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以来,美国文学批评家希利斯·米勒提出的“文学终结论”引起中国文艺理论界激烈争论。如今,这一论争已持续十余年,加之文学日益受到图像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冲击,对这一争论进行梳理显得尤为重要。这一问题关乎文学未来发展的生死存亡,学者们通过撰文、演说等方式,发表对“文学终结论”的看法,赞同者有之,质疑者亦有之。 “文学终结论”缘起 2000年,在北京召开的“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希利斯·米勒发表了关于“文学终结论”的言论。《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以《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为题,将其观点予以刊登,立刻引起了中国文艺界的热烈讨论。 米勒在该文中从雅克·德里达的名作《明信片》的一段话谈起:“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影响倒在其次),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哲学、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甚至连情书也不能幸免”,并由此展开了更为深入的阐述。米勒认为,摄像机、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信息科学技术不断冲击着文学世界,逐渐塑造出一个由虚拟现实主导的新天地,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情感心理和行为活动,褪去了文学原有的神圣光环。他进而得出结论:“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concomitants)而把它引向终结。” 米勒的这一“文学终结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在西方现代文化的历史语境中基于对现代社会的考察得来的。他认为,电信时代大量而多彩的信息改变了人们的感观和认知,改变了传统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人们对印刷物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弱,新的媒介时代正在不断瓦解对民族国家语言和文化的认同,改变着大学研究和教授文学的传统方式,以及大学精神和人文学科的建制。同时新崛起的英美文化研究也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学研究,文学研究面临着转向文化研究的危机。 米勒提及的电信时代对“文学”带来的重重冲击,成为他“文学终结论”言论提出的重要依据。但需要强调的是,他所谈论的“文学”是特指由特定历史时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多种因素综合建构起来的狭义的“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以印刷品为载体的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同时,米勒针对当前文学命运提出的“终结”话语,也具有特殊含义,并不是简单地等同于“消亡”、“死亡”,而是指呈现出的某种走向终结的趋势,这是他对文学理论的一种反思。也正是这一具有特定含义的“文学”和“终结”话语,促使中国文艺学界对其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出现众声喧哗的局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