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高雅文艺生命力经久不衰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社会科学网 王园园 参加讨论


    纵观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雅与俗的分合、易变一直贯穿其中,在不同时代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艺景观。“雅”即高雅,用来形容文艺作品的格调之高,或优美,或崇高,或俊逸,或灵动,是对作品深刻的思想性及较高的艺术性的肯定。而“俗”则取通俗之意,与高雅相对应,指作品通俗易懂,贴近现实,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能够满足广大群众的欣赏趣味。但是,当通俗文艺放弃精神追求,迎合低级趣味,逐渐走向低俗、媚俗、恶俗时,则成为了低俗文艺,会给欣赏者造成无形的伤害。高雅文艺作为一种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的艺术形式,对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及精神世界的升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与通俗文艺的分合易变、相互交织中,高雅文艺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并不断向前发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感官享乐、厌弃深度思考、漠视精神修养,通俗化、娱乐化、快餐式的通俗文艺迎合了人们宣泄压力的需求,自然受到许多人追捧。而高雅文艺旨在提高观者的审美情趣、涤荡心灵、启迪人生,在其独特的审美之下有着深刻的情感意蕴和超拔的人格境界,包蕴着对社会、人生乃至生命的思考,往往需要人们深度挖掘才能得其精神真谛。这种思想内蕴的距离感和沉重感并不能快速给人们带来感官的快适和欲望的宣泄,相较于当下通俗文艺甚至是低俗文艺更能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而言,高雅文艺不断被“边缘化”,似乎也有其必然,此其一。
    在市场经济影响下,消费文化迅速崛起,经济利益成为考量文艺作品价值的重要因素。通俗文艺广受欢迎,在运作机制、资本投入方面,都是高雅文艺难以抗衡的。如今大众文化兴起,不仅普通民众纷纷投入到通俗文艺的队伍中来,一些从事高雅文艺创作的人也顺势转向通俗文艺,使通俗文艺达到空前繁荣的发展状态。而高雅文艺对受众群体有着更高的要求,没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难以品味高雅文艺的美感,难以体会其深刻的精神内质,因此,高雅文艺的受众面就要狭窄很多。缺少市场就意味着难以获得更多的利益,高雅文艺自然没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其二。
    高雅文艺在通俗文艺的冲击下逐渐门庭冷落,但即便如此,高雅文艺也不愿迁就大众低俗的审美取向和娱乐化的文艺需求,而宁可孤芳自赏,幽居于象牙塔中。高雅文艺的创作者一直自觉以提升民众文化品质、提高民族整体素养为己任,专注于精品的创作,而对当下异常繁荣的通俗文艺,尤其是为娱乐、为欲望而艺术的低俗文艺不屑一顾。当然,高雅文艺自身并非没有问题,部分文艺作品故作高深,空洞而又艰涩,空有高雅的艺术形式,却缺乏富有现实气息的生活内容。要知道,无论雅俗,文艺都来源于生活,脱离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感情的抒发变成了无病呻吟,社会理想的倡导也就失去了令人信服的根基。高雅文艺维护其领地固然重要,但是不谙世事、空谈高雅,反而被“高雅”所累,此其三。
    千百年来,高雅文艺一直担负着铸造灵魂的使命,尽管今天处于一种尴尬或被边缘化的境地,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当代丧失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当下许多作品娱乐至上、缺乏道德底线,带给观众片刻的放松使其放声大笑之后,只有心灵的空虚、思想的荒芜和精神的无所依托。通俗文艺前所未有的繁荣与人们心灵世界的空虚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反差让我们看到,高雅文艺不会走向消亡,相反它已经有了新的发展契机与即将繁荣的市场。然而,在新的环境下,高雅文艺要想走出困境,“飞入寻常百姓家”,却又并非易事,笔者在此提出几点浅显的建议。
    首先,高雅文艺的创作与发展必须始终立足于现实生活,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进程,主动引领文艺时代内涵的演变。高雅文艺虽然不像通俗文艺那般直观地反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不能缺失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观照和充分把握。高雅文艺工作者要走进人民的生活中去,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基础上锤炼高雅的艺术形式与审美品格,通过既具艺术性又富有时代内涵的作品引导文艺界转变其低俗化的发展趋势,进而倡导社会整体的文艺价值取向。
    其次,高雅文艺对观众审美水平的要求高于通俗文艺,要实现高雅文艺的普及,不仅需要高雅文艺以开放的姿态面对众人,更需要普遍提高民众的艺术素养。让高雅文艺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民间,给人们更多欣赏和亲身实践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的文艺素养和审美水平,才能扩大高雅文艺的受众群体。
    再次,在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下,不能任由经济利益左右文艺的发展。高雅文艺受到趋利主义的影响不断被边缘化,这就需要将宏观的文化政策落到实处,帮助高雅文艺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之中。文化艺术产业和相关文化管理部门应同艺术家相互配合,给予高雅文艺一定的技术、经济、政策等方面的扶持,为高雅文艺的发展和传播减少阻力。新媒体同样也可为高雅文艺的推广起到重要作用,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大力推广高雅文艺,使高雅文艺走出象牙塔,在广泛传播的过程中,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