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西汉“诗”学发展的两个截点及其演变走势——以《韩诗外传》与《焦氏易林》引诗的比较为中心(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评论》2013年12期 田胜利 参加讨论

    三、诗学旨趣从成一家之言到博采众家之论
    如果说《韩诗外传》是成一家之言,那么,《易林》引诗则呈现出博采众家之论的特征。《易林》引诗和“齐诗”的关系最为人所重视,陈乔枞在《三家诗遗说考·齐诗考叙》中曰:“《易》有孟、京‘卦气’之侯……孟喜从田王孙问《易》,得《易》家候阴阳灾变说,喜即东海孟卿子,焦延寿所从问《易》者,是亦齐学也。故焦氏《易林》皆主《齐诗》说。”(12)陈氏的推断是可信的,焦赣生活于齐文化浸润的地域,耳闻目染的都是齐学,如,对于灾异事象的描写和董仲舒一脉相承,董仲舒是典型的齐诗派,据此可推测,《易林》和“齐诗”的渊源是存在的。
    《易林》引诗和“韩诗”的联系也很紧密。《召南·小星》,《韩诗外传》曰:“不逢时而仕,任事而敦其虑,为之使而不入其谋,贫焉故也。诗云:‘夙夜在公,实命不同。’”“毛诗”写道:“惠及下也。夫人无妒忌之行,惠及贱妾,进御于君,知其命有贵贱,能尽其心矣。”《韩诗外传》在这里,没有隐晦对统治者的批评,而“毛诗”指出这是赞美夫人无妒忌之德,二者的见解相左。《易林》的解说又是怎样的呢?《大过》之《夬》写道:“旁多小星,三五在东。早夜晨行,劳苦无功”,描写的是辛勤劳作而无所获之景,和《韩诗外传》一致,是不平之鸣,和“毛诗”却相异。《诗经·召南·行露》述叙的是一位女子的拒婚故事,《韩诗外传》卷一第二章写道:
    夫《行露》之人许嫁矣,然而未往也,见一物不具,一礼不备,守节贞理,守死不往,君子以为得妇道之宜,故举而传之,扬而歌之,以绝无道之求,防污道之行乎。(13)
    这是将女子拒婚的理由进行了细致地交待,礼节不周到,不完备,待嫁女子因此选择不嫁,显得合情合礼。守持贞节之德,合乎儒家的传统妇道观,《韩诗外传》据此而引申发挥。“毛诗”曰:“召伯听讼也。衰乱之俗微,贞信之教兴,强暴之男不能侵凌贞女也。”这是赞美召公提倡礼乐教化之功。《易林》爻辞《无妄》之《剥》标示为:“行露之讼,贞女不行。君子无食,使道壅塞。”用贞女称呼诗中的主人公,表达出对女子行为的肯定,是对妇德的重视和彰显,这与《韩诗外传》合,同样与“毛诗”异。
    《易林》引诗说诗和《毛诗序》也有许多相合的地方。《关雎》是《诗经》首篇,《毛诗序》“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毛传论诗和“后妃之德”相连,提及《关雎》有正夫妇的社会功用。对此,《易林》的《姤》之《无妄》引诗写道:“关雎淑女,圣妃贤耦。宜家寿母,福禄长久。”将淑女称之为圣妃,和毛诗的“后妃之德”说十分吻合。《易林》引诗和毛诗一致,有时也同时和《韩诗外传》相契合,三者具有同一性。如,关于《召南·甘棠》,“毛诗序”曰:“美召伯也”(14)指出《甘棠》一诗赞美的是召公。《韩诗外传》写道:
    昔者周道之盛,邵伯在朝,有司请营邵以居。邵伯曰:“嗟!以吾一身而劳百姓,此非吾先君文王之志也。”于是出而就蒸庶于阡陌陇亩之间而听断焉。邵伯暴处远野,庐于树下,百姓大说,耕桑者倍力以劝。于是岁大稔,民给家足。其后,在位者骄奢,不恤元元,税赋繁数,百姓困乏,耕桑失时。于是诗人见邵伯之所休息树下,美而歌之。《诗》曰:“蔽絈甘棠,勿戋勿伐,召伯所茇。”此之谓也。(15)
    邵公即召公,《韩诗外传》所引的故实将为什么创作《甘棠》诗的缘由交代得非常清楚,歌咏的对象是召公,和“毛诗”的“美召公”说一致。《易林》相关爻辞是这样的:“精洁渊塞,为馋所言。证讯诘言,系于枳温,甘棠听断,怡然蒙恩。”也是指召公的传说,末句“怡然蒙恩”同样是对召公的赞美。三家对于《甘棠》诗的指向明晰,具有同一性。
