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 [当代文学] 文学创作要有时代关怀 2017-10-29

    很大程度上说,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是现实生活的形象表达,因此它毫无疑问要关乎当下。尽管这是个貌似“古老”的说法,但好像人们已经淡忘了许久,本应不成问题的反倒成了...

  • [当代文学] 留点有意义的给孩子 2017-10-29

    《国运1909》概要: 1909年是宣统元年,大清国进入覆亡倒计时——这是我们的历史记忆和第一判断。这一年究竟有什么好说的呢?雪珥抓住了“改革突围”这个敏感词句:“时至1909年,...

  • [当代文学] 中国的精英要站直 2017-10-29

    2010年新年伊始,书市上出现了两本令人眸子一亮的好书,一本是韩毓海的《五百年来谁著史》,另一本就是摩罗的《中国站起来》。这两本书都是针对当下中国的许多困惑而写的,把这...

  • [当代文学] 探险者的文化还原 2017-10-29

    早年读美国史学家丹尼尔·J·布尔斯廷的“人类文明史”三部曲时,已在国内“寻根热”消散之后。记得那时,风生水起的四川民间诗歌运动中,也有几位高举“现代史诗写作”大纛的...

  • [当代文学] 在伤痛中承担意义 2017-10-29

    过去十年间,“80后”作品显露出来的对意义的消费,已经构成一种时尚的文化现象。既然上世纪90年代以后,文坛皆耻谈意义,“80后”也便随着潮流一个一个争相往琐屑的路数上靠。...

  • [当代文学] 《中国站起来》的敌意和荒唐 2017-10-29

    摩罗的新书《中国站起来》引来媒体热议。我看到这本书很是诧异,这是摩罗的书吗? 2009年圣诞节后,本来就有失语的感觉,看到摩罗《中国站起来》这本书,更让我感到了一些悲凉...

  • [当代文学] 熟悉而陌生之作 2017-10-29

    读到诗人黄亚洲的抒情诗集《父亲,父亲》,第一印象是:既熟悉又陌生,如同遇到了一位多年未遇的老友,又仿佛是刚刚结识了一位新知,颇感兴奋,不能自已。 说熟悉,那是因为诗...

  • [当代文学] 政治抒情诗的艺术境界 2017-10-29

    社会政治抒情诗,不仅指直接表现对政治生活感受的诗,也包括以政治为背景和灵魂简洁地表现了人们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感受的诗,其含义比狭义的政治抒情诗更宽广。在当今,人的...

  • [当代文学] 芳香来自生活根部 2017-10-29

    诗人王延烈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接连发表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如《父亲》:“洗澡的父亲,爱在村后的小河里/他说那里水清,空气新/后来小河瘦了,只剩一把骨头/父亲那烟斗再...

  • [当代文学] 境界惟高 2017-10-29

    “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关键词,几乎随时会碰到。以前读书时经常会读到“境界”这个词汇,但其实自己并没有细想过。这些年因个人原因,格外地关注起有关精神、价值、...

  • [当代文学] 抢救我们的文学记忆 2017-10-29

    文学记忆是有力量的文学馈赠给文学阅读者的珍贵精神收藏。初始的文学记忆,可以是从文学佳句或文学细节开始的,但成熟起来的文学记忆,总要“结晶”于各类文学形象。饱满的文...

  • [当代文学] 与生命碰杯 2017-10-29

    陈河《我是一只小小鸟》,《收获》 2010 年第1期 与以往的作品相比,海外作家陈河的新作《我是一只小小鸟》算得上是一篇比较简单又单纯的小说。简单是因为以往庞大的关于海外文...

  • [当代文学] 读《世道》说人心 2017-10-29

    乍一看,《世道》(千夫长著)对于学院知识分子来说,当属休闲翻阅的“小书”,是茶余饭后甚至如作者所说的供人们上厕所时随便浏览的文字。这么说,主要是《世道》的编排和文章...

  • [当代文学] 经典阅读的不可替代性 2017-10-29

    自从人类有自觉的文化意识起,即以多种形式创造着丰富的文化、文化传播方式及接受途径。如:口头交流、雕刻、歌唱(音乐)、舞蹈、绘画、表演、文字传播等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和...

  • [当代文学] 换活法但绝不换境界——评陆令寿的散文集《换一种活法》 2017-10-29

    以近年的经验,能够读到的书无非这样几种类型:一种是作者攥着拳头、跺着脚写出来的,似乎非要把自己的思想塞给你;再有一类是作者皱着眉头、愁肠百结地写出来的,生怕你觉得...

  • [当代文学] 个性还原与立场中立 2017-10-29

    文学评论从思维的认识程序和功能上说,是在阐释和评价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一种个性还原,是用“理性掩盖下的感性”还原“感性掩盖下的理性”,即用评论还原作品。当然这种...

  • [当代文学] 时代挑战与文化选择 2017-10-29

    在我们讨论为什么要阅读经典时,首先要讨论这个问题的前提,人们为什么不阅读经典了。当我们议论经典阅读这个问题时,说明经典阅读这个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已经出现了问题。...

  • [当代文学] 艺术的极致 2017-10-29

    在茫茫一片的寻常生活中燃起个性的火花,是许多作家努力的目标。 作家陈希我的《我们的骨》的故事是由寻常生活中寻常人物的一个寻常愿望引起的。一对上了点岁数的知识分子,过...

  • [当代文学] 《诗歌中的理性与非理性问题》浅议 2017-10-29

    如何在诗歌写作中不让理性担当的社会责任偏斜,诗人特有的独立审美,诗性维度抒发的意境与特质的语言所构成的诗歌,不至于因缺少理性而乱马迎花,也不因抛弃非理性而山枯水涸...

  • [当代文学] 作家对民间记忆应保持清醒的警惕 2017-10-29

    刘川鄂在《南方文坛》2010年第1期上发表《“除渣”与“去蔽”——关于文学与民间记忆的思考》一文认为,文坛兴起汉语写作热、方言写作热、地域写作热和“中国经验”热,包括诗...

  • 首页
  • 上一页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下一页
  • 末页
  • 2084157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