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布鲁克林有棵树》一棵天堂树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每日新报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连载请点击
    《布鲁克林有棵树》是一本关于生存、梦想与尊严的小说,讲述了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个贫困女孩的生活、梦想和奋斗。这是一部成长与梦想之书,告诉我们阅读如何让卑微的生命变得高贵,家庭的力量如何支撑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本书问世以来屡获殊荣,不仅是亚马逊书店的“20世纪最佳青少年读物”,更被纽约公共图书馆选为“世纪之书”。由它改编的电影《天堂树》曾获奥斯卡奖,同名音乐剧上演近300场。如今美国的各大书店每逢假期,依然会将它与《小王子》、《夏洛的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起列为假期推荐必读。
    在纽约的布鲁克林,长着一种树,有人称之为天堂树。不管它的种子落到什么地方,都会长出一棵树来,向着天空,努力生长。它是唯一能在水泥地里长出来的树,枝叶茂盛,而且只是在居民区。二十世纪初的纽约布鲁克林,是一片宁静的乐土。虽然经济危机为这里的上空笼罩了贫困的阴霾,但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却过着五彩斑斓的生活。
    小女孩弗兰西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她熟悉回收站每一种废品的价格,知道如何买到完整的廉价发霉面包。然而一心想成为作家的她每到周末都会去图书馆,她想把那里所有的书从A到Z都一一看过。星期天下午,弗兰西坐到家门口的太平梯上,藏在浓浓树荫里,她在这里看着书,做着白日梦。这样的时刻,让她超脱了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困顿。穷人是怎么快乐起来的?他们的快乐是那么少,所以当他们拥有的时候,就千百倍地去享受。弗兰西在艰辛的生活中体味着成长的无奈百味:家境的贫穷、同学的歧视、社会的不公……然而她始终像那棵长在水泥地里的树,奋力成长,坚忍不拔。
    “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那就是一种现实。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传阅60年的《布鲁克林有棵树》在美国影响深远,著名主播奥普拉说,“在我成长过程中让我最受感动的一本书就是《布鲁克林有棵树》”,文学批评家艾尔弗瑞德说“在无数美国人心目中,‘布鲁克林’这个词已渐渐成为一种化身,象征人生早年的贫困,象征着邻里生活,象征着青春本身。同样,它也象征着渴望、追求,象征着对外面精彩世界的梦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