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论连珠的正体与变体(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韵文学刊》2014年 彭敏哲 参加讨论

    2.自叙体连珠
    六朝时期文学的独立和自觉使文学服务于政治教化的要求被淡化,而抒发个人情志的作品层出不穷。在新的文艺思潮的影响下,连珠的题材内容也由过去文辞雅正的劝诫走向文人生活。庾信的《拟连珠》四十四则创连珠的抒情变体,孙德谦在《六朝丽指》中称其“但叙身世,无关理要,或以连珠别格称之矣。”[16](P8486)兹录其四首[17](P53-624):
    盖闻彼黍离离,大夫有丧乱之感;麦秀渐渐,君子有去国之悲。是以建章低昂,不得犹瞻灞岸;德阳沦没,非复能临偃师。
    盖闻死别长城,生离函谷。辽东寡妇之悲,代郡孀妻之哭。是以流恸所感,还崩杞梁之城;洒泪所沾,终变湘陵之竹。
    盖闻五十之年,壮情久歇,忧能伤人,故其哀矣。是以譬之交让,实半死而言生;如彼梧桐,虽残生而犹死。
    盖闻秋之为气,惆怅自怜。耿恭之悲疏勒,班超之念酒泉。是以韩非客秦,避谗无路;信陵在赵,思归有年。
    庾信的连珠脱去了平实雅正的说教语气,饱含作者的一脉深情。感伤时变、牵念故国、叹恨羁旅、忧嗟身世的思想情感在《拟连珠》中得到了充分表现,推理演绎的表现手法被弱化,句式之间没有鲜明的逻辑关系,用赋体“敷陈”的手法取事用典、铺陈辞藻,并且注意到声律的和谐、平仄的对仗,用词清丽华美,情感充沛厚重。李兆洛评其“与《哀江南赋》相表里”。他对连珠抒情性的开创也使得连珠和骈文的关系更近了一步,成为人们学习骈文的范例。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序说·连珠》云:“以为嗜古君子之助,且以著四六之所始云。”[13](P55)
    庾信的抒情体连珠改变了连珠的用途,连珠在两汉魏晋时期与章、表、奏、启、书、记等一样属于应用文。虽然比之章表奏启,它略失庄重,但从前人选集和论说的归类中,它仍属于应用性较强、有其特定用途的应用性文体。六朝文学强调个性化表达、强调文学吟咏情性,所谓“诗缘情而绮靡”[18](P2)、“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19](P28)庾信的《拟连珠》声韵铿锵,形式整饬,自叙身世,抒情写志,使连珠演变为与诗赋一样抒情达意的工具,这在连珠文体史上是一种突破。
    连珠的这一变体在后世亦有继承者。《新唐书》卷七十六载徐惠妃作连珠以抒其怀念之情:“帝崩,哀慕成疾,不肯进药,曰:‘帝遇我厚,得先狗马侍园寝,吾志也。’复为诗、连珠以见意。”③[20](P3472-3473)徐惠的作品今已佚,但据史料可知连珠已经和诗一样有言志抒情、寄托哀思的功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