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突厥语民族口头史诗类型的本土命名和界定(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阿地里·居玛吐尔 参加讨论

    3、“黑萨(qïysa)”(或“xïyssa”[卡拉卡勒帕克]、Kisse[维吾尔] ),来自阿拉伯语“qişşa”,表示那些传自波斯或阿拉伯的具有伊斯兰教色彩的传奇长篇叙事诗。它区别于“达斯坦”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其比后者具有较浓厚的伊斯兰教色彩。其内容反映的主要是伊斯兰教色彩的传奇故事,包括王公贵族和贫民之间的矛盾以及伊斯兰教圣人故事等。这在维吾尔、哈萨克、乌兹别克等民族中是非常普遍的。在新疆的哈萨克人当中,“黑萨”具有同“达斯坦”基本相同的含义,即它不仅表示具有神奇幻想色彩的英雄传奇歌和爱情叙事诗,同时也表示长篇英雄史诗作品。在这里,“黑萨”同“达斯坦”的区别只在于其与伊斯兰教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主要来源是《一千零一夜》、《四十个丞相》、《鹦鹉故事集》等阿拉伯传奇故事,内容也大多反映的是城镇生活中王公贵族的生活和爱情以及阶级社会矛盾,并具有显著的神秘传奇色彩。不必赘言,这种特征从《克里木的四十勇士》、《巴赫提亚尔的四十支系》等这样一些,在哈萨克族民间比较流行的几组史诗系列中便可得到证明。相对而言,“达斯坦”则具有更加宽泛的内涵,涵盖更广泛更丰富的内容。也就是说,“达斯坦”即包括“黑萨”,也包括与战争、婚姻、宗教、狩猎以及根据历史事件为背景,以历史英雄人物的业绩为内容而流传于民间或由文人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在哈萨克中,由于在这两者之间很难画出一个清晰的界线,于是干脆将两者结合起来,用统统用“黑萨-达斯坦”这样的组合词来表示口头史诗类作品,并根据各自不同的内容分为“英雄类黑萨-达斯坦”,“爱情类黑萨-达斯坦”,“历史性黑萨-达斯坦”,“宗教性黑萨-达斯坦”[2](p.309)。作为一种口头文类,在哈萨克语中,演唱“黑萨”的民间艺人被称为“黑萨盖尔(qïysager)”,而在土耳其语中则被称为“克萨罕(kissahan)”。
    4、“交莫克(jomoq)”柯尔克孜(吉尔吉斯)人用这个词专指用韵文体演唱的“英雄史诗”的概念。它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到了20世纪50年代还在民间普遍采用,是关于史诗的一个纯粹的本土概念。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学者们的推波助澜之下,“交莫克”这个传统概念逐渐被“达斯坦”、“艾珀斯”等取代。本族学者们从其他民族中很坦然地引进这两个概念,尤其深层系的客观历史原因。首先,是民族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地同西亚及西方学术界交流的现实。其次,是因为其他周边语言相近的很多民族学者都普遍使用这两个外来词汇,使柯尔克孜族本土学者们认为运用这两个词汇能够比较顺利地和国际学术界接轨。另外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后两者在内涵和外延上基本可以与其相吻合。柯尔克孜族的口头传统中,与“交莫克”相对应,人们通常把各类散文体民间故事称为“决交莫克(jö-jomoq)”。“决(jö)”在柯尔克孜语中表示“低级的”,“小的”,“徒步的”等概念。大量的民间口传资料显示,柯尔克孜族对于韵文体口头作品有着特殊的偏爱,不仅所有已知的史诗作品无一例外地均采用了全韵文的叙事手段,而且使用韵文进行创作的口头史诗演唱者以及即兴诗人的创作都得到推崇。因而,那些用散文体创作的民间故事在民间用“低级的”,“小的”,“徒步的”的这些都少带有些贬低意味的概念来表示也就不足为怪了。值得注意的是,从词源学角度观察,“jomok”这个词不仅和相邻的突厥语民族,甚至阿尔泰语系民族的语言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且具有很多古老的内涵。比如,在哈卡斯语中,史诗被称为“nïmaġ”,而在楚瓦什语中故事、谜语被称为“yumax”。而在楚瓦什语中,魔法师,江湖医生则用与“yumax”相近的词“yumǎç”等词语表示。它在相邻的突厥语民族语言中有“故事”,“寓言”,“演说”,“谜语”等语义。而在相关的阿尔泰语系其他名族中也可以找到与其关联的词汇。比如,它同蒙古语中的“domog”(传说)明显地有着渊源关系。在蒙古中,“dom”有魔法的含义。从所有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到,“交莫克(jomoq)”及其变异形态从某一方面印证着柯尔克孜族以及相邻的阿尔泰语系民族早期历史阶段萨满与史诗歌手之间的密切联系[3](p.66)。
    5、“巴特尔勒克吉尔(英雄歌)”(batirlik jir)是哈萨克人表示英雄史诗的词汇。哈萨克语中的这个“英雄歌(batirlik jir)”类似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的“英雄歌(heroic song or lay)”,是真正意义上的英雄史诗。仅从字面上看,它是“巴特尔勒克”和“吉尔”两个词组合唱的词。前者是“英雄的”意思,而后者“吉尔”在哈萨克语中及则有“古歌”、“古歌谣”,也有习俗歌和抒情民歌的意思。[4](p.329) 两者结合便蕴含有了英雄歌、民间英雄叙事诗等含义。“吉尔‘jïr’(英雄歌或民歌)” 来自古突厥语“ïr/yïr”(歌), 是突厥语族民族关于韵文体诗歌的比较古老的概念。在哈萨克语和卡拉卡勒帕克语中,“jiro”“吉绕”均为史诗演唱歌手。与此相似的来自古突厥语“yïr/ïr”的词汇在柯尔克孜(吉尔吉斯)语中也能找到,比如“ïrčï(民间歌手)”。因此,可以说“巴特尔勒克吉尔”明确了其英雄史诗的属性,并从文类方面区别了“达斯坦”所涵盖的诸如“历史叙事诗(tarihi dastan或tirihi jir)”,“爱情叙事诗(lirikalik dastan或liro-epikalik jir)”以及“黑萨(qïyssa)”的概念。
    6、 “依卡耶(hikaye)”为土耳其史诗歌手讲唱的韵文体或韵散结合体故事。“依卡耶”可能在某种程度上缺失了英雄史诗的特性,因此也没有“达斯坦”那么具有权威性。于是,有些学者把英雄史诗定义为“达斯坦”,以此来区分爱情长诗。另外一些学者用“达斯坦”则表示历史歌。当然,依卡耶作为叙事文学的一个文类,在维吾尔族中也存在,只不过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话,目前主要指文人创作的小说,早已经丧失了其古老的民间叙事文学的含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