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郎遥远著 《草根,不主义》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9年8月出版 凤凰博报首席观察家郎遥远先生要把博文结集出书,让我写篇卷首书评。我说,呵呵,作为他的挚友和读者,向其他读者写推荐语,可勉力为之,也乐意为之。这事我做过。我朋友寒川子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战国纵横》时,也曾让我写了。我问是否这样子的:《战国纵横》写的不是古代中国,而是当今世相。寒川子似是无意探究人类史上“王霸治乱”循环往复的悲剧根源,而在着意彰显古今天下的普世价值——和解共生。在这里,他赋予由草根人物苏秦倡导笃行“安民之本,在于择交”的合纵国策新的内涵,我以为这就是“停止攻伐,善待他者,真诚和解,普世共生”。郎遥远说,精辟独到,很好。我的书名《草根,不主义》,希望成为2009流行语。这话我信,你看他在凤凰博报信手一挥洒,“博报一郎”的每篇博文访问量都超过20万,在全球华人圈拥有一大批忠实粉丝。我们的江南才子郎遥远,会创造流行语,这似乎非常顺理成章。他说出版社希望《草根,不主义》发行突破10万册,我认为这本书的价值应当再加一个销售100万册!老实说,读完郎遥远《草根,不主义》一书的目录,我已经很羡慕他超强的传播力,他的才气逼人,他的胆略卓越,他的文笔非常犀利。说他是江南才子,毫不夸张。他敏锐地觉察到,草根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昭示着中国社会(系统)的更新换代势在必行,它远离趋于无序化死寂平衡的中心区域,已然是系统(社会)自组织力形成的巨大涨落冲击,这样的自组织力涨落冲击将会从四面八方向系统中心平移、集结、磨合,直至系统(社会)形成新的有序结构亦即新的主流社会,使中国社会重新获得新生。我想,“不主义”,也可以反其意而用之吧。尽管郎遥远认为,主义是福音,也是祸水。不主义,实际也包含着公民意识。随着以“张扬个性、崇尚自由、反对权威、反对专业”为基本精神的个人博客的勃兴,“草根”成为了最受追捧的时尚用词。“草根英雄”像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草根文化”像原上野草一样遍地滋长。“草根旋风”的力量不可抗拒,无论是精英还是大众,都狂热地卷入其中。但是,虽说不主义,却切不可望文生义。我说的是,还有另一个内在领域,即每个人的身心健康、人格成长和社会建设。人还是要一点“ism”的,比如爱因斯坦说的上帝,就是不干预世俗生活的凭个人自己觉悟的上帝,即一种精神价值。比如诚信精神的修持,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富有尊严的表现。而尊严主义,正是中国人有别于西方自由主义的特质。公民作公心、公共性的载体,首先应当具备作为社会资本的核心品格,即诚信。如果是“国妖”,只会欺世盗名,长此以往,离“举国皆妖”不远矣。口说公民的人,其实不一定就有公民意识。自由是个人的修养,民主是社会的良知。自由像尊严一样,是人类作为文明生物的基本品格,无论精英还是草根,都不能缺少了这种品格。而民主,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充分保障公民利益的政治文明程度。一般说,我对“自由”和“民主”这两个概念讲得不太多。在我的感觉里,没有共和制度,这些都是奢谈,甚至扭曲,有了共和制度,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美国金融危机,反映的是人类欲望的无穷性与人类满足欲望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这就是我说的自由主义的极限,它是“增长的极限”、“对抗的极限”和“恶的极限”的总病根。但我相信,美国制度的共和传统,既然能够在1955年黑人坐公车都受歧视,1968年马丁·路德金竟会遇害,短短50年内,便推出第一个黑人总统,它自身有着足够的纠偏活力。大家老是讲民主,但是民主它有个前提,就是要在健全的共和制度基础上才能实现民主,并不是那些反对民主的人胡说八道的那样,说什么中国的老百姓都是愚昧无知,实行民主就会乱套。这种说法非常的可恶。公民,是共和制度下人类公心、公共性的现实承载力量。“草根文化”的出现,也许正是中国人公民意识觉醒的表征。一个刚刚开放的中国社会,正是这样一种生机盎然、令人鼓舞的耗散结构,它必将在全体公民的自觉参与下,进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创新。如今,因互联网普及,郎遥远以“草根,不主义”这耳目一新、直刺心灵的新概念,昭示了新一波远离系统中心区域平衡态的涨落冲击,将以更大更深更广的社会自组织力、公众自组织力向中心区域平移,将成为草根平视一切权威的新宣言……中国公民个人尊严的丰富性和自由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张扬。“草根,不主义”,必将成为中国“从开放社会到公民社会”的流行语。(作者钱宏 系知名战略思想家、凤凰网首席评论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