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技术的力量:媒介对满族说部传承的影响(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民族文学网 高荷红 参加讨论

    印刷术时代的满族说部传承
    在声音世界的滥觞之地,语词是人类活跃的交流工具。印刷术把语词从声音世界里迁移出来,送进一个视觉平面,并利用视觉空间来管理知识,促使人把自己内心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资源想象为类似物体的、无个性的、极端中性的东西。印刷术使人觉得,脑子里的东西装在某种迟钝的心灵空间里。[10]印刷术促成了一种封闭空间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文本里的东西已经定论,业已完成。它影响文学创作,也影响分析性的哲学研究或科学工作。[11]
    满族说部在2004年前,多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现,如傅英仁老先生讲述的《东海窝集传》就已出版,《风流罕王秘传》也已出版,有的散见于各种民间文学故事集成中,还有的以其他形式出现,如傅英仁民间故事、神话等。直到2004年,吉林人民出版社便策划出版“满族说部丛书”,至今已出版两批共28种31册书,计2000万字,这些作品在社会上反响十分强烈,第三批丛书预计在2013年面世。说部的出版使其延伸到白纸黑字上,使印刷术的发明对满族说部的广泛传播、我们看到的印刷成册的两批丛书既可载入史册,为有阅读需求的人提供了最好的媒介,也为研究、传承提供了很好的文本资料。
    2011年8月,吉林省满族说部学会的成立也将为满族说部的学术研究提供很多新思路。当然从目前的计划来看,他们“要办一个不定期的内部学术刊物;三五年内,我们会出版关于说部研究的系列丛书;因为具有相对独立的学科条件,我们想把满族说部做成一个学科推出来,像‘红学’一样。”[12]我们可以看到,该学会的主要成果也将会依赖印刷成册加以流通,虽然不再是讲述文本的呈现,而是以研究论文、研究专著的形式。
    当然,我们同时还要意识到:手稿文化仍然和口语世界的通用传统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它有意识地靠吸收其他文本来创造新的文本,其形式包括借用、改写和分享口语文化中通用的套语和主题;当然,它逐渐把旧形式转换为新的形式——如果没有文字,这样的转换是不可能的。印刷术产生了自己独特的心态。它觉得文本是“封闭”的,和其他文本隔绝,是一个自足的单位。印刷文化产生了“原创性”和“创造性”之类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概念,这样的概念使一个文本和其他文本的距离更加遥远,认为该文本的源头和意义都独立于外在的影响,至少理论上是如此。原创性这里我们理解为文本的原初状态,创造性离不开传承人的劳动。满族说部的讲述、出版离不开手抄本,研究也离不开最早的原始资料。对满族说部下一步的传承考虑也离不开口承与书写的问题。而关于傅英仁讲述文本的原创性和创造性的比重也曾引起众多学者的探讨。随着满族说部印刷文本的产生,对其研究就可从多个角度进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