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家论 >

苏童:我在哪儿, 乡土就在哪儿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晶报 熊奇侠 参加讨论


    在南国书香节期间,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苏童对话文学评论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谢有顺,谈文学中的“乡土中国”。讲座伊始,谢有顺指出:“苏童的很多作品跟乡土有关系,但是跟我们所理解的乡土不一样,他的作品中所解释的个体或者人类与乡土的关系更富有现代感,是全新的,从这个角度进入,可能是一个很好理解苏童作品的入口。”
    苏童指出,他事实上不是一个中国占绝大多数的、在农村长大,以农村为题材为主修的这类作家,而是从小在城市长大。并表示乡土按习惯来说,应该是乡村与土地,乡村与土地在欧美文学史、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史上,一直是作家们所依靠的、最主流的创作题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文学史给我们一个非常强烈的信息——乡土是滋养一个作家最大的粮仓,从哪里出生的,然后以文字反哺。以一次无论是精神的还乡还是文字的还乡,来完成很多作家一生的创作。比如莫言,如果没有高密的东北乡,莫言还存在吗?贾平凹如果不写陕南地区,如果对这个地方没有一个依赖,他存在吗?必须要重新认识乡土文学当中的乡是什么、文学是什么,苏童比较倾向于把乡土文学中的乡完全改成故乡,而不是乡村。
    苏童认为,在一个经常迁徙、生活动荡、人口流动频繁的社会,故乡、故土对每个人的意义其实会随着时间而流失,每个人都位移,会发生很多微妙的变化。
    “在今天,如果你明明知道农耕文明的浪漫,恐怕并不能支撑很多文学艺术的创作,一条耕牛,一个老头,夕阳落山,所谓的传统的乡村的美学概念已经完全不能支撑一个人的身份,或者说不能支撑他所需要的文学的所有内容,所以必须要重新定位,重新思考很多东西。真正在乡村的人不考虑文学,还生活在乡村的那些留守的老人等,有多少人在乎、考虑故土问题、乡土问题呢?恰好是那些远离乡土的人、远离土地的人在考虑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值得考虑。”
    苏童认为:“一方面我们允许、习惯于依赖乡村作为一种文学美学评判标准,我们仍然可以依靠这么一个可靠的写作资源,另外一方面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个写作资源,怎么在这个时代下对它作出新的思考,我的感觉是每个人对于乡土的概念其实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回望的姿态,那个姿态有时候会爆发得非常煽情、非常浪漫,但现在对很多人来说,它在生活当中其实已经不具备多少意义,每个人都是在抛开、逃离的过程中,90%的人都在逃离自己故乡的路上或者已经进入城市。
    另外,现在的时代如果要让乡土这两个字在作家文学创作当中产生更大能量的话,不能直接把乡土的乡改为故乡的乡,因为事实上不是每个作家的生活跟乡村一定会产生关系,比如王安忆跟乡土有关系吗?但在乡土文学当中,把乡挪用为故乡,那上海的小街小巷,与一个人的成长轨迹,一下子就和王安忆产生关系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人的写作几乎都有一片乡土,我倾向于用这样的概念和姿态来认定一个作家与乡土的关系,那就是我在哪儿,乡土就在哪儿。”
    苏童还用这个理论理清了自己个人的创作:“我写了《罂粟之家》,写了《逃》,《飞跃我的枫杨树故乡》,在创作这些小说的过程中,一方面在写我自己的少年生活、童年生活所留下的,它是一条街,我把它命名为香椿树街,也是一棵树,我有两棵树,一个是枫杨树,一个是香椿树,我就在这里面寻找故事,寻找我的小说,另外一方面回过头来看就是在寻找故乡,到了90年代以后,我的枫杨树乡村营造哪天就戛然而止了,为什么停止了,我突然之间就明白了,我没有必要非要急于认定一片土地属于我,而是我在哪,哪片土地都是我的乡土。”
    谢有顺补充道:“很多作家对自己的故乡怀着一份特殊的感情,比如莫言说自己的故乡是血地,每个人都在找自己的根据地,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莫言的东北乡,包括苏童的香椿树街、枫杨树故乡……这都是他们的精神故乡,不完全是一个生活的物理意义上的故乡,但这个地方是对他精神的成长和塑造起着绝对性作用的地方。一个作家找到了这样一个地方的时候,他的风格才开始形成,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
    花 絮
    从被退稿到没人退他的稿
    在互动环节,读者提了很多问题,关于电影、关于作品翻译、关于城中村写作、乡愁等。
    有读者问苏童17岁考上了北师大中文系,在文学的道路上走得非常顺利,有没有遇到困难和坎坷。
    苏童说自己20多岁开始创作,一直持续很长时间的创作,主要感觉是怀才不遇,大学时期写作很狂热,有疯狂的投稿,也遭到更疯狂的退稿。
    “我那时候看期刊有一个目的,就看哪个比我差,经常发现一些比我差的,就回到宿舍跟同学发牢骚写成那样子还发头条,我不比他差吧。我有一个同学的爸爸是出版社编辑,他不好打击我,就说:阿童,我跟你说,你爱听不听,你现在别跟我们埋怨,别跟我们发牢骚,你一定要写到别人挡不住,那才能成功。从某种意义上,他给了我一个创作上正确的三观,我觉得就不要去埋怨了,努力去写吧,所以别人再退稿我也觉得很正常。”
    从最开始有去有回,到广种薄收,苏童寄出去10个小说,会有1篇小说发表,直到1983年发表了第一部小说。“我必须跟大家老实地说现在这些小说找不到了,我的集子里面找不到,因为实在写得太令人汗颜,我的出手很低。”但这是一个美好的开始,之后虽然苏童仍然有坎坷,“1987年2月又是一个开始,之后我确实开启幸运模式了,之后就没有人退我稿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