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却不能等同于儒家文化。“礼义廉耻”并不是儒家专利,被称为法家先驱的管仲还称“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他比孔子年长一百七十余岁。“贤能政治”也非儒家独倡,孔子说“政在选臣”,墨子说“尚贤者,政之本”,他们都很重视选贤任能。墨子“尚贤”,能上能下,“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意思至今依然相当鲜活。墨子“尚贤”,唯贤是举,不论贵贱、远近与亲疏,又与儒家之“亲亲”有别。“百家争鸣”之百家,大致都在传统文化中留下自己的痕迹。而且,传统文化也不能一概而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没有错的。 春秋战国时代是“百家争鸣”时代。在那个时代,与孔子以及儒家学说唱个反调,并不需要冒多大的风险,连“以杖荷蓧”的“丈人”也可菲薄孔子,说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郑人说孔子“累累若丧家之狗”,还得到孔子本人的认可,连称“然哉,然哉”。孔子之后的两三百年中,儒家学说虽是显学,却也只是“百家”中的一家,《墨子》《庄子》《韩非子》都有非孔非儒之言。在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提出“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之后,孔子之言方才成为“圣人”之言,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方才成为天经地义,“非孔非儒”方才变得艰难起来,以至有性命之忧,将此称之为“独尊儒术”,其实不算为过。魏晋时期的嵇康,就是以“害时乱教”、“非毁典谟”——此“教”当是纲常名教,此“典”则为儒家经典——之罪名,按“齐戮华士,鲁诛少正卯”的古例,被送上断头台的。 因为有着这样的“传统文化”,也就有“反传统”这个特定概念的出现。纵观“独尊儒术”之后的历史,敢于“反传统”的虽如凤毛麟角,却也时有其人。最突出的,除了“非汤、武而薄周、孔”,即“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的嵇康,还有东汉的王充与明代的李贽。王充煌煌大著《论衡》中就有《问孔》一篇,开卷明义,直言“问孔”之正当理由:“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不知“难问”,便不知何者为是,何者为非,亦不知是者何以为是,非者何以为非。王充同时指出了“世儒学者”不知“难问”的学风,“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这种迷信与盲从,更将“贤圣所言”凝结为“古时旧说”。李贽的《题孔子像于芝佛院》,总共274字,却顶得上“皓首穷经”者洋洋数十万言,微言大义,指出“人皆以孔子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只是因为“儒先亿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育之,小子朦聋而听之”,揭穿“万口一词”、“千年一律”的尊孔假象及其造成的世人“虽有目,无所用矣”的可悲结果。李贽正话反说,道出自己对于盲目尊孔的心迹:“余何人也,敢谓有目?亦从众耳。既从众而圣之,亦从众而事之,是故吾从众事孔子于芝佛之院”。从王充到嵇康再到李贽,也有一线相牵一脉相承,可见这种“反传统”也有传统。这是思想敢于突破“古时旧说”之禁锢的传统,也是判别是非“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传统。 百年之前,起始于陈独秀《一九一六年》的新文化运动之“反孔非儒”,是对这种“反传统”之传统的继承和发扬。那时的“反孔非儒”,反的其实不是孔子,而是对于孔子的迷信;非的其实不是儒学,而是对于儒学的独尊;否定的其实也不是孔子的全部学说,而是作为孔教核心的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为实际内容的“三纲主义”。所有这些,都是被“万口一词”与“千年一律”凝结了的禁锢人们思想的“古时旧说”。鲁迅就是在这个背景中投入“反孔”斗争的,而且是“反孔”先哲之中最坚定最持久最深刻最有力的一位。我之所以给“反孔”二字加上引号,因为这种“反孔”具有上述特定的含义。对于作为一个古代学者的孔子本身以及儒家的思想,鲁迅从未一概否定,这是从他有关“反孔”的文章中,完全可以看得出来的。 新文化运动以及五四运动之精神,曾被归纳为“反传统”精神。如今提倡弘扬传统文化,有人就顺水推舟,轻率地称其为“反对传统文化”。鲁迅显然也不能摆脱这样的指责。其实,任何学说,一旦被人独尊,就会自我封闭;一旦被人迷信,就会自我陶醉;一旦被人当做敲门砖,就会走向绝境。这种“传统”,正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认识误区,并非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新文化运动反对的这种传统,当然不是今天要继承并弘扬的传统。新文化运动的“反传统”倒是值得继承和弘扬的传统,这是合乎时代潮流的思想启蒙,也是百年之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不妨用鲁迅的两句话,来提取“反传统”这种传统的精义。一句是借《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说的:叫作“从来如此,就对么?”这是对于“古时旧说”神圣不可侵犯的严正质疑;另一句是“赵太爷说对的,还会错么?他田地就有二百亩!”这是鲁迅在《集外集·通信》复未名先生信中说的“我们的乡下评定是非”常用的标准。对于鲁迅来说,这叫正话反说,可以翻译为“赵太爷说的,就对么?”可以看作对于为“古时旧说”站台的“阔人说”或“权贵说”的质疑。 人类发展是文明的累积。此中有“百家争鸣”时的诸子百家的贡献,也有百年之前“新文化运动”先哲们的贡献。有孔子的贡献,也有鲁迅的贡献。人无完人,他们也都会有说错的话,做错的事;时过境迁,他们也都会有应当适时淡出的东西。我们需要记取的,是他们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我们需要传承的,是他们那种不断求索的精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