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金元浦:《文化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一书摘录(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元浦说文 金元浦 参加讨论

    中西文化的社会观比较
    1 家族为本与个体为本
    家族是婚姻和血缘关系结成的社会单位。家族本位还是个人本位是中西文化特征的重要差异之一,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价值取向。
    家族本位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家是中国人心中生活的宇宙,具有超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人的姓氏,先是宗姓,其次是辈分,再次才是自己的名字。这里突出的是家族整体而非个人。中国的文化传统中离家便是“游子”,便少了生活的根基和心理的平衡。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时至今日,客居他乡之人,思乡情结仍异常浓厚,还希望落叶归根。在家庭结构中,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构成了最基本的结构体系,在这个结构体系中,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在一定的伦理道德制约下活动。孟子讲,圣人是“人伦之民”,伦就是服从,子对父服从,妻对夫服从,弟对兄服从,服从便是孝悌。孔子讲:“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里仁》)孝是无条件的,即使父母有不对之处,劝而不听,也要敬而无怨。“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孝道是中国的国粹,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以孝治家,以孝治国的思想。今天孝敬老人,仍然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大力提倡的。家、伦理、孝道等一方面具有积极的伦理和道德意义,另一方面,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过分地强调和不同程度地畸形发展,个人的自由被忽视,个体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了严重制约。
    西方文化中奉行个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人格和尊严。其个人本位思想影响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对中国而言,西方的家庭组织相对较少,家庭结构松散得多,家的观念淡漠,个体意识极强。西方人的姓氏,先是自己的名字,再是父名,然后才是族姓,突出自己。亲人间亦界限分明,同桌就餐,各付饭费;父母以子女脱离家庭独立生活为荣,而无子女成人离家的失落感;子女帮父母干活,领取报酬是天经地义的事。无论长幼,人人平等,各有自己的生活空间,西方人的父母对子女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而不是要求绝对服从。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具体的表现,正如美国的《独立宣言》所体现的,人生而平等,上帝赋予他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及对幸福的追求。
    个人本位虽注重个人的价值和人格尊严,有利于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是个人本位思想又使得整个社会的人伦亲情和宗族群体观念淡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