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袁枚性灵诗学的解构倾向(10)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评论》2013年第2期 蒋寅 参加讨论

    注释:
    [1]张隆溪《道与逻各斯》第一章“对书写文字的非难”论及这一问题:“审美判断面临着它的私人性,个体性和它所内涵的普遍性之间的矛盾,因为审美判断虽然并不是没有合理的基础,但却是一种建立在个人趣味之上的判断并因而不可能具有普遍的可运用性。(中略)要使这种个人陈述具有普遍的有效性,就必须使它建立在一个人人所共有和人人都接受的概念之上(这个概念所代表的东西超越了有限的个人主观性)。然而,为了显然有别于逻辑判断(逻辑判断不作任何审美价值的评估),它又不能建立在逻辑概念之上。要想走出这一两难困境,就必须把趣味判断建立在一种既不是概念,又能使审美判断具有有效性的东西之上。(中略)康德说,天才拥有再现‘审美理念’的特殊才能,这些审美理念超越了一切概念,同时又仍能为审美判断的有效性提供必要的基础。”冯川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2]刘熙载《诗概》,郭绍虞辑《清诗话续编》,第4册第244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3]迄今学界对性灵的界说可归纳为四种看法,即性情说、性情与灵感统一说、灵感说及真情、个性、诗才三要素说,参见张燕瑾、吕薇芬主编《清代文学研究》,第136页,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石玲《袁枚诗论》,第141-142页,齐鲁书社2003年版。
    [4]铃木虎雄《中国诗论史》第三篇第五章“论性灵说”,洪顺隆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青木正儿《清代文学评论史》作“灵妙之力”。
    [5]松下忠《江户时代的诗风诗论》,范建明译,第865页,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
    [6]顾远芗《随园诗说的研究》,第51页,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7]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张简坤明《再论“性灵”一词的涵义——“袁枚性灵诗论”为例》,《清代学术论丛》第六辑,中山大学清代学术研究中心编,文津出版社2001年版。
    [8]杜松柏《袁枚》,第189页,国家出版社1982年版。
    [9]王建生《袁枚的文学批评》,第255页,圣环图书公司2001年版。
    [10]张健《中国文学批评》第二十章“沈德潜的诗学”,第319页,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版。
    [11]王英志《清人诗论研究》,第197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2]简有仪《袁枚研究》,第121页,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版。
    [13][71]袁枚《随园诗话》卷十,第269页,第250页,凤凰出版社2000年版(下同)。
    [14]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二,第315页。
    [15]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二,第444页。
    [16]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五,第5l6-517页。
    [17][18]袁枚《小仓山房续文集》卷二十八,第2册第487页,第492页,《袁枚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下同)。
    [19]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七,第565-566页。
    [20]袁枚《牍外余言》第二十一则,第5册第7页,《袁枚全集》。
    [21]袁枚《小仓山房文集》卷二十三,第2册第395页,《袁枚全集》。
    [22]袁枚《牍外余言》第七十则,《袁枚全集》第5册第26页。
    [23]袁枚《小仓山房续文集》卷三十,第2册第527页,《袁枚全集》。
    [24][33][40][97]袁枚《随园诗话》卷一,第1-2页,第15页,第6页。
    [25]尤侗《西堂杂俎》三集卷三,康熙刊本。
    [26]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下册第1378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
    [27]姚祖恩编《静志居诗话》卷十二,上册第33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孔尚任、刘廷玑《长留集》卷首,中国书店1991年影印康熙刊本。
    [28]卜松山《中国的美学和文学理论》,向开译,第337页,华东师大出版社2010年版。
    [29]王士稹《渔洋诗话》:“戴叔伦论诗云:‘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司空表圣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神出古异,淡不可收。’‘采采流水,逢逢远春。’‘明漪见底,奇花初胎。’‘晴雪满林,隔溪渔舟。’刘蜕《文冢铭》云:‘气如蛟宫之水。’严羽云:‘如镜中之花,水中之月。’‘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姚宽《西溪丛语》载《古琴铭》云:‘山高溪深,万籁萧萧;古无人踪,唯石憔蛲。’东坡《罗汉赞》云:‘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王少伯诗云:‘空山多雨雪,独立君始悟。’”丁福保辑《清诗话》,上册第21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30]张健《清代诗学研究》第十六章“古典与近代之间:袁枚的性灵说”,第72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1][98]袁枚《随园诗话》卷七,第163页,第177页。
    [32][45]袁枚《随园诗话》卷六,第139页,第138页。
    [34]林纯祯《袁枚诗中“趣”的研究》,彰化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