    关于《邶风·柏舟》,《毛诗序》写道:“言仁而不遇也。卫倾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毛诗主张仁而不遇说。《韩诗外传》有四次称引到《柏舟》一诗,其中一处是这样的:
    原宪居鲁,環堵之室,茨以蒿莱,蓬户甕牖,揉桑而为枢,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
    子贡乘肥马,衣轻裘,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而往见之。……原宪仰而应之:“宪闻之,
    无财之谓贫,学而不能行之谓病,宪贫也,非病也。”……诗曰:“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16)
    《韩诗外传》引《柏舟》诗,讲述的是子贡拜访原宪的故实,记载还见于《庄子》。隐士原宪,生活贫困,在子贡看来,是“仁而不遇”的病态。而原宪并不这样认为,以贫而非病的理由予以了辩解。在这里,《韩诗外传》引《柏舟》编织的是和“仁而不遇”主题相关的故实。《易林》的《屯》之《乾》称:“泛泛柏舟,流行不休。耿耿寤寐,心怀大忧。仁不逢时,复隐穷居。”表达的主旨也是仁而不遇,和毛诗、《韩诗外传》同。
    《易林》引诗有时独树一帜,自辟蹊径,与《韩诗外传》及“毛诗”均相异的情形也不少见。关于《秦风·晨风》,“毛诗”曰:“刺康公也。忘穆公之业,始弃其贤臣焉。”在这里,“毛诗”将诗歌和史实联系起来,视之为讽刺诗。《韩诗外传》曰:“‘晨风谓何?’对曰:‘鹬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此自以忘我者也。”韩诗解释《晨风》诗句,没有讽刺康公的意味,对话在文侯和苍唐之间展开,引诗具有现实针对性。《易林》引这首诗的情形体现在《小畜》之《革》中,“晨风文翰,大举就温。昧过我邑,羿无所得。”《豫》之《咸》亦记载:“晨风文翰,随时就温。雌雄相和,不忧殆危。”两处引《晨风》,仅取《诗》“鴥彼晨风”的起兴之意,“羿无所得”和“雌雄相和”是直接引申,和毛诗所言“刺康公”以及《韩诗外传》的“忘我”之意完全不同。
    关于《?{风·干旌》,“毛诗序”写道:“美好善也。卫文公臣子多好善,贤者乐告以善道也。”毛传认定为赞美卫文公当政时的故实,正面肯定《干旌》。《韩诗外传》称引《干旌》诗句的文字是这样的:
    楚庄王围宋,有七日之粮,曰:“尽此而不克,将去而归。”于是使司马子反乘闼而窥宋城,宋使华元乘闼而应之。……君子善其平已也,华元以诚告子反,得以解围,全二国之命。《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君子善其以诚相告也。
    在这则故实里,所引诗句的含义指“如此真诚的君子,我拿什么来告诉他呢?”体现出司马子反和华元相交的坦诚之风。《易林》引《干旌》诗句的用意见于《师》之《随》,曰:“干旄旌旗,执帜在郊。虽有宝珠,无路致之。”宝珠喻指才华,“无路致之”是怀才不遇的隐语,暗示卦旨不吉利,和毛诗、韩诗对这首诗歌的解说情形相反。毛诗、韩诗是正面肯定,《易林》是反面引述。
    总之,《易林》部分爻辞引诗说诗和韩诗、毛诗关联密切,或与“韩诗”合,或与“毛诗”合,或三者都相一致。有时,《易林》说诗也独树一帜,体现出鲜明的特色。比较《韩诗外传》与《易林》引诗的不同,可以看出,西汉诗学除了门户之见越来越深这一主流演变外,诗学本身也有趋同融合的一面,不排斥对立学派的诗学观点,而是取各家之长,为我所用。西汉末年的《易林》如此,东汉末年的大儒郑玄也是如此,这条脉络犹如一股暗流,是汉代诗学发展的一种潜在走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