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昆阳关》:抒写人情冷暖,展现史识洞见

http://www.newdu.com 2024-01-26 文艺报 王春林 参加讨论

    

虽然说在阅读《昆阳关》之前,我对作者董新铎的情况一无所知,但这部历史长篇小说却仍然引起了我强烈的阅读兴趣。

从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程度来说,《昆阳关》中最核心的人物形象,理应是那位勇于起兵反抗新朝王莽暴政,最终建立了东汉政权的汉光武帝刘秀。与此同时,王莽末年发生于昆阳关的那场昆阳大战,也是决定着王莽新朝生死存亡的一次重要战役。既然如此,那么,在通常意义上的历史小说书写过程中,作家往往就会把刘秀设定为一号人物,同时把昆阳大战设定为最重要的核心事件。但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董新铎所采取的却是多少有点把刘秀和昆阳大战边缘化的创作方式。在一部20万字的长篇小说中,刘秀一直到故事情节已经行进到大约三分之二的地方才登场,进而徐徐拉开昆阳大战的帷幕。

尽管从历史角度来说,刘秀及昆阳大战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地位,但如果仅仅着眼于这部《昆阳关》,那么,从小说创作的角度来说,贯穿始终的主人公只能是那位被命名为凡木的天才商人。也因此,倘若说《昆阳关》的确是一部意在描写呈现汉光武帝刘秀如何取代新朝王莽的历史长篇小说,那么,小说的艺术性首先就表现为董新铎不无大胆地采取一种切入角度颇刁的侧面书写方式,借助商人凡木的曲折人生故事,来折射作品既定的思想主题。

但请注意,关于刘秀其人,作家虽然着墨不多,但其鲜明的性格特征已经跃然纸上。其一,是他的足智多谋与英勇善战。这一点,在那场决定性的昆阳大战中表现得非常突出。若非刘秀主动提议并带领13位猛士突出重围、求得援兵,若非他以极其勇武的姿态,带领数量较之莽军要少得多、对比特别悬殊的援兵,杀退看似强大无比的莽军,那么这场昆阳大战的结局,肯定不会是汉军的胜利。其二,是他的相对善于体恤民情。具体来说,细节有二。一个是凡木的那匹枣红马被汉军强征,身为大将的刘秀,在晓之以大义的同时,补偿给凡木一头小黄牛,并立下字据,强调来日一定会加倍偿还。再一个是李知县撞柱殉难后,如果不是刘秀的允准,其遗体肯定不可能如愿葬到城外。其三,是他懂得韬光养晦,识时务、知进退。这一点集中表现在昆阳大战取胜之后。明明是自己从根本上奠定了这场大战最终胜利的基础,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刘秀谨小慎微,虽厥功至伟,却丝毫不敢邀功,他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更知功高震主之害,众人的眼神他一看便知”。也正因如此,最终的结果才会是:“刘秀的隐忍和养晦之术保了自身。而刘演却因性情耿介,终招杀身之祸。”事实上,也正是凭借自己那善于审时度势的韬光养晦之术,刘秀成就了一番大业,并如愿娶得美人阴丽华,实现了爱情事业双丰收。

其他一些人物形象,比如水生、卉子、芥子、五邑、辛茹、知县、苏婉、姚盖、杨匣等,也都各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但相较而言,小说中读来最令人叹息不已、印象深刻的,恐怕还是主人公凡木。作家虽把他命名为“凡木”,但从其所作所为来看,其人却真正称得上是一位不凡之人。

具体来说,凡木之不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他那似乎与生俱来的天才经商智慧。如果缺少了这一点,那么他的漆器店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拓展业务范围。其二,是他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创业精神,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他第一桶金的获得上。虽然小说一开始,作者就已经营造出了凡木和水生他们主仆身有难言之隐的悬念氛围,但直到作品的结尾处,谜底才被彻底揭开。事实的真相是,当年在遭遇劫难后,凡木和同样幸免于难的水生,在卉子所发现的那册书简的指引下,一道南下蜀地,铤而走险。书简具体内容是:“哀帝元年,巴郡太守赴任荆州,举家乘船,落难崆岭滩,所携财宝皆沉入江底。民间云,西陵峡中行节稠,滩滩皆是鬼见愁。”毫无疑问,正是在书简的导引下,二人不远千里赶到西陵峡,不顾隆冬季节的水寒,潜水寻找并打捞这些财物:“金银财宝和铜钱多是匿身隐秘处,打捞极为费劲。两人不惜身子,忘却性命,忍着刺骨冰寒,忍着酷暑与潮湿,在长江边一待三年。最终如愿以偿,带着诸多财物返回故里。”不管怎么说,正因为有了这笔意外之财作最初的资本,也才有了凡木此后经商事业的日渐腾达。其三,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凡木特别乐于扶危助困的宽厚仁爱与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方面有很多细节值得注意,比如,虽说因触犯了新朝不允许买卖奴婢的政策,凡木被迫将四个从田禾那里“租用”来的奴婢还给田禾,但特别信守承诺的他,后来还是把这些奴婢想办法收拢到自己身边,哪怕付出巨大的代价;面对满大街遭遇天灾人祸的乞讨者,他毅然做出了舍粥赈济的义举。虽然被周边的行商讥之为收买人心,但他丝毫不为所动;在获知知县夫人苏婉自杀身亡的消息后,做出积极努力,千方百计购买棺木,以便让夫人下葬在丈夫李知县的坟墓旁边。最重要的一个细节是,当他得知卉子那个瘫痪在床的老年丈夫杨匣,因家中钱财全被汉军征用,“急在心,不能表,便以泪水宣泄”,以至于“每日里时而啼哭,时而谩骂,闹得卉子生不如死”的状况后,不仅不计前嫌,亲自登门看望,而且在自己都特别困难的情况下,设法凑齐了两万钱送到杨匣府上。

归根结底,这样一部以数千年前的历史为表现对象的长篇小说,在选取恰切角度、从侧面艺术性地还原历史情景的同时,既能真切道出人情冷暖以及隐藏其后的悲悯情怀,也能体现出一种“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深刻史识洞见。

(作者系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