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用学 >

口语中“你”的移指用法及其话语功能的浮现(5)


    代词“你”移指用法的浮现是语言适应交际需要而不断进行自我调适的结果。“你”的指称转移本质上是一种功能游移(functional shifting)现象,其背后必然有着特定的语用驱动和功能制约。 
    三 “你”的语用功能及其成因分析 
     “动态浮现”的语法观明确对立于把语法看成一个固定的共时系统的经典语法观,而主张语法结构是话语力量驱动下不断做出的反应。(参看张伯江,2005)会话中“你”的移指用法正是在互动交际中适应一定的交际需求而产生的,其在会话中的主观性使用无疑有着特定的语用理据和功能需求。研究表明,移指代词“你”在会话中具有“诱使移情”(empathy-recruiting)、“强化立场”(stance-enhancing)和“自我疏离”(self-distancing)三种语用功能⑤。 
    3.1 诱使移情的功能及其成因 
    组织个人讲述的一个潜在压力是需要将讲述的内容同会话参与者的知识和经历系联起来并设法诱引他们的理解、认同或移情(Stirling & Manderson,2011)。移指代词“你”往往被言者用于激活听者的共享知识和情感体验,诱使其主观移情。例如: 
    (7)(谈话者讲述在美国打工的经历) 
    徐小平:……我是1987年到美国去打工的。我到了美国..也不得不..穿上围裙你知道戴着帽子,站那儿卖饭。但是在那个时候为了生存嘛…你想想当然..我心中..啊我没有迷失方向对不对?当老板说给加薪保证∧一辈子做伙计,你知道吧?那有职业的安全性,对不对? 
    听众:@@@@掌声(7秒) 
    徐小平:@@@那∧绝对的安全性,后来我干得很棒,老板∧很喜欢我,也有了团队合作,也有了..∧自主力∧自主权,对吧?想怎么送就怎么送对吧@@@@ 
    听众:@@@(C07) 
    会话中,嘉宾讲述个人曾经在美国的打工经历时,多次使用移指代词“你”替换一人称代词“我”组织话轮。本质上讲,人称的变换即是言者“主观视点”⑥的变换。不难发现,变换前后信息对等,功能上并不对等。言者这种“对可替换的形式做出突出和选择”(参看Hopper,1998)的行为其实是一种言语策略。这里,他试图用移指代词“你”诱使听者移情于自己,并激活其共享知识及情感体验,如“迫于生计的打工经历”及“唯恐失业的心理体验”⑦。“你”的运用使听者产生一种心理误差,仿佛那就是自己的经历,会沉浸其中体验这种经历和感受,这样有利于达到与表述者共鸣的效果。(王红梅,2008) 
    言者在交际中往往将移指代词“你”和话语引导标记搭配使用来提升听者的参与度和移情度。上例中,言者就多次使用“你知道”、“你想想”和“对不对”等具有引导功能的话语标记,诱导听者展开“超前知识匹配”⑧,同时“对于听者的注意力、思路等加以引导和定位,从而说服听者与自己达成意志共同体”(张旺熹、姚京晶,2009)。我们看到,现场观众长达7秒的掌声和笑声本质上作为一种高度支持性言语反馈,表达了他们的主观认同,同时也表明嘉宾的这一言语策略是成功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