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潘小平:草色深浅杨柳岸——与潘小平谈女性问题 2017-10-14
阎红:《新安晚报》记者,作家。文能写作,武能带伢,外表简单,内心复杂。著有《误读红楼》《她们谋生亦谋爱》《哪一种爱不千疮百孔》《诗经往事》四部。 潘小平:安徽蚌埠人...
[访谈] 我做梦都在写小说——高楼大厦访谈录 2017-10-14
对 话 人: 高楼大厦(曹毅) 网络作家 周志雄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江秀廷等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2014级研究生 李婷婷等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汉语言文学卓越班学生...
[访谈] 熊育群:我骨子里的文化“酵母”一直没有离开过 2017-10-14
2016年,熊育群呕心沥血十几年创作出有关抗日战争的长篇小说《己卯年雨雪》,小说甫一问世就引发了大量关注,专题报道见诸各国报端。这部长篇突破了当前普遍的关于战争的认知,...
[访谈] 对话祝勇:“我写的不是传记,是心灵史” 2017-10-14
他十年寻踪心灵史 故宫觅得苏东坡 《故宫的隐秘角落》 《盛世的疼痛》 《在故宫寻找苏东坡》。 人物档案 祝勇 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已出版作品五百余万...
[访谈] 黄德海:我所关注的是人心与人生 2017-10-14
黄德海是个读书人。这也许是所有熟悉他的人对他的评价。好读、敏思、勤于笔,对黄德海来说,看书是一件与漫漫人生浑然天成的趣事,而将那些看过之后萦绕在脑海挥之不去的想法...
[访谈] “城市诗”:作为类型和全新诗意衍生现象的结合——关于中国城市诗和城市诗 2017-10-14
许道军: 从丛林/穴居、乡村居住到城市居住,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划时代的转折,新的生活形态逐渐形成,而对于新的生活形态的感知也在发生变化。表现这个正在变化的现实并采...
[访谈] 高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 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部队作家畅谈军事文学创作 2017-10-14
1927年8月1日,我们的人民军队从南昌城出发,筚路蓝缕,风雨兼程,至今已经走过了90年漫漫征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统筹军队革命化、现代化...
[访谈] 军事题材影视创作一线“老兵”的自我修养——专访军旅作家、编剧周振天 2017-10-14
三十九载戎装岁月,三十九部影视作品,纵观军旅作家、编剧周振天的创作生涯,大致因创作题材的不同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即当代军旅题材,如电视剧《潮起潮落》《驱逐舰舰长》...
[访谈] 桫椤对话孟昭旺:影子投射在地上,但已面目全非 2017-10-14
孟昭旺: 青年小说家,“80后”,在《青年文学》《长城》《青春》《西湖》等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20余万字。短篇小说《去上庄》入选“2013年河北小说排行榜”。出版小说集《春风理...
[访谈] 李鸣生:报告文学是一种有历史使命感的文学是文学,又是国志,亦是民族史诗 2017-10-14
《李鸣生文集》(20卷),李鸣生著,天地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698.00元 报告文学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体,其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有社会担当、有历史使命感的文学。 李鸣生是当代中国...
[访谈] 翻译官庄立川:机器无法传递口译员的情感细节 2017-10-14
在外人眼里,出没于高端会议和重大场合的翻译官,无疑是光鲜靓丽的。然而,魔鬼式的同声传译训练、变幻莫测的工作环境、高强度的工作带来的压力……每一位行业资深“翻译官”...
[访谈] 宁肯:为中关村作传,留下中国改革的缩影 2017-10-14
宁肯 1959年生于北京,第二届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奖获得者。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诗歌作品。代表作长篇小说《蒙面之城》2000年获“全球中文网络最佳...
[访谈] 韩少功:要有现场还原、心智对接的本事 2017-10-14
碎片信息时代如何阅读经典? 韩少功:要有现场还原、心智对接的本事 韩少功 人物档案 韩少功,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西望茅草地》《归去来》等,中篇小说《爸爸爸》...
[访谈] 《陆战之魂》:部队的灵魂,是一种无穷的力量 2017-10-14
“对于更多战士来说,他们之所以能熬过来那么多苦难就是六个字:图生存、求解放。这些人和真正有信仰的领导人结合在一起,就凝聚起这样一支队伍,就有了习总书记说的“铁的意...
[访谈] 跨界学习者李淼 2017-10-14
李淼,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这位物理学家、科普作家、诗人,在最新的一段自我介绍中又给自己新增了一个身份——跨界学习者。 “跨界”是时下一个特别流行的词。...
[访谈] 专访《我们的孩子》译者:美国梦破碎是因为机会平等已不存在 2017-10-14
今年5月,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帕特南的著作《我们的孩子》中文版上市。帕特南历时数年,带领他的研究团队追踪访问了美国各地107位年轻人与他们的家庭,...
[访谈] 马平:我的乡愁,我的语文 2017-10-14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沉浸在家乡熟悉而又陌生的气息里,就像在做一个长长的梦 嘉宾 马平,1962年生于四川苍溪。现供职于四川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小说集《热爱月亮》《小...
[访谈] 李鸣生:讲真话是文学最大的价值所在也是出路所在 2017-10-14
27年前,国人的航天意识整体上还比较薄弱,是李鸣生最早提出了“航天文学”的概念。三十多年来,作为从发射场走出来的作家,李鸣生填补文学空白,秉持着对科技知识分子价值的...
[访谈] 艾伟:探询人性的深度——与周新民对话 2017-10-14
艾 伟 周新民:艾伟老师,您好!您的出生地江南,文化底蕴深厚,能谈谈您的家乡么? 艾 伟: 我出生在浙江上虞的农村,属于绍兴地区。我家乡就在曹娥江边上,江面宽阔。我老家...
[访谈] 专访《字花》创办人邓小桦:十年来,香港对文学更加尊重了 2017-10-14
2006年,一本在发刊词中称自己为 “不可能的”文学杂志《字花》在香港诞生,去年过了它的十岁生日。最初看似不可能的运作模式让一本当初算另类的文学杂志今天仍活跃在香港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