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 [访谈] 芒克:生活再艰苦、现实再困难都不会影响我内心的美好 2017-10-17

    作者:傅小平 采访者:傅小平 受访者:芒克 你只要是写了值得留存的诗歌,它就会留下来 记者:在我印象中,你几年前参加过一次题为“诗人画派”的群展,那是一次当代诗人画家的...

  • [访谈] 阿来:中国人缺的不是信仰 而是基本的道德 2017-10-17

    采访者: 贾嘉 受访者:阿来 阿来的报告文学《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是作者十几次深入藏地、翻阅数百万字史料、积五年之力的力作,瞻对在藏语里为“铁疙瘩”之意,...

  • [访谈] 对中国文学的熟悉与陌生 2017-10-17

    中国文学在韩国人眼中,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感觉:一种是很熟悉,另一种是有点陌生。具体而言,中国古典文学让我们感到很熟悉、很亲密,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让很多韩国人还是感到...

  • [访谈] 二月河:一部《红楼梦》反映一个家族的腐败 2017-10-17

    阅读提示: ■曹雪芹诞生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是学术界的一种说法。从去年开始,“2015年曹雪芹诞辰300周年系列活动”就在北京等地逐渐拉开帷幕。 ■我总是把《红楼梦》作为一个...

  • [访谈] 余华:他们的孤独我们比不了 2017-10-17

    作者:冯楠 采访者:冯楠 受访者:余华 作为在文学与现实中呼喊十年的阶段性回望与总结,昨天,著名作家余华的十年杂文《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首度集结出版。十年间足迹遍...

  • [访谈] 毕淑敏:语文教学不应以培养作家为前提 2017-10-17

    采访者:春妮 受访者:毕淑敏 12月7日,由搜狐网、搜狐教育主办的“聚教未来:人文与科技“年度盛典在北京举行,著名作家毕淑敏在在《重拾汉语——寻找失落的传统精髓》论坛中...

  • [访谈] 余华:我在寻求治疗 因为我是一个病人 2017-10-17

    在余华的记忆里,从写作到出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时,余华还在海盐,一边做牙医,一边写作,投出去的稿件几乎都被退了回来。寄信用的是大牛皮信封,余华就把牛皮纸翻过来,...

  • [访谈] 专访狄青:尊重文学 别具一格 2017-10-17

    作者:晁丹 吴宏 采访者:晁丹 吴宏 受访者:狄青 主持人:各位北方网的网友大家好,我是主持人辛贺,我们本期节目邀请到的嘉宾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 [访谈] 植根泥土的“鬼才”作家贾平凹 2017-10-17

    从40年前带着“土地味儿”步入文坛,到今天成为作品等身、个性独具,被冠以“关中大鬼”、“鬼才”美名的著名作家,贾平凹一直深深植根于那片带给他无限灵感的秦川大地,关注...

  • [访谈] 郭金牛:写诗这种表达,离我内心更近一步 2017-10-17

    采访者:王日立 受访者:郭金牛 十三楼,防跳网正在封装,这是我的工作 为拿到一天的工钱 用力沿顺时针方向,将一颗螺丝逐步固紧,它在暗中挣扎和反抗 我越用力,危险越大 米,...

  • [访谈] 埋头“堆堡垒” 挺胸“举红旗”——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沈杏培 2017-10-17

    “我们班很多同学给他打电话,他都耐心释疑解惑,有些同学因学年论文的导师是他而庆幸不已。”采访中,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一名学生对记者说。而这位学生口中的“他”便是南...

  • [访谈] 毕飞宇:小说家生涯的精神成长史 2017-10-17

    作者:李苑 采访者: 张莉 受访者:毕飞宇 2015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毕飞宇带来了新书,他与学者张莉的访谈对话录《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以及九卷本的小说集《毕飞宇文集...

  • [访谈] 从高原向高峰的探索与跨越 2017-10-17

    “文学陕军”诗歌创作座谈 从高原向高峰的探索与跨越 陕西有深厚的文学传统,拥有数量颇多的诗歌创作者。陕西诗歌气势沉雄、诗风沉郁,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创造力的中青...

  • [访谈] 蒋方舟:结局写在开头 2017-10-17

    采访者:席郁兰 受访者:蒋方舟 12月23日晚,青年作家蒋方舟在重庆西南大学演讲,这是她“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全国巡讲倒数第二站。讲座中,她抓取身边人的经历,阐述了她...

  • [访谈] 2014年俄语布克奖得主弗拉基米尔·沙洛夫: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2017-10-17

    2014年12月5日,年度“俄语布克奖”揭晓,俄罗斯当代作家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大洛维奇·沙洛夫的书信体小说《返回埃及》荣膺桂冠,该作品同时获得本年度“大学生布克奖”,并被授...

  • [访谈] 文学的使命与国家形象塑造——文艺理论家徐放鸣访谈 2017-10-17

    叶 炜:您在文章中多次阐述“形象诗学”的概念,这与传统的文艺理论里的形象论有何区别?为何要提升为一种诗学? 徐放鸣:中国学术语境里的“形象诗学”是由文艺理论中的传统...

  • [访谈] 冯骥才:一手撑世界,一手写文章 2017-10-17

    昨日冯骥才从天津赶来图书订货会现场并带来六部新书,其中有些书甚至是前天晚上刚从印厂下来的。六部书里不难看出这个“活动家”的责任感,比如他对传统村落保护的调研,对最...

  • [访谈] 张嘉佳:写作归根结底是看天赋 2017-10-17

    作者:沈寅 采访者:沈寅 受访者:张嘉佳 去年中国文坛最红的作家不是韩寒,也不是郭敬明,而是先在微博上积累了人气的张嘉佳。2013 年 11 月,他将微博上连续发表的 33 篇“睡前故...

  • [访谈] 钱理群:为了完善自我的告别 2017-10-17

    12月12日,北大教授钱理群在“‘钱理群作品精编'系列出版座谈会”上向学术界告别。20日下午,钱理群在三联书店以“我与青年”为题再次演讲,向青年告别。钱理群在短时间内的两次...

  • [访谈] 莫迪亚诺访谈录 2017-10-17

    采访者:洛朗斯·利邦 受访者:莫迪亚诺 翻译:李照女 “使人们惊讶的惟一时刻,是在开始阶段。之后,就完结了。有一个时刻是人们永远都无法再寻找到的。促使我写作的,是重新...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