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民主转型,如何可能?(2)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东方早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建立“忠诚反对”对于中国的民主转型有重大影响。中国不想走“全盘西化”的道路,并且可能还想在民主化后继续以社会主义为核心价值。由于资本主义和西方民主在当今世界仍然处于优势地位,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中因此不但会产生迎合西方观点的政治力量,这一政治力量还很可能会迅速扩大影响,取代共产党而成为执政者(如果从党内民主入手的话这一势力就会分裂党,虽然这类势力在国家民主化后一般会马上被边缘化并被民族主义势力取代)。民主的“忠诚反对”特性为一个想保持一定程度的世界非主流价值观的国家进行民主改革设置了很大障碍。中国共产党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邀请党外人士帮助整风,这一事件绝不是一次本文意义上的民主化运动,但我们也不能不说这一做法有一定的民主倾向。即使如此,整个事件的发展却演变成反右运动,从而大大削弱了当时本来就十分有限的“民主性”。虽然本文所讨论的民主的含义与五十年代所尝试的非程序性“大民主”截然不同,但是所面对的任务却十分相似。如何建立一个精英共识,使得“忠诚反对”成为可能,是俞可平先生这样的党内人士所需考虑的第一重大问题。没有一个最高执政者的初始改革意向就是想看到一场由他发起的民主化迅速走向“苏东波”的结局。任何执政者都不会愿意看到自己成为一场改革的首先牺牲品。这一问题很难解决,但却也不是无法可施。世界上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其总体原则就是通过宪法和制度排除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识形态为纲领的竞选,而将竞选议题限制在涉及人民各种切身利益的具体政策层面。比如,虽然伊朗在最近一次的总统选举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但他们在伊斯兰革命后所建立的一套民主选举体制,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如何在捍卫伊斯兰教价值观的同时开展民主选举这一难题,并且至今仍有着很大的生命力。伊朗的经验必有可借鉴之处。
    民主转型的时机和技巧
    民主转型无非有着两种可能,一种是在高层的控制下逐渐改良而成,另一种是在危机政治下造成百姓失控和精英分裂而一挥而就。政府显然不愿意看到后一种局面的产生。特别是,局面失控后产生的民主社会不但质量往往不高,而且广大百姓很可能会在失控局面中蒙受很大损失。如何走改良型的道路因此就成了关键。问题是改良道路怎么走。党内民主还是从其他方式入手?基层民主开始还是自上而下地进行?从实质民主开始还是从选举为核心的程序民主入手?这里面大有学问。一般来讲,自下而上的民主转型比较稳妥,但是却有着以下三个弊端:一、自下而上的民主转型更容易强化社会中原有的对发展民主和现代公民社会不利的社会矛盾、社会结构和政治文化,从而对长期的民主发展不利(可参阅笔者对民主体制保守性的分析《民主的生命力、局限与中国的出路》,载《领导者》十八期);二、在自下而上的民主转型发展到一定政府级别后(比如到地委、省一级),地方政治势力就有可能利用手中掌握的民选合法性架空中央政府,乃至导致国家的崩溃甚至分裂;三、自下而上的民主转型会因为速度太慢而赶不上社会矛盾和危机的发展,从而让百姓觉得是在作秀而失望。中国的实质民主在近年来有着飞快的发展,地方官员因此受到了很大的约束而一般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发展起来的许多实质民主手段(如上访、散步、闹事、散布谣言、网络政治参与等等),因为得不到程序的约束而有着很强的民粹主义倾向并且很难被制度化,长此以往只会加大政府的执政压力,并大大增加改良型民主转型成功的难度。
    民主的范围
    我们要搞民主,但是必须反对泛民主。民主政治十分适合于领导人的产生和对于某些议题的决定,但它并不是万能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政府目前面临着极其严重的财政危机,其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加州政治在民主党的主导下形成对民主的长期滥用。加州政府喜欢搞全民投票,而加州百姓对于政府增加各类福利的提案全都拥护而对增加税收的提案则进行否决。由此带来的财政赤字在加州经济尚好的时候并不凸显,因为政府能把税收目标锁定在企业的利润和个人收入的增加上,但是在目前的美国经济下,加州政府只能是走投无路了。
    一般来说,较为可行的制度不是一个泛民主的制度,而是以民主为主导的混合制度。比如,在处理大量政府日常性事务时,以法律和行政规范为行事依据的科层制会比较有效。当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涉及某些群体利益时,给予这些群体的合法代表以一定的影响力就是一个方法,这就是利益集团制。在一些靠国家力量很难搞好的领域,政府可以在“市场”上“购买”一些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民间组织的服务,这就是类市场制。在某些有着较为清楚的以证据为基础的专业知识并且这些知识能为大众公认时(如医疗卫生),专家决策制就会比较有效。最后,当一个领域既不能形成专业人员和利益集团,也不能形成基本共识时(如父母离婚后小孩的监护权),抽签制就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必须强调的是,任何制度的运作都需要一定的基础。简单地讲,科层的规章制度和行事方式必须严格分明,专家的职业道德必须有制度的监测和保证,利益集团代表的产生必须在有关群体内具有合法性,类市场制下民间组织对于政府“订单”的竞争必须公正,抽签的过程必须透明。与民主选举一样,这些制度的最终合法性在于其公正性和透明性,而百姓对于这些制度的公正性和透明性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于整个体制的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说,成熟的民主体制是以上制度权威性得以确立的最大保障。
    世界民主转型成败研究
    民主转型不见得一定会成功,不成功的民主转型还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二战前许多欧洲民主国家崩溃并走向法西斯道路,拉丁美洲国家二百多年来在独裁、低效民主和军事政变之间反复拉锯;东欧的民主转型仅仅在捷克、波兰和匈牙利等少数几个国家有着显著的成功,南斯拉夫的民主转型引发了国家分裂和种族清洗;在西方国家晚近的民主转型当中,西班牙不但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而且引出了不少卓有成效的研究。这些成败教训都值得仔细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