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综述 >

《小说选刊》:身份焦虑与价值重估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作家网 张俊平 参加讨论


    随着新媒体的强势介入,中国当下的文学版图正经历着一场新的碰撞、整合。不可否认的是,在纯文学领域,传统的期刊写作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因此考察期刊写作是辨识中国文学脉络、把握当下文学动态的重要路径。
    近年来,中国的小说写作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势头,一方面是写作数量的激增,以长篇为例,2015年全年长篇小说的创作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5300余部;另一方面是现实主义旗帜的高扬。当下的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变革,转型成为社会各层面的共同背景,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在精神、物质、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的新体验、新感受,传达这些新的体验、感受成为现实主义写作的原动力。
    在2015年《小说选刊》所选的篇目中,有一类小说将笔触深入到高校的象牙塔内,以博士、讲师、教授等高级知识分子为关注的对象,探讨他们的生存境遇和精神世界,传达作家们对知识、学术和智识阶层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地位和价值问题的思考。因为这类小说具有很高的辨识度,我们不妨暂且将其定义为学院小说或者知识分子小说,以区别于当下常见的乡土小说、打工者小说、市井小说等小说类型。这类小说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将知识或知识分子置于弱势地位和尴尬境地,意在凸显物质欲望、社会偏见对知识分子理性和人格的冲击和压迫,以及知识分子在灵与肉、理想与现实之间摇摆不定的状态。
    自然,市场经济大潮带来的价值实现的多元化是知识和知识分子价值危机和精神危机的根源。相对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价值定位,和曾经“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智识阶层,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似乎成为价值实现的惟一标准。在此背景下,知识阶层被迫重新审视自身和学术的价值,在理想和现实、坚守与无奈中产生对自我身份的焦虑。
    这类小说的作者大多具有高校学习或工作的经历,相对了解高校生态,受高校高层次知识氛围的熏陶,或有过大量经典文本阅读的体验,因此小说的语言相对典雅考究,有书卷气息,有学院情调。
    陈启文的《短暂的远航》以知识分子的命运映照现实,同时也完成了知识分子的自我映照,呈现了社会变革中知识分子的精神窘境。小说的主人公黄忠会是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为完成导师高先生的学术夙愿,被迫放弃原则以换取商人傅雷鸣的经费支持。在一步步妥协中,师生二人精心筹划的学术研讨会竟沦为庆祝傅雷鸣旅游区开业的学术道场。一向仰慕他的师妹杨芝也臣服于傅雷鸣的财气魄力终于嫁作商人妇。讽刺的是,商人傅雷鸣曾经是黄忠会帮助过的拾荒者。黄忠会的尴尬既在于其赖以安身立命的学术的苍白无力,也是一个男人人格尊严的落败。姬中宪的《双人舞》延续了《短暂的远航》的主题,继续探讨价值实现的标准问题。小说的情节设计极为精巧,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让一个知识分子“我”与一个商人“你”相遇,并展开激烈的言语交锋。小说采用第二人称视角,以二人对话构成小说的情节。“我”是一名大学社会学专业的讲师,作为知识分子的惟一优势在对方看来就是“很会说”。而商人认为成功的标准就是创造财富,是让教授为自己打工。二人的对话从一开始的闲聊变成一场针锋相对的价值观之争。小说具有荒诞意味,一个同车的小女孩竟将二人视作双胞胎,作者的深长意味在于,二人的价值观之争实际上是同一个人价值选择的困境和对自我身份认同的焦虑,也是现代人普遍的精神困境。以上两篇小说处理的是知识分子理想与现实、物质欲望与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是学院象牙塔与世俗世界之间的冲突,揭示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和生存状态,在市场经济主导社会意识形态的当下具有十分典型的社会意义。还有一类知识分子小说专注于探讨知识分子人性中固有的弱点,揭示他们灵与肉的冲突。这类小说往往以学院或高校生态为故事背景,在高校人际往来中深入挖掘知识分子人性中的不足。刘敏的《太阳风》塑造了在灵与肉、情感与理智的冲突中徘徊不定的大学名教授梁兆络的形象。梁兆络平素持身以正,时刻提醒自己与女学生保持距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观之俨然的君子居然有过一次婚外恋情和一个私生子。当私生子与他见面时,他一方面抑制不住爱怜之情,另一方面又担心要承担做父亲的责任。当得知婚外恋人已经去世,而私生子只是来见他最后一面时,梁兆络为自己的懦弱与自私深深羞愧和自责。孙频的《丑闻》以女博士的标签界定了这篇小说的题材类型。女主人公张月如是博士、大学讲师,在看似莫名的情况下先后与院长李文涛、酒店小老板周小华发生关系,又在感情失落、自暴自弃中成了杀人犯。其实,与其说造成张月如悲剧的是博士身份带给她的自卑又自得的矛盾心态,不如说是她爱慕虚荣的性格造成的对自我认知的模糊。换言之,小说的结尾张月如对自己博士身份的反复自我暗示是表,对自己被他人认可的渴望才是里,张月如的博士身份与她的悲剧并无必然的关联。小说对主人公身份的过度强调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小说的表现力。
    以上两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小说分别在两种维度上代表了该类小说的创作取向。应该说,知识分子小说的写作与当下文学写作者身份的日益专业化、学者化相关,我们期待看到内涵更加丰富、挖掘更加深入的作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