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当前文学研究的文风问题(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艺术报》 唐翰存 参加讨论

    媚俗文风,媚谁之俗
    英国学者弗兰克·富里迪在其著作《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中写道:“让知识服务于实用目的,也催生了一种不利于发展实验和发展强大思想的学术情绪。用专家取代思想家同样削弱了公众对讨论重大问题的兴趣。在这样的风气下,知识分子发现很难既找到自己的声音,又找到听众。”“学者使用的新语言反映了一种生活方式,即献身于狭窄的专业。通过这种做法,知识分子的活动内容本身发生了变化。”不难觉察,知识的实用化以及学术的狭窄化,是一个世界现象,是人类文化方式发展到今天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弗兰克·富里迪回顾了欧洲学术的“公众开放运动”,公共讨论、争辩和对思想的一心一意的追求,让位于市场效应和媒体的互动娱乐,连博物馆都伪装成了游乐园一样的社区中心。目的只有一个,即千方百计使用一切手段来实现公众的参与,实现文化及学术由孤单的精英启蒙向热闹的平民化过度。“向公众开放运动不再去假装追求学术理想。通过强调包容而不是教育,通过努力迎合最低标准的公众思维能力,这一教学方式自觉地回避培养人们对人类文化成就的欣赏。”这一过程就是媚俗,是文化机构和学术研究的“麦当劳化”。
    就中国当代文化、文学研究而言,人们不用拿今天跟“五四”时期比,只拿今天跟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思想学术状况比,就能产生深深的时过境迁之感。“市场对文化生产的内在价值毫不关心,它只对它的货币价值有兴趣。”媒体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精英文化和严肃文学的娱乐消解。体制因素也从一定程度限制话语市场的自由竞争。于是,知识分子就面临身份和角色转化的问题,既然严肃的学术研究已经窄化,精英启蒙失去了受众,为公众所冷淡,何不向其他文化产业学习,借机“热”一下呢?于是一些原来的文学刊物纷纷改版,向市场和娱乐化靠拢;一些学者摇身一变,做起了媒体时代的大众宠儿。他们在电视讲坛上嬉皮笑脸、手舞足蹈,以肤浅但却动听的声音向公众兜售学问的麦当劳;一些学者在话语权一度沉寂之后,坐不住了,开始抛弃原来严谨踏实的学术研究之路,开始根据大众心理和趣味重新捏拿自己的知识产品,像兰州的牛肉拉面可以随意捏拉成不同形状一样。
    在这种风气影响下,一些原本正经的文学研究活动,现在也开始浮躁走过场了。如写文学评论,很多因为是“红包批评”,就要笔下留情,批评尖锐不得,须考虑拐弯抹角的“曲笔”。如文学研讨会,有些已很少见扎实的研究讨论,很少有认真细致的发言,很少听到对作品针砭时弊的声音,因为大腕们很忙,能出席研讨会露个面就算不错了,还要忙着赶下一个场子呢。对研讨会的举办者而言,有的往往也不在意研讨会究竟“研讨”了什么,只要这个活动举办了,能见报上电视,就起到宣传的作用。诸如此类现象,使得文学研究正在散失纯正的动力,长此以往,令人担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