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的某一天,有报告说,有美国财团在联合欧洲的法西斯力量,试图阴谋推翻小罗斯福总统的政府。国会受到的震动非同小可,决定要成立专门委员会展开调查,这个机构,就是麦卡锡时期著名的美国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HUAC)。 林 达 HUAC来自一个混乱年代的危机 上次提到,在1934年成立的“美国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HUAC),在麦卡锡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人为它大叫冤枉,说这事根本不能这么算:和麦卡锡有关的调查,是参院调查委员会。而HUAC是众院的,和麦卡锡根本没关系。是不错,可是他们和“美国第二次惧红时期”有关系,而麦卡锡是这个时期的代名词。所以HUAC和“麦卡锡时代”的关联是跑也跑不掉的。 开端来自混乱年代的一场危机。说混乱,是突发经济大萧条。胡佛总统是变成历史笑料最狼狈的一个,因为他刚宣称大好形势,就崩盘了。混乱还在于很多处理社会大问题应有的具体制度还未建立。回看历史,美国一个危机连着一个危机,内忧外困重重。它充斥着“刚下船”的新移民,全世界的问题都在这里集中,危机都乘积放大。一般国家都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维持中央政府财力的一套办法,这钱跟贵族要也好,跟百姓要也好,反正中央政府、国王不会是穷人。而美国就是这样一个例外。它是一个州的联合体,联邦政府在很长时期里根本没什么钱。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的事情,显然必须联邦出面。美国从立国开始,长期奉行所谓孤立主义,几乎没什么军费预算。独立战争开始,美国没有军队,就招募民众承诺发债券作为士兵军饷。独立战争除债券还有土地,每个士兵一百英亩什么的,反正当时土地又多又便宜。兵役债券是政府承诺一个面值,按计算复利,限期兑现。期间根据物价上涨指数,可以立法调整面值。 是否认真处理兵役债券是非常敏感危险的事情。美国立国之初,打完仗,独立的新政府根本没钱兑现债券,要不是华盛顿将军利用威信化解危机,一批军官就兵变推翻国会了。这个故事很有名,可是当时还是出事的,1783年有几百个宾夕法尼亚州的老兵“讨兵饷大游行”到国会,当时国会在费城。议员们还在大厅议事,外面老兵就把国会给包围了。议员们抓个机会溜走,都逃到新泽西的普林斯顿小镇去躲债,也就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所在地。当时美国政府是个空架子,连总统都还没有,没有治安力量,也没有钱。只能找人数寥寥的军队把老兵们赶回家。那时的老兵也老实,也就回家了。还是在美国立宪后,由于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坚持,一定要建立国家财政信用,才兑现了独立战争的兵役债券。 因为没有足够军费,美国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沿用了这个兵役债券老传统。1924年国会有个《调整服役债券法》(Adjusted Service Certificate Law),就是调整服役债券的金额、兑现日期等具体规定。按此立法,这批一战债券当在1945年兑现。但期间老兵可先借支债券面值的22.5%。一战1918年就结束了,到1932年,1924年立法也已经八年,大家都依法耐心等待。可是,不是经济大萧条了吗?很多老兵从大萧条开始就失去工作,撑不下去了。兵役债券危机突然爆发。 兵饷军和《地方武装法》 1932年春夏之交,有一万七千名一战退伍老兵,连带家属和各种支持者,差不多五万人,他们直接以“立即提现兵役债券”的诉求命名自己,自称“兵饷远征军”,后来简称“兵饷军”(Bonus Army)。在退休的布特勒将军(Smedley Butler)支持下,开始了他们徒步进军华盛顿的“兵饷大游行”。布特勒将军虽已经退休,可在军人中德高望重。他的鼓励是这次行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截至1932年4月,政府已超额发掉了债券全额三分之一的借支,如今面对危机,国会出现分歧。当年6月15日,众院通过全部提前兑现议案,6月17日,参院却在外面五万人包围抗议之下,还是投票否决了兑现议案,原因是政府预算只有这点钱,这边发掉,大萧条的其他救济等计划就要断粮。但为了缓解危机,国会同意为回家的老兵支付火车票。有大约六千人拿了火车票就回去了。可是剩余的人拒绝离开。 这样几万兵饷军就在华盛顿中心地带的河两岸安营扎寨,一点没有要走的意思。7月28日,司法部长米切尔命令警察驱离。谁知发生冲突,在老兵抵抗中,不知什么情况下,警察开枪打死了两个人。胡佛总统一看,怕再下去更加恶化,就找来十年后在二战中著名的马歇尔将军,令他指挥军队用催泪瓦斯驱散兵饷军。当然,胡佛总统决不会希望看到流血冲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