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人生虽然苦痛,来过便是幸运

http://www.newdu.com 2017-10-11 未知 未知 参加讨论

 

高格/文   如果说身在出版业有什么好处,其中一个是可以见到那些产金蛋的鸡。至少对我来说,之前是从未想过会站在自己喜欢的作家面前的。 然而我生性内向,多数时候只会默默地将作家和他的文字比较。完全颠覆的并不少见,完全一致的,蒋一谈老师是其中一位。 第一次读蒋老师的小说时,隐约觉得是位敦厚的人,笔下那份恰到好处的温暖,想必是发自内心。后来见到本人,更是确认了这一点。待蒋老师一开口,立即发现他眼光独到,思路清晰,棱角分明——这是位老实的聪明人。大概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写出这么多鲜活的形象,就像一台断层扫描仪,认真读取着中国这头暴虐怪兽的每一个部位。 和前两部作品集一样,《赫本啊赫本》收录的八篇小说依然着力于刻画普通中国人的形象。这些小人物的生活各不相同,却都处在一种无法自拔的敏感之中,又好像离巢的工蚁,茫然无助。俗话说,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幸福大抵相同而短暂,不幸却是各异而长久。80后的女插画师,用七张虚拟的面具应对现实的糟糕生活;一对文艺青年,小心谨慎地互相接近;小有成就的博士们赢了事业却赔上感情;祖孙三代失却故乡,终将分别;失偶的女人们奋力生存;一心赴死的父亲对女儿袒露心迹……生活本来的面目被这些故事贴上标签,逐渐还原,逐渐丰满。 无奈的《七个你》 对80后来说,没有什么比无奈更无奈,特别是在经历了父母离异、工作难觅、理想坍塌之后。短短二三十年间,这社会早已换了几重模样,今天还在坚信的东西,也许明天就会被人踩在脚下。孱弱的青年只能躲进网络,用七重人格守护自己易碎的梦想。在这篇小说里,蒋老师将80后的特质描写得淋漓尽致,用集中的冲突衬托出主角的内心活动,她的无奈,本该如此。 忐忑的《马克·吕布或吴冠中先生》 从本质上说,青春萌动的文艺青年,与处于发情期的其他动物并无二致。只不过文艺青年的爱情由于种种繁复仪式的存在变得更加曲折,在似水的平静之下,有着你来我往的暗自交锋。如果谁都无法坦诚,这段美好姻缘也许就此夭折。好在青年西递有足够的勇气。这股勇气甚至透出纸来,传递给每一位手捧本书的剩男剩女。小说本不该承载教化的功能,但若能成为激发读者的契机,善莫大焉。 可悲的《中国鲤》 前些天,美国的一位议员说:“iPad很好,可惜是中国造的。”短短一句话,对本国就业的担忧,对中国崛起的畏惧呼之欲出。无论在哪,华人总能以最快速度利用当地资源开枝散叶。引起原住民的恐慌,也就不足为奇了。只是这夹缝中的状态,要到何年才能消退。这像是作者抛出的疑问,却无解。 痛苦的《说服》 人说,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女博士。虽是戏谑,却也将一份高处不胜寒的痛苦说透。四处游荡的生活只能让人近乡情怯,献给科学的生命势必要抛弃激情。男主角最初以旁观者的身份登场,饶有兴趣地观察自己的同事,结果被卷入其中,亦称得上间接说服了自己。本篇小说对主人公面对生活拐点时的心态把握精妙,细致入微。 落寞的《刀宴》 在传统文化没落的时候,如果没有新的具有生命力的文化产生并获得传承,无疑是件可怕的事。名刀展上没有中国当代名刀,实为对世界工厂的讽刺。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中国,究竟要在世界上如何立足?而老刀托给主人的梦,包含了一种不为瓦全的抗争。 迷惘的《金鱼的旅行》 对国人来说,落叶归根几乎是种宿命。本作中的老中少三代人都被时代浪潮推离了故土,失掉了向下生长的根基。背井离乡的不安始终笼罩在每个人头上。大海虽不是金鱼最好的归宿,却是唯一的出路。另外,本作中对石头父子的描写,也体现出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如果我们身处一个福利健全的社会,像石头这样的少年,也许可以更幸福。无论是石头父亲为讨生活而迁居,还是主人公为孩子而移民。父子情于现代的多态折射,虽然其内里依然保持着高度一致,依然难逃迷惘的操控。 悲哀的《芭比娃娃》 这是全书里最为悲哀的一篇,蒋老师借助死亡的力量,将三个家庭搅得不得安生。人命究竟有多卑贱,从那一顶无主的安全帽便知一二。飞来的横祸,近乎荒唐的流血与牺牲,令生命的价值一跌再跌。然而这也是全书里最鼓舞人心的一篇。虽然生活充满不幸与艰难,逝者给生者留下的,却是形态几经转换的,充满希望的未来。 幸运的《赫本啊赫本》 这是本书的压轴之作,也是点题之作。从奥黛丽·赫本成名至今,美人早已香消玉殒,却依然是绝大部分男人的心中女神,被寄托的情感也是多种多样。本篇小说里的父亲在战争中拾到印有赫本照片的杂志,从此将她与初恋情人的形象叠加在一起。蒋老师借助父亲的形象揭示出强权重压之下,老兵内心深藏的苦楚,再度唤起读者对黑历史的追溯。好在,小说中的女儿是幸福的,她童年时遭受的所有委屈与伤痛,终于在听见父亲的心声后化解弥消;父亲也是幸福的,虽饱受身心的双重折磨,终于能在辞世前获得女儿百分之百的理解,其灵魂就此获得救赎,得以安心。 除了被精心描画的主人公们,许多仅有寥寥数笔的人物也有出彩之处,这不得不说是作者笔力深厚之故。纵观全书,蒋一谈老师的技巧依然圆熟,风格依然鲜明,却因放置了太多的要素而让文本略显嘈杂,对节奏的掌握也因此微微失控。但这依然无法阻止《赫本啊赫本》成为年内少有的佳作。因为作者只用了十余万字,便让读者明白:人生虽然苦痛,来过便是幸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