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小说 轻薄又恭维的态度 然而,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代文学虚火正旺的年代,作家孙犁就对当时的文学景观有过非常冷静和寂寞的观察。这些观察,30年后重温,竟好比预言: “当前的一些现象,例如:小说,就其题材、思想、技巧而言,在三十年代,可能被人看作‘不入流’;理论,可能被人看作是‘说梦话’;刊物会一本也卖不出去;出版社,当年就会破产。但在八十年代,作者却可以成名,刊物却可以照例得到国家补助,维持下去。所有这些,只能说是不正常的现象,不能说是遇到了好机会。” “一个作家,声誉之兴起,除去自身的努力,可能还有些外界的原因:识时务,拉关系,造声势,等等。及其败落,则咎由自取,非客观或批评所能致。偶像已成,即无人敢于轻议,偶有批评,反更助长其势焰。即朋友所进忠言,也被认为是明枪暗箭。必等他自己腐败才罢。” “几十年来,我们常常听到,用‘史诗’和‘时代的画卷’这样的美词,来赞颂一些长篇小说……有些小说,当时虽然受到如此高昂的称颂,但未隔数年,不满十载,已声沉势消,失去读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或因政策过时,理论失据;或因时过境迁,真假颠倒;或因爱憎翻变,美恶重分。” 如今,新一轮小说创作的潮流,似乎是视现实为一个过于复杂的存在,以至于认为现实比小说更不真实,一切现实都是“魔幻”。小说家们之所以有如此看法,一方面,是因为网络时代的资讯发达,让现实忽然有可能以某种更为立体多面、更为真实强劲的无遮蔽面目迅速出现在他们面前,就像一个只从图画书里了解猛兽的孩子忽然被扔进丛林,他会本能地觉得这亘古存在的丛林是一种他不可驾驭的新式“魔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对更为久远的社会历史缺乏深切的认知,不了解“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凭借“现实比小说更不真实”这个理由,诸多知名小说家就理直气壮地逃避开小说之为小说所要面对的全部创造的困难与艰辛,也回避了对于那些不可总结、无法归类的复杂生命境遇的同情与思考,同时,他们又期待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作为一种最引人注目的流行文体,可以背负上一切值得述说的沉重之物。 这种流露在当下诸多知名小说家口头笔端、对于小说这种文体既轻薄又恭维的态度,或许,是比当下现实更为复杂的存在。 作者简介 张定浩,诗人、评论家,现为《上海文化》编辑,著有《既见君子:过去时代的诗与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