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知,文学青年中有不少诗歌“发烧友”,有的在中小学求学期间就开始“发烧”,背诗、诵诗、写诗,痴迷在诗中。也可以说,不少文学青年正是从诗歌“发烧友”,步入文学殿...
“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这是诸葛亮在《论交》里的名句,为我父亲所钟爱,一直书写不怠。1999年秋天,在我赴京为季羡林先生庆贺“米寿”前,我请父亲为我将这句话题写成一幅贺...
如果不是到了一定年龄,应该很难理解莫迪亚诺笔下对于记忆的描述吧。他在《这样你就不会迷路》中轻盈而又哀恸地写道:“现在和过去混在一起,如此自然,因为现在和过去之间只...
风趣洒脱的东坡居士爱开玩笑。《诗经》云,“善戏谑兮,不为虐兮”。他的开玩笑、逗乐子,不是市井之徒的恶作剧,亦非玷辱人格的占便宜,故谓雅谑。 推崇淡泊养生的苏东坡,常...
在藏书史上,白居易还是和氏璧,鲜有人留意。其实白居易能有今日之声名,除了水平高、数量多、寿命长这些原因外,与其善于藏书也颇有关系。“生前富贵应无分,死后文章合有名...
【编著者言】 詹锳先生1998年逝世,当时给我的感受是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河北大学古代文学学科失去了擎天柱。 记得詹先生带领我们整理完李白全集,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拿到...
阿城的书,须慢读。一手执卷,一手从碟子里拈豆子、瓜籽,咀嚼着,再呷口绿茶,慢慢品咂,各种滋味交互错杂,入口入心,其境妙不可言。 这本《闲话闲说》,讲的是中国世俗与中...
82岁作家王蒙宝刀不老,他的最新中篇作品《女神》亮相于新上市的11月号《人民文学》。不到4万字的篇幅,却在虚实交错中渲染出对前辈片段式的怀想,自如地穿梭于不同的时空;在格...
朗润园公寓坐落在风景旖旎的未名湖畔,1980年6月一个晴朗的下午,我们哲学系77级几位爱好美学的同学来到这里,拜访我们系的教授——美学大家宗白华先生。 宗先生在书房接待了我...
三十年前,我的导师王瑶先生在全国社会科学“七五”规划会议上发言,说他想不明白,为何晚清以降的学者,从王国维、梁启超到胡适、陈寅恪,一直到他们这一辈,总的感觉是学问...
钱钟书(左)与李健吾 钱钟书、杨绛参加李健吾的追悼会 李健吾翻译的《莫里哀喜剧》1982年4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钱钟书为之题签。 1983年8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李健吾文...
桐乡石门镇,缘缘堂。一个初冬的上午。我坐在一楼厅堂的木椅上,等待他们的脚步声在楼梯间响起。 我将手肘支在方桌上,将身体舒展成他穿棉袍时的闲适样子,望见了江南初冬依然...
唐伯虎虽然名气很大,但他死得早,被我擦肩而过了。作为典型魔羯座,平日里我很少有不切实际的乱想,实打实的杂事已经把每个小日子塞满,对,魔羯很忙,脑子不够用了。 不过如...
很偶然地,我忆起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无比惭愧地想:写了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还没有好好写写父亲。开笔有些难,可是在屏幕上敲了几行,手指就快起来,4000多字不怎么费力就...
大学二年级时,我打开了班里的邮箱,收到南京寄来的《少年文艺》,上面刊登了我的小说《马老师喜欢的》。那是星期天的晚上,我返校的时候。拿着刊物,上面有我的小说,那也是...
我从小在北京南城的珠市口四圣庙胡同长大,算是一个老北京人,对北京人的情怀感触特别深。在我看来,老北京人有情有味、有情有义、有情有道,都是“情”字在前。 北京人讲情义...
读萧军先生的作品,时间并不早。可“认识”他,却是在初、高中能读鲁迅著作时就开始了。 上初、高中及下乡插队期间,到手便易,可以公开阅读的有价值文艺作品,是鲁迅著作。至...
郑正铎做学问不为求名、不为逐利,为的是能够使用文化的力量为中华之崛起尽一份力。而这种精神也是今天我们在回顾诸多民国时期的大师时,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点。郑振铎虽然只是...
“徐复先生是章太炎先生与黄侃(季刚)先生的嫡传弟子,是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一代宗师,他生前为继承章黄之学作出了重大的、创造性的贡献,他是我们从事中国传统...
1978年,是我从事儿童文学写作的开篇之年。之前我也写作,写的却是成人文学。 那一年我进入北大中文系读书,那一年也是“文革”噩梦彻底结束、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开始。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