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艺苑 >

缅怀漫画大师丁聪——写在丁聪先生百年诞辰纪念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政协报 杨力舟 参加讨论


    
    ▲丁聪
    
    远视眼
    
    “什么时候轮到我们上”
    
    成名之后
    
    没有刺就好了 ▲丁聪漫画作品回顾
    漫画艺术在中国是个新兴的门类。自五四运动之后,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其中讽刺画样式在社会上流行。同时涌现了一批青年才俊投入漫画艺术的创作。尤其在上海等大城市,左翼文艺战线的新兴版画、漫画运动,为反帝、反封建、反独裁的革命斗争发挥了匕首的作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延安等红色根据地和白区的木刻版画和漫画,都为团结人民、打击敌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运动和国际斗争,漫画艺术几乎都是冲锋在前。所以我从20世纪50年代喜爱画画,到投身学习美术时,就被漫画所吸引。儿童时期用粉笔在地上、黑板上画个美国佬什么的,觉得好玩。1957年我考入西安美院附中,又读了西安美院大学本科,近10年的专业训练中,并没有漫画学科,但是中外漫画家的作品仍然吸引着我。苏联的叶菲莫夫、库克雷尼克塞,中国的张乐平、华君武、方成、锺灵、叶浅予、沈同衡、张仃等艺术家配合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而创作的作品发表在报纸刊物、书籍插图等等宣传品上,陪伴着我们的成长,老师并不宣讲漫画的艺术性和画法。但是漫画艺术的特殊魅力和夸张变形的视觉效果、巧妙构思,忍俊不禁而绝妙地表现手法,痛快淋漓丑化敌人的快感,批判的锋芒和辛辣的嘲笑,以及难以言状的趣味吸引我们,影响我们的政治立场和是非观,其艺术之美令我们陶醉其中。欣赏漫画的兴趣几十年来都没消退,这其中对丁聪先生的漫画就有很深的印象。
    后来又阅读了毕克官先生编著的《中国漫画史话》,沈建中先生编著的《抗战漫画》。对丁聪先生在中国漫画史上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认识。所以在内心深处就埋下了敬重他,又想和他亲近的愿望,只是平时没有合适的理由去打扰他。1985年,中国美协在山东济南召开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时,我得到叶浅予先生的引荐,认识了丁聪先生。所以在散会的时候,叶先生说,“你陪同丁聪一块回北京。”坐在火车上无拘无束地聊天,相谈甚欢。这才开始与丁聪先生近距离的接触,丁聪先生笑呵呵的,十分谦和又温润地说,“叶浅予是我父亲的朋友,他比我大9岁。当年在上海,他是我家的常客。论辈分,我应该叫他叔叔,现在成了老朋友。这几十年了,我们处得非常好,可以说无话不谈。”流露出来他对叶先生的敬重和不一般的关系。他的随和亲切的笑容,很快打消了我们在长辈面前的陌生感,他也在欢快声中对自己当下的困境慢慢地道来。他说:“我一辈子爱看书,也爱买书,买画册,我有不少朋友也喜欢给我送书。过去我画漫画多,现在画文学插图多,还要当编辑、画封面、设计版式、画广告等等,但是住房特别小。《人民画报》社分的一间小房子,实在太拥挤……咱们回到北京,路过魏公村,请你顺便到我家看一看,回到部里,能不能给领导反映一下,争取有所改善。”丁聪先生诚恳与信任的言语,使我很受感动。作为晚辈、艺术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完全应该给老艺术家办事,所以我便满口答应,一定先去丁先生的寒舍观光。
