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英美文学] 率性中的执着——重新解读王尔德 2017-10-29

    为着要撰写博士论的缘故,我曾仔细地阅读了有关王尔德的传记、作品、书信和有关他的批评,对他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随着了解的深入,我对这个人物越来越感到着迷。他身上...

  • [明四大奇书研究] 立向斜阳说孔明(陈酿三国之十二) 2017-10-29

    《三国演义》的故事一向有“七实三虚”的说法,就是说大部分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事件,少部分则出于艺术虚构。就拿“七擒七纵”来说吧,这是说诸葛亮南征时七次捉住了当地少数...

  • [明四大奇书研究] 木牛流马话三国(陈酿三国之十一) 2017-10-29

    一提到三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人们最容易想起的恐怕就是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了,因为小说赋于它神秘的色彩,好象是一种无动力的自行机械,这在科学上就像”永动机“一样,自然是不...

  • [英美文学] “波伏瓦及其当代的意义”研讨会举行 2017-10-29

    为了纪念法国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百年诞辰,由南京大学法语系、上海译文出版社与法国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处联合主办的“波伏瓦及其当代的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南京大学举...

  • [英美文学] 法国文学:奥尔罕·帕慕克的呼愁之源 2017-10-29

    土耳其横跨欧亚大陆,兼具欧亚文化的特色,同时也育着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矛盾和冲突。它的首都伊斯坦布尔原是古希腊的殖民城市拜占庭,是世界最古老的明之一。罗马皇帝君士坦丁...

  • [英美文学] 文学翻译道路上的三十年 2017-10-29

    我在大学教“中国翻译史”,讲得最好的或许就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神州大地出现的文学翻译“第五次高潮”。因为我自己就是伴随着这次“高潮”成长起来的文学翻译工作者。三十年...

  • [英美文学] 读金裕贞,想到了钟理和 2017-10-29

    借着第一届中日韩东亚细亚文学论坛的举办,韩国主办方还安排了一项内容,就是三国作家由首尔乘坐“金裕贞文学列车”赴春川市参加纪念韩国著名文学家金裕贞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

  • [明四大奇书研究] 三国的经济战(陈酿三国之十) 2017-10-29

    有一个笑话,说一个人迷上了《三国演义》,成天捧着书看,啥事也不管。一天,老婆对他说:“家里快没粮食了,咋办?”他正看到“群英会蒋干中计”周瑜领着蒋干察看后营粮草一...

  • [英美文学] 恐怖的色彩 ——读斯蒂芬·金的《丽赛的故事》 2017-10-29

    《丽赛的故事》[美]斯蒂芬·金著 张桦邹亚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如果说恐怖也可以用色调描绘,它将是什么色彩? 以惊悚小说长期走红欧美文坛的美国作家斯蒂芬·金,在他的小说...

  • [英美文学] 抹着现代主义口红的侦探小说——读《黑乌鸦》 2017-10-29

    《黑乌鸦》 [英]安·克利芙丝著 姚望译 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 虽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公案小说,但要说在中国最风行的通俗文学形式,大概还要算武侠小说。但在西方,最风行的通俗...

  • [明四大奇书研究] “三分”与三角(陈酿三国之九) 2017-10-29

    三国故事里确实充满着智慧的光芒,如果只有一方有高超的智慧,或许还不明显,如竞争各方都有能人高士,势均力敌,就象看高手奕棋,迭出妙着,险象环生,精采纷呈,才越发能显...

  • [明四大奇书研究] 历史与演义:周瑜的赤壁火攻属于吴人虚构 2017-10-29

    一,“赤壁之战”的历史演变 《三国志演义》以战争描写著称後世。明人评价《三国志演义》,向有“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非俗非虚,易观易入” 的褒誉,清儒章学诚...

  • [明四大奇书研究] “关老爷现象”(陈酿三国之八) 2017-10-29

    还是十几年前,我夤缘在香港游荡了几个月。独步港九,穿街走巷,发现店铺差不多都供着关公的像,心中忽焉一动,觉得这位神道不但经历了“五四”文化选择的巨大冲击,而且眼看...

  • [英美文学] 失败者卡夫卡:目标确有,道路却无 2017-10-29

    7月3日是奥地利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诞辰125周年。假如黄泉有知,这位生前已经“误入世界”的孤独者一定不喜欢逝后哀荣。而在他离世80多年之后,世界各地的卡夫卡迷依...

  • [明四大奇书研究] 既生瑜而何生亮?(陈酿三国之七) 2017-10-29

    《隆中对》是了解诸葛亮和一部《三国演义》的核心关键。这个大策划的第一步就是“跨有荆、益”。荆州当时辖有九郡,包括了今日之两湖全部和两广的北部,无论处于中国腹心的地...

  • [英美文学] “我只是讲出自己的信仰” ——专访德国作家马丁·瓦尔泽 2017-10-29

    歌德学院(中国)院长米歇尔·阿克曼在向中国读者介绍瓦尔泽时,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他出版了22部长篇小说,他得了所有德国有名的文学奖。他除了是伟大的作家,还是我们这个...

  • [英美文学] 克里斯托夫·彼得斯:来自莱茵河畔的作家 2017-10-29

    从造型艺术到文字艺术 1966年,10月11日,克里斯托弗·彼特斯(Christoph Peters)出生在下莱茵河畔的卡尔卡城。他从奥古斯汀教团执行管理委员会主办的主教寄宿制高级中学毕业之后,于...

  • [明四大奇书研究] 鲁智深的家庭 2017-10-29

    《水浒传》作者所着意描写的人物,不过林冲、鲁达(即智深)、武松、李逵数人而已;除了这几个虎虎有生气的英雄外,他若晁盖、宋江、吴用、卢俊义诸大头领却都写得不大动人。 自...

  • [英美文学] 莫言对话瓦尔泽 2017-10-29

    与马丁·瓦尔泽同坐一张长椅上的莫言,不断地举着高脚玻璃杯喝酒,他的身边放着两瓶德国葡萄酒和瓦尔泽的三本汉译版本的书:《批评家之死》、《惊马奔腾》、《菲利普斯堡的婚事...

  • [英美文学] 邂逅特莱津的孩子们——简评《像自由一样美丽》 2017-10-29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伊利·威塞尔在作《大屠杀之后的艺术和文化》演讲之时,曾设问:“艺术和文化将以什么面目来体现当年的集中营和大屠杀?”林达的《像自由一样美丽》用饱含情感...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