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田耳长篇小说《秘要》:虚构的自证

http://www.newdu.com 2023-09-11 文艺报 李晨玮 参加讨论

    

寻找黑书(是指盗版、私印、换皮、更名的非法印刷图书)界第一缺本《天蚕秘要》,和挖掘作者高沧(黎本忠)背后的层层谜团,构成了《秘要》的两大线索。初看起来,无论是丁占铎追忆阅读武侠书籍的经历,还是其和纪叔棠的疯狂囤书,都难免让读者以为,这仅是一部向曾经那个“武侠热”的年代的致敬之作。可殊不知,在作者沉着温吞的叙述中,诡谲玄奥的江湖风云隐隐出现,看似平静的湖面底下早已暗流涌动。

全书两条线索的交汇点落在一个人身上——香港“俯瞰书店”的万之锋。这个人何其重要?如果没有这个人,小说完全是另一种走向。可偏偏是这样一个关键人物,出场方式却极为草率,竟通过一通电话,主动地找上门来。这样的设置,我们不能单单用小说的偶然与必然来解释,更应该看到这个小小的举动背后蕴藏的机要。万之锋出场时,小说的篇幅已过三分之一,而此后种种事件,均是依托万之锋生长起来。那么,他出场前的这三分之一,注定要承接设置铺垫的任务。此外,《秘要》是一部具备某些特殊性的小说,其一是武侠黑书题材,此前鲜有作家涉足;其二是本书将武侠黑书与军情特务巧妙地交织起来,就使得文本具备一些谍战小说的影子。这就决定了,作者写作的前期要做很多案头工作,并且在写作技法上要比一般的小说更考究。所以我们不妨观察一下,在重要人物出场前,作者在前文做好了哪些准备。首先,丁占铎通过“钓鱼收书”等手段,一步步收集了众多紧俏的黑书,再与纪叔棠强强联手,搞到一份相对权威的书单,在网站上联合书友,逐步确立了博冠楼在黑书收藏界的龙头地位,掌握行业话语权;其次,丁占铎通过纪叔棠,得到黄慎奎的书目,作为黑书第一缺的《天蚕秘要》,出场便自带流量,无人见过其真容,却被排在榜首。丁占铎的诸多困惑,都只得留待后文解答;最后,为搜寻《天蚕秘要》,纪叔棠只身前往福建凌霄,耗时半月,在山洞里挖出海滨出版社的库存……在那个信息还算发达的年代,有人如此高调地在内地搜寻《天蚕秘要》的下落,比他们更想得到该书的万之锋要是还不找上门来,倒显得有点说不过去了。

由此开始,奇诡的黑书江湖才真正露出面目。随着三人调查的深入,高沧的特务身份浮出水面,再加上印刷厂的两次事故,《天蚕秘要》愈加吊人胃口。搜寻过程中,第一缺本时而浮现,时而隐匿,真真假假,始终让世人看不到其真容。根据徐瀚默对高沧的研究,其书中潜藏军情的事实一一得到印证,而最难找的一本,势必隐藏着更大的核心机密。已是垂垂老矣的徐瀚默,心底郁结着如此大的遗憾,身为养子,万之锋费尽气力寻找的这本书,更像是一味治疗养父心病的药。所以,万之锋关注的似乎仅仅是那本封皮上印着“天蚕秘要”这四个字的书而已,至于书中内容,潜藏的机密,是丁纪同盟所孜孜以求的。这也为后文做出解释,当万之锋拿到冒名顶替的《天蚕秘要》,父子二人为何会心照不宣地默认它就是他们苦苦等待的那一本。

故事的转折点由另一关键人物带来——柯燃冰。当然,在小说中,人物干什么事,选择什么路子,动机是最重要的。柯燃冰可不仅是一个黑书收藏家这么简单。在后文中,丁占铎辞职、改写《碧血西风冷》、为众多影子写手揭开面纱、出版丛书……种种大费周章的事件,都得归结在柯燃冰身上。好在一开始,作者便为她注入了足量的动机。在报社起家的她,本就做惯了深度报道,时常要费劲巴力地思考选题。而解密那些武侠小说的影子写手,本就是一块无人关注且极具挖掘深度的优质内容,加之记者身上独有的社会责任心与道义感,她将目光对准当年那帮影子写手,就显得十分合情合理。再者,柯燃冰已进入报社领导阶层,自身财力、话语权、社会关系网,都为此后种种项目的落地实施提供了充分保障。但作者恐怕担心这还不够,又安排一个消失的男友,成为她将想法付诸行动的导火索。在柯姐的带领下,三人的行动稳步开展,为恢复真身的作者出版作品顺理成章地提上日程。面对《碧血西风冷》的烂尾,丁占铎毅然决然地决定辞职改写,除了看中它的市场潜力,更重要的因素或许在于,这似乎唤醒了他潜藏心底的作家梦。与书打了半辈子交道,倒头来竟成了写书人,况且又不是为自己而写,而是为了让影子写手浮出水面,大义凛然地成为了影子的影子,这真是宿命使然。但等全书都修订完成之时,尴尬的境况出现了。丛书先面世的几本反响平平,而倾注如此多的心血完成的《碧血西风冷》就到了骑虎难下的地步。三人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用《碧血西风冷》的书芯,贴上《天蚕秘要》的封皮,移花接木。从情节角度来看,三人的做法既是出于大义,想为徐瀚默治疗心病,同时也不失现实因素,想记录其接过这本书时的表情。从写作者的角度出发,这一设置直接将黄慎奎这一游离于更庞大的那条主线之外的边缘人拢入这场风云变幻之中,实现了两条线索完美且不落俗套的交融,此举实是高妙,作者强大的虚构能力和对情节走向的调控程度令人折服。

小说另一处的设计也颇为精巧。武侠丛书第三辑出版时,为何要将《天蚕秘要》列为第一缺本,需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此时丁占铎则顺理成章成了导演,上演了一出瞒天过海的好戏。众人极力推选黄慎奎的《天蚕秘要》为榜首。且不说黄慎奎本人是否有沽名钓誉之心,就算是虚荣心作祟,也不好大言不惭地将自己的作品排在首位。只能是在一众伎俩之下,来一出“黄袍加身”的戏码,才能既保全黄慎奎的文人风骨,又把《天蚕秘要》缘何成为榜首解释得天衣无缝。

纵观全书,在多个故事板块的连接部分,作者都进行了细致耐心的打磨,整体读上去平滑自然,并无割裂与生涩之感。同样,作者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无论是对黑书印刷质地与排版技艺的描摹,还是对军机、特务等历史符号的呈现,都丝丝入扣地深入生活肌理,编织出一张繁复细密的大网,将近现代历史时间的更迭,两岸三地的空间辗转都悉数网罗其中。作者在自述中说,相较于前几部作品,《秘要》是距离其个人经历最遥远的一次创作。这也意味着,作者需更多地借助虚构的手段,在充满未知的世界中探索。而一场伟大的虚构对创作者而言,也许是赋予他们一双翅膀,使他们在疾驰中既体会到写作上的爽感,又使得笔下的万物有了异于从前的风貌。这个过程中最理想的状态或许是,作者已全然退出文本,故事中的人和物纷纷具备了各自的生长空间,按照既定的逻辑自行演绎,不断为自己区别于现实经验的部分正名。《秘要》妥善地处理了现实与虚构的关系,完善的逻辑架构、充沛的细节支撑、恰到好处的叙事掌控、对人际关系的精准拿捏,使得故事内核在各个角度都趋向饱满,无限度地接近真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