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图书推荐 > 人文 >

《向东找太阳》:向这历史的雕像致敬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日报 汪守德 参加讨论

    西路军蒙难的题材曾经成为一时的热门,当历史上黑暗的那一幕被一点点揭露出来时,读者无疑将感到巨大的震惊。人们震惊于在革命的历程中,数万之众的西路军遭致的失败,以及当时盘踞在西北的马匪军令人发指的野蛮与残暴。今天,兰州军区作家张春燕又以一部报告文学《向东找太阳——寻访西路军最后的女战士》(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再度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历史,重现那段过去,审视西路军特别是西路军女战士所遭遇的命运,并在对她们的今昔所做的沉痛而悲悯的叙述中,进行精神的烛照,赞美她们是如何在血污滴落、荆棘遍布的土壤上,开出璀璨夺目的信念之花。
    从古往今来的战争史来看,任何主动或被动介入战火的女性,似乎都要面对和承受更多的苦难与挑战,而一旦战败,其命运往往更加悲怆与凄凉。我不清楚作为女军人的张春燕怎样思考这类问题,又因何种缘由进入这个题材的写作。但我相信她一定是怀着心痛,将笔触对准这些趟过滴血刀锋与凄风苦雨,幸存下来的“西路军最后的女战士”的。这个称谓本身,就让人情不自禁联想起沉痛、苦难等词语。而当作者面对面地、真切地采访这些被风雨重重剥蚀的当事人时,必定更加震撼于曾经的历史细节与场景,必定在内心更加深切地为之战栗与疼痛,并最终以饱蘸温存、愤懑与崇敬的心情将之写出。于是,我们得以走近最后的西路军女战士李文英、刘汉润、陈慧芳、牟炳贞、何元秀、吴清香、王定国……祖国不能忘记的女战士们。
    张春燕分别从每一个女战士当前的生活入手,对其进行至真至诚的书写。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她们的风烛残年,看到她们有着怎样饱经磨难的岩石般的形象、有着怎样阅尽人间沧桑的感喟。作者更将视线投向她们命运多舛的一生,讲述她们有着怎样苦难窘迫的身世,如何投身革命,在解放的路上英姿勃发地前行,怎样怀着理想与热望同旧世界战斗,又是怎样急转直下,遭逢不幸,有如突然跌入几乎万劫不复的深渊。张春燕以闪回式的简练凝重的笔墨,为我们勾勒西路军将士悲壮的牺牲,曾经的女战士落入敌方被杀戮和凌辱,令人扼腕。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一切,而是以直书其事的有力笔触写出来,让人更为真切地看清几乎消失在历史深处的那一刻。
    作者叙写这一切的时候,并没有去追问历史中究竟是谁的过错,而是着力描写女战士们于绝境或逆境中怀有的巨大的精神支撑和坚定的信念。字里行间的作者虽然抱持深挚的同情与怜悯之心,但更对她们怀有无限的敬仰与赞佩之情。全书描写了女战士们落入敌手时如何进行决绝的抗争,光明不灭的内心如何始终向着东方,矢志不渝地寻找组织寻找党。这种坚定不移的意志与信念,支撑着她们始终向往心中的圣地,哪怕路途遥远并危机重重,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同样令人唏嘘和敬佩的,是她们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继续寻找。她们向有关方面写信,或者亲自去寻找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人与证据。令人感动的是,在身份不明的灰暗时刻,作为幸存者的她们,相互之间温暖着、携扶着,度过极其艰难的岁月。在现实的流光之中,她们不再是一名红军的战士,同许许多多女性一样,过上了生儿育女的平凡生活,好像被湮没在普通的人群中。然而,由于身上的“污点”以及无法自证清白的尴尬,她们又每每遭受新的坎坷。女战士们从不放弃心中的信念。终于,经历了所有的风雨之后,在历史的宽容与良知苏醒之后,她们走到了阳光下面。她们因为悲惨的命运、博大的情怀和坚强的意志,而成为苦难、坚韧的战士与母亲的象征。
    读张春燕的《向东找太阳》,可以说有利刃剜心之感,作者能够用心着力地写出这样的作品,令人感佩。她对描写的对象与题材所做的深度采访与体察,在叙事上所持有的勇气和所采取的策略,在书写上所达到的精到深厚的程度,都有颇多可圈可点之处。作品让我们透过这些最后的女战士们的过往与现实,认识到她们对理想与信念的坚守,看到那个时代积蓄在她们身上的精神的力量。作者寻找的,正是她们心中始终不曾熄灭的那盏灯,其光亮可以给我们今天的人们提供巨大而久远的启示。(汪守德)
     《向东找太阳寻找西路军最后的女战士》:张春燕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