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探险者的文化还原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蒋蓝 参加讨论

    早年读美国史学家丹尼尔·J·布尔斯廷的“人类文明史”三部曲时,已在国内“寻根热”消散之后。记得那时,风生水起的四川民间诗歌运动中,也有几位高举“现代史诗写作”大纛的诗人。黎正光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我看来,他是中国诗人中难得的一个把“现代史诗写作”理念贯注到21世纪的诗人。他背对着喧嚣的文坛,显得有些落落寡合,形单只影。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他用背影告诉我们他的沉默,在20年之后,他拿出了80万字的历史小说《仓颉密码》,亮出了他沉默的底牌。
    无论是自然探索者,还是精神的历险者,在布尔斯廷厘定的三个探索时代里,我发现黎正光是难以归类的。他在从事自然地理探索的同时,那种被旷野里的大悲悯所激发起来的文化好奇心,也展开了自己的言路。在这部 “长篇历史小说”题材的鸿篇巨制当中,探索者思维罗盘的指针,不仅仅是晃动于人类学、文字学、文化学、哲学之间,他更深入到远古的民俗、地理、伦理学、动植物分布、岩画、雕刻、陶器等等领域,让那些疑云密布的神话传说、语焉不详的史籍记载、支离破碎的考古发现,逐渐在他笔下得到了一种落地还原。围绕汉字逐步成型的核心,使那些奔走的身影在篝火的衬映下,在泥与火的辩证中得到了一种伟大的烧制与确定,文化史的疆域由此获到了前所未有的诗意化还原。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黎正光的《仓颉密码》不但还原了一个诗人的“史诗之梦”,也试图还原汉文化肇始阶段的“道”与“器”。 上帝的归于上帝,恺撒的归于恺撒。而缠绕在仓颉身上的几条感情纽带,则成为了支撑文化得以演进的感情动力学。
    我觉得,体制模式的中国文化解释学体系的根本缺陷,在于文化的非文化化,即文化的异化、非人化倾向、实证化倾向和意识形态化倾向。文化被“劝化”,穿上了中山服,表现为道貌岸然和沐猴而冠。文化的异化使文化本性的恢复,即文化还原变得尤为必要。黎正光的出现,《仓颉密码》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汉文化的还原,就是向着以人的价值、意义世界的主题的还原,向人文世界的文化视阈的还原,以及反思的文化功能的还原?而这种还原,至少黎正光做出了富有深意的探索,这是值得肯定的。
    从文本角度而言,《仓颉密码》一反如今历史小说“纯演义化”的故事老调——作者没有反感故事,而是用诗人特有的感觉弧度,逐渐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极具个人化的诗意视阈,试读一段:“时辰的花朵,被夜的纤手举向黎明。极度困倦的仓颉,终于在启明星的注视下睡去。东方天际,宛若一只巨大的慢慢开启的蚌壳,透出一丝曙色。熹微的晨光中,远处地平线显露出黑紫色的山的剪影。吃饱夜草的白马和黄马,此刻却低头静立在黎明的晨风里,仿佛在聆听草原的心跳……”他小说中的诗意化创造并非是对诗歌语言的简单移植,而把这种移植融化在小说独具的叙事语境之中。
    这让我联想起西方文论家韦勒克的论述:“伟大的小说家们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人们可以从中看出这一世界和经验世界的部分重合,但是从它的自我连贯的可理解性来说,它又是一个与经验世界不同的独特的世界。”黎正光宏观着眼,微观落笔,用取自大地的诗篇,映现着历史的风貌,呈现出历史转弯的轨迹。而这部小说最深刻的艺术魅力,还在于它又能超越具象,出乎其中,传递出丰富的审美内涵及深刻的哲理思考。在这个意义上,《仓颉密码》的确又不是为浮躁的文学阅读准备的,它期待的读者,一定是那种能够安静下来的人。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01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01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