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汉语副词"渐"的虚化历程存在两个源头:表"渐进义"的渐1()与表"浸渍义"的渐2(渐)。二者在上古汉语中字体结构相同、音韵相近。字形上,前者在先秦时期发生...
【摘要】完成态助词“得”所出现的语法条件,并不是大多只出现在趋向动词或消极性动词之后,也经常出现于普通动词之后,比如在明初大量出现的“听得”表“听了”而非“听到”...
【摘要】文章调查了聋人手语情态动词的表达,分析了手语情态动词的语法化过程、路径、机制等。发现手语情态动词同时经历了两条手语语法化路径,并伴随语音减省、语义漂白。手...
语言学正在用自己的学科方式关注社会学课题,体现一种独特的人文关怀。互联网时代为活跃的思想、独创性的见解提供了迅速展示和传播的平台,新词新语概括的对象五花八门。目前...
【摘要】文章结合各家韵书及《经典释文》,梳理出“囊”字的音义发展源流,认为“囊”字先后经历了词义构词和变调构词两个阶段。其中,在普通话中读为阳平调[na 35]的,来自于上古平...
【摘要】通过实验对传统的以典型例句呈现目标词汇的教学法和从词的认知理据角度呈现词汇的教学法进行比较后发现:后者更能帮助学生提高词汇学习的效果,因为它更符合人的一般认...
【摘要】虚词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以“固然”“自然”两词为例,对其连词属性的研究辨析“固然”“自然”的异同,从句中分布、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角度进行具体的...
【摘要】现代汉语中,量词"个"具有较强的量名组合功能,是量词系统中与名词搭配范围最广的个体量词。量词的"个化"问题是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对大量语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
【摘要】在常规情形中,位移动词"来"表示动作者向说话人所在位置的方向移动,但在对话语体中位移动词"来"却存在三种类型的非常规分布。从顺应论的视角看,这些非常规用法的出...
【摘要】本文借鉴词汇类型学的理论框架和已有成果,从定名学、符意学以及词汇和语法互动三个方面,考察汉语“吃”“喝”概念的词汇化和范畴化、“吃”“喝”类动词的多义性及...
【摘要】在认知隐喻及转喻的视角下,以现代汉语语料库、古代汉语语料库、《新华成语大词典》、百度在线查询中有关“石”的表达作为语料,对与石头相关的词语进行定性分析,揭示转...
【摘要】在现代汉语中,相当一部分“是”仍然具有形容词的语法属性,另外还有一部分“是”的语法属性接近于指示代词。作为指示代词的“是”具有非常灵活的回指特征,这些回指...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汉语当中事理关系表达的特点、关系谓词的多功能性以及相关的句法语义现象。事理关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对事理关系的认识具有主观性;语言中对事理关系的表...
“大美”与“最美”完全符合汉语词汇双音步的特点,简洁易记,便于模仿,使用率颇高,并且所承载的内涵极其丰富,有助于在人们记忆中长时间停留。尽管当今流行语不胜枚举,但...
【摘要】汉英语分别有哪些"狗"与"其他动物"存在四个方面:经验基础、形成结构、语义变换和英汉互译策略与等值。"狗"与"其他动物"同现的词语概念?同现的经验基础是什...
北齐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就是说,城门着火,大家用护城河的水救火,水用完了,鱼也干死了。比喻因受牵连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摘要】副词“也”将焦点项置于语用量级的较低点,从而同其他较高量级成员形成对比。在命题用法中,“也”表示量级较低的命题成立,根据语用推理得到全称量化意义,衍生出表...
【摘要】总结分析既往对“可”与“可以”的研究,深入讨论“可”与“可以”两个字在古代和现代的使用情况,从NP+可+介宾短语+VP结构分析“可”与“可以”的发展变化,试着找出“可以...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很是”在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种种表现,指出“很是”是在“很”搭配范围扩大与“是”虚化这二者合力的作用下形成的,具体有“很是。”“很是2”两种...
【摘要】本文利用文献研究、对比研究及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从词形词义的视角对中韩与数字“一”相关的四字成语进行了形态、意义的对比分析,统计出65对同形词、24对异形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