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军旅诗歌的发展依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上世纪90年代所形成的落寞生存特征在这个阶段继续延续着并且变得更为凸显、醒目。如果说“落寞”是新世纪军旅诗歌的一个刺眼的关键词,那么另一个关键词“坚守”的出现则赋予了军旅诗歌一种可贵的品质。依然有一大批诗人坚守在军旅诗坛之上,主要由三个群落组成:第一个群落由以李瑛、朱增泉、程步涛、峭岩等为代表的老诗人组成,他们的创作既有现实主义传统的传承,也有现代意义上的全新思索;第二个群落是由以刘立云、王久辛、辛茹、康桥等为代表的中间代诗人所组成的,整体创作风貌坚实而丰富;第三个群落是以温青、董玉方等为代表的新生代,他们的诗歌具有“小众写作”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阶段出现了一些非军旅诗人积极写作军旅诗歌的现象,例如黄亚洲于2005年出版了诗集《行吟长征路》。诗人以饱满的激情和个性化的体验、奇特的想象力、奇崛的意象再现了惨烈悲壮的长征历史,为军旅诗写作提供了新的经验。与此同時,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历程,在文化回归、国学升温的浪潮中,许多军旅诗词作者也纷纷投身古典军旅诗词的创作。 李瑛、朱增泉、程步涛、峭岩等老诗人依然保持着创作的活力。在上世纪,他们或者以蔚为壮观的军旅诗作支撑起一个庞大的创作体系,从而见证了共和国军人在民族自强历程中的昂扬奋进和迷惘失落,记录了共和国前行中的辉煌荣耀和艰难曲折;或者在滚滚硝烟和炫目血色中升腾出关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哲学思索。他们亲历了当代军旅诗歌60余年的发端、发展、繁荣乃至低潮,他们或者是当代军旅诗歌的奠基者,或者是当代军旅诗歌发展历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领军者。 进入新世纪,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步入了花甲之年,较之其他诗人,他们对战争、军队、军人等等有着更为深邃的理解,对当代军旅诗歌的写作传统,例如国家民族立场的坚守、崇高英雄精神的弘扬等,也有着更为自觉的传承和固守。当然,在全新的历史时期他们也一直在进行积极的探索,试图运用最熟悉的现实主义创作方式传达出崭新的时代风貌。进入新世纪,李瑛以《一只马蹄铁》为代表的为数不多的军旅诗创作,显示出一种超越既往的努力。朱增泉携《中国船》《享受和平》《生命穿过死亡》等诗集跨进新世纪。他敏锐地捕捉到在血雨腥风中升腾而起的军人生命的至大之境,试图为之唱出另一种意义的赞歌。程步涛的诗集《记住那些地方》和峭岩的长诗《遵义诗笔记》,或真诚追问,或激越放歌,显示出军旅诗人勇敢深沉的历史意识与现实担当。得益于他们的努力,新世纪军旅诗歌拥有了令人敬畏的历史沧桑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