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我心目中,洪先生属于那种“大器晚成”的学者。他1961年本科毕业后就留在了北大中文系任教,是资格很老的“老教师”。人们很难意识到,80年代风头很健的“青年学者”如钱理...
千忽兰的诗和散文走出了边地写作的藩篱,她既不是局限在小世界里的矫揉造作,也不是把生命衬托出渺小卑微的浩荡长空,而是在人与人的社交网络中体现独立的个体和人际关系中的...
“非虚构”可以是什么? 自从《人民文学》在2010年开设“非虚构”专栏,“非虚构”的名目开始在文坛名声鹊起。当梁鸿在一种古典的启蒙焦虑甚至绝望的情绪之中记下一个破败空巢...
汤成难的《子弹穿越南方》围绕着雕塑家马格的死亡案件展开,拨开悬疑的迷雾,揭示出的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共同困境。小说通过刑警老于破解案件、救赎自我的过程,意在唤醒隔膜...
读者与文学艺术相遇,“美的条件”“美的质素”在精神心灵化约出“美感”。美学意义的“美感”,指的是“审美愉快(aesthetic pleasure),或称审美感受(aesthetic feeling)”(1),即“发现...
作为方格子的首部长篇小说,《寂静之声》是一部生命之书,它以生命哲学与人本哲学为思想底色,直面个体命运的书写中贯穿着尖锐凌厉之风,而又不乏温暖、善意和慈悲。这部小说...
“大北京”文学: 一幅流动的地形图 今天的北京文学,或者我们更愿意称之为的“大北京”文学,就像是一幅流动的地形图。老辈人常说,北京城是“漂来的”。这里的“漂”字,显...
● 摘 要 1984年杭州会议之后,上海先锋批评群体的文学观和批评观出现了转向,借助结构主义的理论资源,他们建构起了以叙事、语言、想象和个人性为核心的文学性,打破了以题材、...
不同时代,其文学的内容和风格都会不同。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名著《文心雕龙》云:“时运交替,质文代变。”其中“时运交替”一句,说的是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下一句“质文代变”...
在中国,像张平这样在省政府有过实际工作经验的作家较为少见,他的特殊经历为其创作带来某种得天独厚之处,能够展现一般作者难以企及的视野与景观,高屋建瓴、气度不俗。他不...
无论我们甘心与否,生命都是一条单行线。曾经的活泼健壮、爱恨蓬勃,都将被衰老和疾病收编,最终,死亡会将这单向的旅程化为一片黑暗。于是,伍尔夫说:写作就像提着灯笼穿过...
王鼎钧先生的散文成就最高,他的十几部艺术散文,把他的小说、杂文、诗歌、杂文、文艺评论等领域的成就遮盖了。但随着“王鼎钧作文六书”的重磅推出,人们好像突然发现,中文...
【读书者说】 收到刘涛先生寄来的新书,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据我所知,2021年就出版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生活账》一书,适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15年,刘涛在太原南宫旧书...
“70后”诗人白小云的诗选集《白日梦》,收录了作者近年创作的120余首诗歌。诗集中,白小云以画意与诗情互渗的艺术笔调,丈量生活的感受,分享情感的秘密,激活生命的对话。本...
《论王蒙》,王干著,人民出版社,2023年9月 王蒙先生用70年的时间创造了一座辽阔的文学原野,这原野上有森林、草地、河流,还有丰饶的耕地。王干对这片原野崇拜至极,迷恋至极...
新版《程千帆全集》(凤凰出版社)既是迄今为止对程千帆先生著作最为全面、最为精善的汇集整理,也为纪念程先生树立了一块学术史的里程碑。明末清初诗人释函可在他的诗作《雨...
80年代,中国文学的黄金时期,感觉文学就像火车头一般骄傲地带动着时代在奔驰。彼时,正在中文系就读的我沉迷于文学期刊。小小的资料室,每月上架的期刊成了同学们最抢手的精...
主持人:刘家思 对话者:刘勇 过常宝 沈立岩 肖瑞峰 高玉 孙少华 马旭 “没有信念理想,只靠个人恩情的师承关系是不可能长久维持的。尊师崇师是重要的甚至必不可少的学术之途。...
2023年5月26日上午,我国台湾著名作家陈映真夫人陈丽娜女士在与中国现代文学馆签订《陈映真文学资料捐赠协议》后,当场将第一批陈映真文学资料正式捐赠文学馆。这其中包括《忠孝...
“追忆”是诗歌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就曾将“追忆”作为解析中国古典文学的锁钥之一,甚至将其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意象和根本性母题来对待。如是,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