    等在屋子门口迎接我们的丁夫人沈俊先生也是笑呵呵的,推开房门欢迎我们进家。环顾四周,眼前的状况确实让我们惊讶。狭长的房间两侧堆满了各种书籍、杂志、画报,靠西边的墙支着一张小桌子,上面俨然堆满了书报、画稿、草图,只有近50公分的一小块毛毡平放着,旁边是丁聪先生画画用的铅笔、毛笔、墨水、尺子、小刀之类的工具。我们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一个著名的大画家的境遇确实比想象得差。但是老两口还是满脸笑容。我深深地佩服丁聪先生的豁达和乐观,他并没有因为条件窘迫而放松自己的艺术创作。也许因为他自1957年后,曾有20年的右派生涯和北大荒经历,早已磨砺了自己的意志。在此时,面对我们想象不出的困顿,他却不曾气馁,不曾消磨了自己的意志,所以也不屑因眼下的这样的状况去叫苦连天。丁聪先生说:“现在能画画就很高兴,很知足了。”所以再发奋努力,咬定青山不动摇,去夺回失去的宝贵年华。夜以继日地犹如小伙子一样的拼命作画。我佩服二老坚强的韧性和刻苦的精神。因此他们夫妇两人总是乐观向上,就在这个寒舍里为公众画出了大量的美术作品,创造了自己艺术生涯中新的高峰,不断地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赢得观众的喜爱。
    回到文化部,我以崇敬的心情向艺术局李刚局长如实写了报告,那时部局领导都在积极地为“文革”中受迫害的知识分子、艺术家落实政策。对此,局领导很快就做了批示和安排,给丁聪先生在中国画研究院(现国家画院)的旁边为艺术家们新建的高知楼落实了四间一套的住房。从此,丁聪先生有了会客室,有了一间画室、卧室、书房。不过到处还是堆满了书籍和画册,连过道都堆满了他自己的出版物。老人家依旧是乐呵呵地说,“我这个人就是爱买书,买画册,这个毛病改不了,等以后我把它们都捐献了。”
    在这里,他创作的劲头更足,很辛苦,但是快乐着。有一度,叶浅予先生也想把房子换到这里,和丁聪先生共度晚年。为此,我积极地和中央民族乐团著名作曲家兼指挥刘文金团长沟通,用叶先生在东总布胡同的住房交换,使叶先生能够和丁聪住在一层楼上。后来因为叶先生亲属不同意,所以没有办成。虽然如此,丁聪先生和叶浅予等老朋友坚持经常聚会。丁聪先生不负改革开放带来的春天般的新时期,才思泉涌,漫画、人像、插图、封面设计、速写、黑白画、水彩画等各种形式的优秀作品,上千幅之多,为自己能为国家多做点事而欣慰。
    时任中国美协领导华君武安排他参加中国漫画家代表团出访日本,代表中国和日本漫画家进行交流,心情愉快。他也十分知足,他说:“你看我还可以代表国家和日本漫画家进行交流。”对于党和政府的各种关怀,只有多出作品,奉献社会以示报恩。
    丁聪先生经历坎坷,却从不诉说自己的不幸,所以至今我都不清楚他为什么在1957年打成右派。倒是在出版物中看到他在北大荒接受改造时画了不少铅笔速写,以地貌风景为主,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在中国美术馆工作,他的自述中只写着“挂画、写标签”。我们逢年过节看望他时,总是兴致勃勃,丝毫没有流露出有什么不满意,或者对自己大材小用的委屈。他不无幽默地对我说,“我叫小丁,因为当初人们叫我父亲老丁。他喜欢交友,家里经常是高朋满座,文艺界的名人聚集,中国漫画会的牌子就挂在我家在上海石库门房子的大门口。所以文艺界、美术界好多人都是我的长辈,我实际上是个小字辈,小人物。新中国成立后,我也经常参加美术界、漫画界的各种会议,为了排座次,据说周总理就想出个按姓氏笔画为序,我姓丁,只有两划,力群也是两划,于是就排在前面,好像我有多了不起似的,名列前茅,其实我就是个小画家,小人物。结果一开会,我的名字打头,主持会的就点名,丁聪你先说,想偷懒还不行。”引得人们开怀大笑。
    丁聪先生十分谦虚,他出身漫画世家,他父亲丁悚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漫画界的长者,“画会的老大”(《中国漫画史话》第48页)。但是父亲并不支持他画画,也没有正儿八经地在上海美专经受过正规训练,完全是自己出于爱好,在大上海临摹了街头许多进口的杂志、广告、漫画、速写、插图之类的印刷品,通过自学走上了画画这条路。当然经常活跃在画坛的许多漫画家对他的影响也是顺理成章的,特别是张光宇先生,也可以说是他的老师,这样他一干就是几十年。虽说如此,纵观他的艺术成就,他从小才华横溢,又勤奋刻苦,他的绘画紧密地与中国的现实结合,为艺术献身的精神笃志不移。他在从事绘画的起步,就受到上海左翼文艺思潮的影响,奠定了他为社会而艺术的人生观。用漫画鞭打丑恶,抨击黑暗。当日本侵略者铁蹄踏向祖国的大地时,他又用画笔投入到抗击日寇的战斗之中,他的作品充满着热血与激情,鲜明的爱国志向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始终是他艺术创作的灵魂。1939年,他创作的素描《难民》,被宋庆龄先生主持的保卫中国同盟作为抗战宣传画发行全世界,而且得到宋庆龄先生的接见与鼓励。画面的四个难民眼光朝着四个不同的方向,表现出极度的惶恐或迷茫,是日寇的侵略造成了千千万万无辜的中国百姓四顾茫然,不知逃往何方。作品朴素的笔法,深刻的内涵,其凝重的气氛和黑暗的背景,衬托出人物形象那无言的愤怒的神情,呈现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思虑,此刻丁聪年仅23岁。
