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再议孔子删《诗》(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2014年第5期 马银琴 参加讨论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臧文仲曰:“国无小,不可易也。无备,虽众,不可恃也。《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又曰:‘敬之敬之!天惟显思,命不易哉!’先王之明德,犹无不难也,无不惧也,况我小国乎?”(前句出自《小雅·小旻》,后句出自《周颂·敬之》)
    《左传·文公十五年》:“季文子曰:“齐侯其不免乎?……《诗》曰:‘胡不相畏?不畏于天。’君子之不虐幼贱,畏于天也。在《周颂》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不畏于天,将何能保?……”
    《左传·宣公十一年》郤成子曰:“吾闻之,非德,莫如勤,非勤,何以求人?能勤,有继。其从之也。《诗》曰:‘文王既勤止。’文王犹勤,况寡德乎?”(句出《周颂·赉》)
    《左传·成公二年》齐宾媚人云:“今吾子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句出《商颂·长发》)
    《左传·成公四年》:季文子曰:“晋侯必不免。《诗》曰:‘敬之敬之!天惟显思,命不易哉!’夫晋侯之命在诸侯矣,可不敬乎!”(句出《周颂·敬之》)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声子通使于晋,还如楚。令尹子木与之语,问晋故焉……对曰:‘……《诗》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无善人之谓也。故《夏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惧失善也。《商颂》有之曰“不僭不滥,不敢怠皇。命于下国,封建厥福”,此汤所以获天福也。’” [14]
    上引材料中,《晋语四》公孙固与郑叔詹之引《商颂》、《周颂》,发生在公元前642年,《左传》臧文仲引《周颂》而称“《诗》曰”,在公元前638年;季文子引《周颂》而称“《诗》曰”,在公元前612年;晋郤成子引《周颂》、齐宾媚人引《商颂》俱称“《诗》曰”,分别发生在公元前598年、前589年,而楚声子之并引《诗》与《商颂》,则发生在公元前547年。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无论从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来看,从公元前七世纪中叶至公元前六世纪中叶,《诗》并未以统一的形式在诸侯各国流传。更进一步而言,从公元前七世纪中后期鲁国人最先引《周颂》称之为“《诗》”开始,晋人、齐人也先后跟进,说明到公元前六世纪初,《风》、《雅》、《颂》合集的《诗》已在以鲁、晋、齐等与周王室关系亲密的诸侯国开始流传,而与此同时,迟至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楚国流行的却仍然是与《颂》分立的《诗》。
    楚声子并引《诗》与《商颂》的公元前547年,孔子四岁。也就是说,到孔子时代,尽管《风》、《雅》、《颂》合集的《诗》已在齐鲁等地流传,但从整体上看,《诗》的传播实际上步入了一个杂乱无序的历史阶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