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党圣元:论文学史本体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甘肃社会科学》 党圣元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当下的中国文学史书写,在理论观念和方法论方面遇到了一定的瓶颈,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对于文学史本体问题的认知缺乏,则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充分理论形态化的、具有完整话语体系的“文学史理论”,至少应该包含这样四个方面:文学史本体论、文学史功能论、文学史方法论、文学史学批评论。文学史本体问题关系到了文学史的内部结构,并且制约着文学史研究的维度,在相当程度上还决定着文学史书写的模式、框架选择,为文学史书写提供知识合法性依据。因此,文学史本体实为文学史研究与书写成其为可能的必备条件之一。文学史本体的确认与阐释,对于文学史理论体系建构而言,是第一义的问题,应将其视为文学史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
    关 键 词:文学/历史/文学史/文学史本体/文学史书写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华思想通史”文艺思想编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党圣元(1955- ),男,陕西子洲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纵观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与书写,我们认为,无论是研究的疆域拓展,还是问题意识的细分,以及文献和典籍的发现、整理、研究等基础工程,专题性研究,文史融通的跨界研究,通史或断代史、分体史书写等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术深化和取得重大学术突破的研究实绩有之。但是,反观近二十年来的中国文学史研究,我们认为,当下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与书写,在理论观念和方法论方面确实遇到了一定的瓶颈,体现在文学通史或断代史的书写方面,便是有所停滞不动、裹足不前。而与此同时,去理论化、去思想化的研究趣向与书写理念,严重地阻滞了文学史研究与书写中的学术、思想创新意识之勃发,以致品类虽繁,然平庸、敷衍之作亦不在少数,能凸显思想、学术个性而欲“成一家之言”之作则寥若晨星。这种情况之形成,首先是由于受制于大的学术环境和学术功利化倾向。确实,近二十年来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与书写,程度不等地存在着轻谩理论和思想的倾向,过于看重集成性和规模效应而追求“通吃”的学术功利意识盛行,文学史书写中的“才、胆、识、力”则往往湮没不彰。还有,受后现代主义史学影响而形成的理论、叙事碎片化现象,也明显地影响着近二十年来文学史书写的思想深度和叙事建构,以过度的“类书”化的史料、资料堆积和“串讲”式的过量的作品、作家复述来代替文学史书写中应有的思想、理论力度追求,大家纷纷在文学史撰写中比涉猎范围广、比历史叙事年代长远、比著作的卷数多和页码厚,文学史书写越来越呈现“工程”化趋势,学者个人穷一生之力来结撰一部文学史的“傻事”似乎越来越不会有人干了,而通过“分包”式来实现“集团化”操作的“短、平、快”大工程项目,业已成为当今文学史书写的一般模式,以致虽然所编撰出来的文学史体量越来越大,呈巨型化,但是其中的学术个性、思想和理论含量却越来越淡薄;对文学现象和文学经验的理论总结与阐述,以及对文学发展规律、文学经典生成之内在肌理与外在机制的理论揭示,亦越来越力不从心。这样的“巨型化”文学史著作,学术面目平庸化,内容冗长而言之无物,缺乏思想与理论个性,书中所体现的对文学经典的阅读理解经验,在言说时甚至相互抵牾而不能一以贯之。因此,这样的“工程”大则大矣,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实有违于文学史研究与书写的学术规律,乃至搅拌、恶化了文学史研究与书写的正常学术生态。而且,这样的“工程”完成而结项之后,量化统计填表之后,成果发布展览之后,获奖之后,恐怕就鲜有人问津了。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是,笔者以为,对于文学史本体问题的认知缺乏,则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略陈浅见,以就教于方家同好。
    20世纪以来,随着新文学观念的确立和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形成,以及大学文科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国文学史”这一学科概念、知识范型、著述叙学方式逐步形成、定型,并且出现了一个意识自觉、热情高涨的中国文学史书写时代,人们通过“文学史”这一叙学方式,展开了通代、断代、分体等体类多样的文学史书写实践,从而成为近百十年来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一个主要的学术增长点。这同时也意味着新的文学史观念觉醒并逐步走向自觉,在新的文学史观念和现代学术思想的影响之下,人们逐渐从传统文学史观的混沌中走了出来,依照从西方引入的文学史观念和结撰方法,并且在现代“新史学”的启发和影响下,文学史观念由不自觉到自觉、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化,逐步建构起了具有相对独立的学科意义的中国文学史学科。一百来年的中国文学史研究和书写实践,积累了丰厚的学术成果,形成了丰富的学术经验。在现代形态的中国文学史学科和具体的书写方法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中,西方的、俄苏的文学史观和方法论,从观念和方法两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借鉴作用,甚至可以说提供了具体的模式①,而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则更是发挥了决定性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当然,在此过程中,中国传统史学观和方法论,以及历代文苑传所体现的文学史观和方法,亦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吸收利用。晚近以来,西方的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接受美学、解释学、性别诗学、文化人类学、后现代史学等等当代人文思想学说,对近三十年来的中国文学史学科及其书写实践所产生的影响作用,更是不容低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