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敬波新著《中国新时期短篇小说论稿》近期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该书通过对新时期短篇小说艺术创新的多方位考察,揭示了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意识之变化的某一侧面以...
唐宋时期是巴蜀文学发展史上的辉煌时期,涌现出了众多作家和名篇作品,该时期的巴蜀文学在外在形态与内在演化上都具有相同规律和特点,呈现出较为相似的总体风貌。 诗文创作繁...
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折期,遇到了许多问题,同时又有新的机遇等待着我们,召唤好的文学作品。 前几天我读到孙绍振先生的一篇文章《学术“哑巴”病为何老治不好》,讲当下的中国文...
文学存在方式研究是1978—2008年30年中国当代文学本体论探索的重要成果之一,它突破了本质论理论取向带来的文学本体论的局限,蕴含着使文学本体论论走向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理论生...
纵观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雅与俗的分合、易变一直贯穿其中,在不同时代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艺景观。“雅”即高雅,用来形容文艺作品的格调之高,或优美,或崇高,或俊逸...
中国古典文论从来不乏原创性观念与概念。“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象外之象”所体现的种种审美观念既直观又思辨,既感性又玄妙。再者,雄浑、冲淡、流动、含蓄、纤秾、...
作者简介:赵利民,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马克思、恩格斯对民间文学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马克思在青年时期曾将精心挑选的民间爱情诗歌抄写下来送给热恋着的燕妮,并多次谈到...
我们的文艺理论只能从我国当今社会的现实需要出发,反映我们的时代精神,在既能体现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又能显现我们民族文化精神的文学艺术观念方面去努力,才会有长足进步,...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规模引进的西方文论,冲击了我国文学理论机械唯物论和狭隘功利论的封闭性,僵化的文学理论获得新的生机,呈现出兴旺的局面,其业绩无疑将在中国文学理论...
严肃文学总是先为生活去魅,去掉那些通俗文学造成的肤浅庸俗的魅,然后再为生活赋魅。而真正的生活图景告诉我们在这些整数之间还有无限的小数和无理数,而更好的文学,也就是...
“王德威和史书美的“华语语系文学”论说,这两派看似有种种不同,本质上都是对于汉语文学正在以语别文学的形态实现国际化传播和国际化存在这一客观事实的即时共感和理念反应...
罗曼·罗兰提出了一种真正意义上而不是肤浅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对生活的乐观与积极态度:庸人能够接受浅薄的欢欣与泡沫般的繁荣,却不敢面对生活中那些惨淡的真相,或者在一旦...
6月6日晚19:00,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620报告厅。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郭洪雷娓娓讲述《“道具树”下的汪曾祺》,吸引了在场的观众。与此同时,本场讲座的在线收看人数达到...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学说遭到种种质疑的时刻,伊格尔顿始终站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的立场上维护着它的纯粹性和必要性。伊格尔顿始终坚守着马克思的革命设想,期待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
文艺批评家应以公共利益作为评价文艺的价值底线,就美、艺术等基本问题达成一系列谅解和共识,进而就文艺现象作出权衡、评判和对话。 随着现代性因素在我国不断生长,社会、市...
将文学话语看作一种言语行为,是近年来文学话语研究中的一个新观点。《文学评论》2017年02期发表王汶成文章《作为言语行为的文学话语》。作者认为应该从文学交际的宏观视野中审...
文学理论是从理论的高度阐发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的学科。它探讨关于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方法,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当前,如何构建中国文...
摘 要: 当代西方人文学界倾向于将科学“真理”理解为人为建构的“意见”。通过对“索卡尔事件”中后现代人文学者和科学家展开“科学大战”的原因的揭示,可以发现这种反科学...
21世纪初以来,美国文学批评家希利斯·米勒提出的“文学终结论”引起中国文艺理论界激烈争论。如今,这一论争已持续十余年,加之文学日益受到图像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冲击,对这一争...
明代叶盛《水东日记》 资料图片 受“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思想、近代文学观念转变、古代文学学科建设及文学史编撰等多重影响,白话小说于中国文学史的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