人聚会,此太师之职也。世久而失其传,乱其《雅》《颂》,亡其次序,又采者积多而无所择。孔子生于周末,方修礼乐之坏,于是正其《雅》《颂》,删其繁重,列于六经,著其善恶,以为劝戒,此圣人之志也。(略)何谓本末,作此诗,述此事,善则美,恶则刺,所谓诗人之意者,本也。正其名,别其类,或系于此,或系于彼,所谓太师之职者,末也。察其美刺,知其善恶,以为劝戒,所谓圣人之志者,本也。求诗人之意,达圣人之志者,经师之本也。讲太师之职,因其失传,而妄自为之说者,经师之末也。今夫学者得其本而通其末,斯尽善矣;得其本而不通其末,阙其所疑可也。”[3](p290-291)
    诗人感物而发,意在美刺;太师以类编排,用于宗庙朝廷;圣人明其善恶,将诗人之意揭示给世人,以为劝戒。本末分明,所论通达。求诗人之意,通圣人之志,是《诗经》研究应达到的目标。
    上文说到,欧阳修治经尤重《春秋》,而他又认为《诗》之本义在于美刺和惩恶劝善,故论《诗》颇与其《春秋》说相通。以《春秋》之法论《诗》,以求诗人美刺善恶之意,通圣人褒贬之志,成为其《诗》学的主要特点。其解释《王风》,[1](p1602-1603)完全以《春秋》尊王尚贤、寓意褒贬的义法说《诗》,以至认为《诗》三百篇皆寓有褒贬善恶、明辨是非之意。诗人作《商颂》,是为了“大商祖之德”,“予纣之不憾”和“明正武王、周公之心”。[1](p1612)《鲁颂》,“非颂也,不得已而名之也”,“贬鲁之强也,一也;劝诸侯之不及,二也”。[1](p1610)而《风》诗,当“天子诸侯当大治之世,不得有《风》。《风》之生,天下无王矣”。[1](p1599)
    以美刺褒贬说《诗》,必重时世。在欧阳修看来,后人对《诗经》的解读之所以众说纷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时世背景不明的缘故。“盖自孔子没,群弟子散亡,而六经多失其旨。《诗》以讽诵相传,五方异俗,物名字训往往不同,故于六经之失,《诗》尤甚。《诗》三百余篇,作非一人,所作非一国,先后非一时,而世久失其传,故于《诗》之失时世尤甚。周之德盛于文、武,其诗为《风》、为《雅》、为《颂》,《风》有《周南》《召南》,《雅》有《大雅》《小雅》,其义类非一,或当时所作,或后世所述,故于《诗》时世之失,周诗尤甚。自秦汉已来,学者之说不同多矣,不独郑氏之失也。”[3](p288)所以,欧阳修解《诗》,特注意从时世背景上进行探讨。比如《诗·周南·关雎》,孔子、司马迁、三家《诗》说,皆以《关雎》为周王室衰落时的作品,毛、郑则以为文王之化,后妃之德。欧阳修倾向于前者,认为此诗的主旨,在于思古以刺今,而非写后妃之德。这是从时世背景所作的判断。
    欧阳修是文学家,所以,他对时世背景的判断和对诗人美刺之意的探求,总是与对诗歌本身的理解结合在一起的。他既重背景,着眼圣人之志,又十分注意从文本本身出发,衡之人情常理,对《诗》义进行阐发。他说:“古诗之体,意深则言缓,理胜则文简。然求其义者,务推其意理,及其得也,必因其言、据其文以为说,舍此则为臆说矣。”[3](p237)态度很明确。他又总结《诗经》的写作类型有四:“《诗》三百篇,大率作者之体不过三四尔。有作诗者自述其言以为美刺,如《关雎》《相鼠》之类是也;有作者录当时人之言以见其事,如《谷风》录其夫妇之言、‘北风其凉’录去卫之人之语之类是也;有作者先自述其事,次录其人之言以终之者,如《溱洧》之类是也;有作者述事与录当时人语杂以成篇,如《出车》之类是也。然皆文意相属以成章。”[3](p192)这都是从文学角度所作的归纳和总结。
    仍以《关雎》为例,其曰:
    为《关雎》之说者,既差其时世,至于大义亦已失之。盖《关雎》之作,本以雎鸠比后妃之德,故上言雎鸠在河洲之上,关关然雄雌和鸣,下言淑女以配君子,以述文王、太姒为好匹,如雎鸠雄雌之和谐尔。毛、郑则不然。谓诗所斥淑女者,非太姒也。是太姒有不妬忌之行,而幽闺深宫之善女皆得进御于文王。所谓淑女者,是三夫人九嫔御以下众宫人尔。然则上言雎鸠,方取物以为比兴,而下言淑女,自是三夫人九嫔御以下,则终篇更无一语以及太姒,且关雎本谓文王、太姒,而终篇无一语及之,此岂近于人情。古之人简质,不如是之迂也。[3](p183)
    从文意上看,既然如毛、郑之说,《关雎》是写后妃之德,诗中不应不着一笔,只写三夫人九嫔,故毛、郑之说不可取,而所谓美后妃之德,也是“因其所以衰,思其所以兴,此《关雎》之所以作也。其思彼之辞甚美,则哀此之意亦深,其言缓,其意远”。这才合乎诗人创作的情理。
    欧阳修不信毛、郑,③常常批评其解诗有误,其所依据的,往往都是文义上的是否平正通达与合理。这更反映出一位文学家的眼光。像他论《小雅·鸿雁》,说:“诗所刺美,或取物以为喻,则必先道其物,次言所刺美之事者多矣。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又如‘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者是也。诗非一人之作,体各不同,虽不尽如此,然如此者多也。《鸿雁》诗云:‘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以文义考之,当是以鸿雁比之子。而康成不然,乃谓鸿雁知辟阴就阳,喻民知就有道,之子自是侯伯卿士之述职者。上下文不相须,岂成文理?郑于三章所解皆然,则一篇之义皆失也。”[3](p223-224)这是从以物为喻的手法上所作的反驳。再像《小雅·何人斯》一篇,他论道:“郑于《何人斯》为苏公之刺暴公也。不欲直刺之,但刺其同行之侣,又不欲斥其同侣之姓名,故曰何人斯。然则首章言‘维暴之云’者,是直斥暴公,指名而刺之,何假迂回以刺其同侣,而又不斥其姓名乎?其五章、六章,义尤重复。郑说不得其义,诚为难见也。今以下章之意求之,则不远矣。”[3](p237)以文本为基础,从语言与诗意表达之关系进行分析,指出郑玄所论不确。又像《卫风·氓》,欧阳修的看法是:“据《序》是卫国淫奔之女色衰,而为其男子所弃困,而自悔之辞也。今考其诗,一篇始终皆是女责其男之语。凡言子、言尔者,皆女谓其男也。郑于‘尔卜尔筮’,独以谓告此妇人曰,我卜汝宜为室家。且上下文初无男子之语,忽以此一句为男告女,岂成文理?据诗所述,是女被弃逐,怨悔而追序与男相得之初,殷勤之笃,而责其终始弃背之辞云。”[3](p201)这则是根据上下文意所作出的解释。其例甚多,此不赘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