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样板戏·史记》后记:如何记述样板戏?(6)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凤凰网读书 佚名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
    师永刚
    自由作家,七十年代初人,《世纪华人画传丛书》的策划与发起者,曾策划编著的《宋美龄画传》、《蒋介石图传》、《邓丽君画传》、《切·格瓦拉画传》、《三毛私家相册》、《邓丽君私家相册》、《雷锋1940-1962》、《红军1934-1936》等丛书在中国掀起画传热潮,发行总量达上百万套。
    他研究凤凰卫视的专著《解密凤凰》成为媒体焦点,研究《读者》杂志的专著,先后以《读者时代》、《读者传奇》图文版、《读者故事杂志版》、《解密读者》四个版本发行,创下媒体研究专著发行超过30多万套的全新纪录。其之前出版长篇小说,如《天苍茫》、《西北望》和诗集《仰望灵魂》等十多部。
    曾参与CCTV1999澳门回归直播现场报道、六集电视纪录片《西北望》的撰稿工作。由其担任主编的明报月刊《四十年精品文丛》一套,《金庸散文集》,《中国戏剧大师命运》,《四海红楼》上下两卷,《大家》等九本,再掀起新一轮阅读热潮.2008年出版的博物馆馆书《国人到此,低头致敬》,开拓创新了博物馆的表达方式。其后,他策划出版了《向前进,王宝强自传》等数十本畅销书。
    2008年被聘为南京大学等数所院校客座教授,现为香港凤凰周刊杂志社执行主编。
    张凡
    自由作家,资深新闻记者,曾供职于国内数家媒体,现为北加北图书文化创意公司总编辑。
    内容简介:
    样板戏主导了六十年代中国人的审美与价值观的重张,甚至生活的戏剧化形态,同时也成为一个时代以京剧为形态的重要的悲喜剧。不仅仅是国家的,它甚至是私立生活的一部分。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样板戏的历史,提供真实的样板戏文献,为一代人的怀旧提供一个基本的依据,著名作家师永刚、张凡遍考当年参与样板戏的编创演人员,撰写了一部详实的样板戏传记。书中首度披露了江青与样板戏历史上的一些事件的真实内幕,并披露了当年参与样板戏的编创演人员的恩怨情史与结局,是官方审定的首本集中讲述样板戏历史的集体记忆与文献。
    本书同时联手样板戏专职摄影师,首度推出一本荟集全部样板戏经典图片为主的纪念册。书中收集的上千张图片、绘图布景,人物肖像以及草图,披露了当年样板戏经典图片的来龙去脉以及各种曲折的故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