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汇学 >

网络称谓词反映社会现象与心态

http://www.newdu.com 2018-11-13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马玉红 参加讨论

    语言学正在用自己的学科方式关注社会学课题,体现一种独特的人文关怀。互联网时代为活跃的思想、独创性的见解提供了迅速展示和传播的平台,新词新语概括的对象五花八门。目前来看,其对语言系统的影响和作用究竟几何尚不明朗,仍需时间的沉淀和验证,但新词新语中有些类聚范畴极具现象性,称谓词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网络称谓词侧重观照自我
    网路时代的称谓词是对社会中较具标识度个体的群像素描。笔者发现,最近出现的一些网络称谓词在指称面向上开始观照自我。“狗”这个实词正在慢慢虚化为一个准后缀,成为聚焦某类特征的、价值感缺失的男性的自称,如“单身狗”“科研狗”“中年狗”“社会狗”“上班狗”等,作为准后缀的“狗”,词义中的核心义素如“家畜”“公、母性别”被淡化甚至抽离。其实,自称“单身狗”的男人并不是狗,如同自称“老阿姨”“老母亲”的女人其实并不老、自称“小姐姐”的女人也并不小。这类通过附加式构词法生成的称谓词,一般用于自称,其浮现意义与字面意义相疏离,弥散出夸张、谐趣、自嘲甚至自黑等意味,成为理解词义的核心。
    附加式构词法是称谓范畴惯常运用的派生新词的方式,从称谓面向来说,前网络时代的这类派生词大多都是他称,即从我出发,指称一类人(自己也可以是其中一员),如由后缀派生的一系列称谓词:“-族”(追星族、月光族、暴走族、打卡族、本本族、蚁族、狼族、草族)、“-控”(包包控、表情控、颜控)、“-精”(戏精、杠精)、“-癌”(直男癌、直女癌、懒癌)等。近年来接二连三派生出的网络称谓词在词义上频频观照自我面向,用他者视角不断镜像审视自己,力求全方位观照自我在社会中的准确定位,丰富了称谓词的内容。这种新的语言现象值得深思。
    网络称谓词范畴化认知呈现新特点
    网络时代衍生的称谓词在造词模式上并未出离传统,但范畴化认知更加深入细致,呈现新的特点:对社会中的人进行多维度的精细化区分、剥离,因此在概念化过程中所提取、外显的元素五花八门。笔者就一些耳熟能详的称谓词进行了粗浅分析。
    聚焦年龄的称谓词。2018年初,“中年油腻男”这个称谓词一时刷爆朋友圈,有人专门列出了“中年油腻男”的十大标志,紧接着,“油腻”特征有了女性版本。细数,聚焦年龄的称谓词还不少,连“大妈”“大叔”这种如此亲切的面称,都因自动聚焦、凸显了年龄元素而由面称变为背称,特指已到中年、没文化的中年男人、妇女,略带嫌弃意味。其他如“剩女”“老妇女”“中年少女”“广场舞大妈”“小鲜肉”“小奶狗”等,在感情色彩上,或褒或贬,不一而足。
    聚焦性别气质的称谓词。人们将男性具有女性阴柔的气质称为“娘”,“娘炮”就成了对这类男性的贬称,而充满男性气质、甚至大男子主义的男人被称为“直男”;与之相对,继“女汉子”这种对具有男性气质和能力的女性的称谓之后,“爷”作为一个准后缀,作为尊称越来越多地用于事业成功、有一定影响力的女性的姓氏之后,比如“范爷”“戴爷”等。此外,聚焦性别的称谓词还有“妇女之友”,专指与女性关系密切、无话不谈的男性友人;“妈宝男”专指凡事都听妈妈意见、无主见、精神上不独立的男人。此类聚焦性别的还有“迷妹”“森女”“直女”“女神”“男神”“熟女”“轻熟女”“猪猪女孩”等。
    聚焦经济状况、相貌身材、学历的称谓词。一些高能量、简单粗暴、直击内心的三音节形容词并联造词模式迅速风行开来,如“高富帅”“白富美”“矮穷矬”等,这种并联造词模式提取了男女特别是婚恋关系中的男女双方的理想化条件:将男“帅”女“美”变现为身高、财富、肤色等显性直观条件,并联造词时的排序不仅考虑了韵律关系,也做到了逻辑推理上的自洽:男人因为高大、富有所以帅;女人因为肤白、富有所以美。这种忽略人的品性、学识而对人做出的词汇定型,是速食时代部分人的价值观在语言层面的展现。“凤凰男” “孔雀女”等称谓词的出现,均是建立在以经济条件为核心元素的提取模式上。而“土肥圆”“颜值担当”“网红”等称谓词均是聚焦提取了相貌身材。近年来,受学历掺兑、摊薄的困惑,也出现了“小硕” “土博”等的谦称。
    聚焦社会现象的称谓词。针对某种社会现象的称谓词,提取元素五花八门。“广场舞大妈”是对年富力强、每天跳广场舞的退休妇女的称谓,周围居民对其精力旺盛、音乐扰民等颇有怨言,因此“广场舞大妈”浮现复杂的情绪意义。“吃瓜群众”“瓜众”是对帮闲、好看热闹的一类人的称谓。“空巢青年”是与“空巢老人”相对举出现的称谓词,反映了远离家乡、独自在大城市打拼的未婚独居青年的生存现状;“斜杠青年”则是身兼多重身份、职业自主、个性独立有趣青年的称谓,带有阳光乐观、积极向上的意味。其他伴随社会现象出现的一些称谓如“养殖女”“佛系少女”“社会人”等关注的焦点多元,均反映了社会中一些消极的人或事。
    网络称谓词反映身份焦虑
    中国是称谓大国,既有的一些称谓词是基于亲属关系、亲朋邻里关系、性别、年龄、官职、职业等社会基本关系结构的维度而产生的,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叠加的组合性称谓,如“三叔”“赵家嫂子”“张老伯”“老王”“陈书记”“张木匠”“李副乡长”“张总”“赵处(长)”“孙局(长)”等。这些称谓词虽然在客观上对社会阶层进行了区分,但符合传统社会的伦理纲常和礼仪规范,被社会所广泛接受,得到了保留和传承,所以仍然是当今社会称谓词的主流和基础。
    网络时代出现的一些称谓词在词汇化过程中一度打破传统模式,提取并焦点化的元素与传统的称谓词有所不同。称谓词异化发展的背后映射的是经济社会快速变化发展中人们对社会身份的焦虑,比如对老龄化、独生子女问题、安全感和价值感缺失等的焦虑,凸显的是时代洪流中弱势群体的不自信,而语言成为释放高压能量的渠道。
    从他者视角审视自我、不断寻找社会定位,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个体在多变社会中的自利行为,但反映在语言层面,也存在一些隐忧:草率、粗浅认知下的素描式称谓贻害无穷。简单粗暴地标签化社会成员,扁平化个体,过度彰显某些维度,抽空实体的生命性,是一种高能量释放情绪和压力的途径,但这种释放在焦点化一个维度的同时掩盖了个体灵魂丰富和有趣的一面,无形中架空了不同社会成员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灵魂,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