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鬼指根》 《鬼指根》由一些物体来支撑,所有物象在小说中都得到了回应,以质变的形式搭建和联系着时空,异质化能液态随形,异质的物可交融,小说先达意而后臻于化境。 主要物象的异质,如蓝花盘、馅饼。女主人公倪依精心制作的馅饼,用蓝花盘盛好给鲍普送去,当倪依要收回盘子时,却惊然发现鲍普连同盘子一起消失。盘子的消失就像以往倪依和鲍普间模糊的屏风也被撤去,前方空无一人。馅饼不仅是倪依的,还是鲍局的、张居士的,也是志刚妈的,甚至是并没有吃到的黄柏的。馅饼成为一剂引子,见证倪依和鲍普之间的暖昧,见证倪依长久以来对黄柏情感的缺失和付出的不对等。鲍普的失踪砸醒了雾中人,志刚妈的叙述也揭开了一段十多年前的是非恩怨。黄柏终于把一直以来的亏欠——“英雄救美”的荒唐事儿、朋友圈屏蔽倪依的误会——坦白。似乎从前的种种随风而逝,其家庭关系也“命运”般地有了正常的样子,一切惊骇此刻都化作虚妄。 主要人物的异质,如张居士和倪依。两人从遇见开始就暗含玄机。而这一形态其实大部分是通过与倪依间的对话来营造,这种玄之又玄的形象在小说中也更显得真切。张居士本是飘然出尘的先知修士,可倪依的两声“阿姨”又让其染了红尘,令旁观之人唏嘘。其实,小说能在现实常态中表现人物的异质,才从核心上使得小说之所以是小说,而不是生活。 《鬼指根》的魅力之处,是包罗万象物的异质能终达其意,臻于化境后而有其“小说的人”生动其中,于是有人读其禅意,有人体其佛意,有人说其人事。心是什么也许无关紧要,心在哪里就能得其果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