    抗日战争时期丁聪先生创作的许多漫画和反映现实的速写、插图,都以鲜明的立场和犀利的漫画手法,简洁有力的形式,投入战斗的姿态,说明他是在青年时期就展现出一位伟大的爱国者的胸襟和意志,用艺术为人民呐喊的民族气节。在艺术形式上以线描为主,又擅长黑白对比,造型以写实为基础,略有夸张变形,有时也用水彩着色,为普通群众和读者着想,使其乐于接受,喜于欣赏。由于他也擅长速写写生,练就了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洞察力。所以他的绘画作品倾向性很鲜明地站在人民一边。后来又创作了许多反美蒋、反内战、争取民主的讽刺画。在当时的中国,处于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时期,他在时代大潮中为中国新兴漫画的发展和崛起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正如《中国漫画史话》中记载:“三十年代中期的小丁属初出茅庐阶段。但已不断有作品在《时代漫画》等杂志发表,他参加第一届全国漫画展览会的彩色作品《贱价的支配》已颇具水平,受到好评……其个人艺术风格的形成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事了。”所以到1949年之后,他以中国漫画战线的中坚力量参加到新中国的建设之中,已是具有很高知名度的艺术家。
    自1957年之后,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和自己厄运的压力,他的时事漫画、讽刺性漫画创作几乎停顿。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在思想改造和新型文字狱的阴霾中,他画得少了。但是,艺术思维并不消沉,记录生活的速写还在坚持。到了文艺春天来临之后,他便进入到文学名著的书籍插图和名人肖像的创作之中。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出版了40多种画集,其风格独特鲜明,人物形象丰富,以写实为基础,再作变形、夸张提炼,其讽刺意味中又隐喻着幽默诙谐稚拙。在中国工笔线描为主的装饰性手法里,时有黑白明暗对比、西方现代派的元素融入,能看出来,新时期的时代性在他的作品中处处可见。《古趣集》曾有中、英、法、德、日文出版,《今趣集》也有中、英、日文出版,驰名中外实不为过。
    在美术空前快速发展的时期,漫画、连环画、书籍插图、年画等画种,和国、油、版、雕、当代艺术诸类相比,似乎有所萎缩。我拜读了丁聪的大量作品,感佩他对待艺术创作的执着,联想舞台文艺界,号称只有小角色,没有小演员,丁聪先生历来淡泊名利,以切实的小人物安贫乐道,以能为国家画画为自足,创作的多是小幅手绘作品(也有少量的长卷漫画)。但是他的绘画艺术性之高,作品产量之大,表现手法之多样,出版物之丰硕,对社会影响与普及面之宽广,深刻的社会性、哲理性,以小见大、杂而生辉的艺术特性,不愧是20世纪中国美术界、漫画界响当当的大画家、大人物,是载入史册的艺术大师。他的高尚人品,豁达而幽默的品格,积极乐观而热爱生活的高深情怀,紧跟时代脉搏的睿智,不计名利得失的胸怀和宽容气度,都是他的艺术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热爱的根由。我深信,随着历史的检验,丁聪先生的绘画艺术永载史册,永远发出光芒。他的爱国、为民、创新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者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中国美术馆原馆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