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修辞与解构的游戏——耶鲁学派文本理论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文学研究》2014年 谭善明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修辞是耶鲁学派文本理论的出发点,这一点往往被研究者忽视。耶鲁学派强调文本的修辞本性以消解形而上学的干扰,突出文本“自我解构”的修辞游戏以促成意义的无限增殖,他们用“寓言”、“重复”、“误读”这样的术语以指涉文本的差异性运动,这也是对文学“存在之真”的独特解读。
    【关 键 词】耶鲁学派/修辞/解构/文本理论
    【作者简介】谭善明(1979-),男,安徽来安人,博士,聊城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西方文论与修辞美学研究。
     
    耶鲁学派对修辞情有独钟,他们的文本理论是建立在修辞学基础上的,所有的文本都被看成是隐喻、换喻、提喻或寓言等转义的汇集地,这就导致了文本结构的不稳定性和意义的多元性,文本在生成的洪流中不断地凝聚又逸散、稳固又破碎、建构又解构。修辞性最终导致了文本的自我解构,他们由此从内部找到了文学之树常青的秘密,进而将“文学性”定位于“修辞性”。
    一、文本中修辞的原生性
    在形而上学体系中,修辞一直是一种装饰、附加、补充,作为外来者服务于理性的中心。柏拉图对修辞学的批判和规约是建立在一系列区分之上的:语言技巧与道德内容、修辞与辩证、意见与真理。在柏拉图看来,一个演说家如果一味地以优美的言辞来迷惑观众,而不进行事实判断,不以真理为指引,便是可笑的,而这种修辞学也根本不是技艺,它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以欺骗为要务。[1](P400)如此一来,语言形式与内容的对立便设定下来,修辞学在语言形式层面所制造的偏离始终威胁着对本质和真理的认识。修辞学渐渐被赋予了道德败坏者或女性化的形象,它花枝招展,涂脂抹粉,以诱惑和欺骗为业——从西塞罗、昆提利安一直到洛克和康德,修辞的魅力与美女的诱惑力被视为等同的。甚至在尼采那里,女人还被视为权力意志的障碍:“女人需要弱者的宗教……或者,更确切地说,女人会使强者弱化。”[2](P272)女性对权力意志的干扰,正如修辞对真理的偏离一样,成为了一个外在的他者。
    耶鲁学派强调文本的修辞性,并不是将修辞作为文本得以增色添彩的工具,而是要确立文本中修辞的原生性。从形而上学的历史上说,为修辞正名,就是要为女性正名,为所有那些曾是形而上学体系中边缘化之物正名。卡勒在《论解构》一书中,指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将女性看成是补充和寄生之物,但最终却走向了自我解构,卡勒的论述是极具启发性的。首先,人们很容易在精神分析中看到一种“阳物逻各斯中心主义”:“男性的器官是参照点,它的存在就是规范,女性是依附在这个正面规范之上的一种离格,一种意外,或一种反面的繁复化。”[3](P148)于是,女性被认为是阉割的,是一个不完全的男人,其性别界定是建立在对她最初之男性压抑基础之上的。弗洛伊德对男女二元对立的解释与其说是对人类无意识的揭示,不如说是为男权社会做辩护,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男性的中心地位和女性的他者地位,正如俄狄浦斯情结的提出恰恰是强制性地将父亲作为性的对象。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女性是被阉割的就是意味着曾经具有男性的特征,也就是说女性是“原生的”双性人,卡勒指出:“也只有通过设立这类双性,弗洛伊德才能视女性为衍生的,寄生的:先是种低级的男性,后来通过对阴核(男性)的性的抑制,呈现出女性。”[3](P152)所以,女性以其男女两种模式的综合,成了性的总体模式。这同德里达的解构思路是一致的,男人和女人都是原型女人的变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