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专访印度汉学家墨普德:他将李白、鲁迅、毛泽东的诗传向印度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凤凰文化 责任编辑:何可人 参加讨论


    在本次参加2016凤凰·鼓浪屿诗歌节的海外诗人中,印度诗人墨普德算是中国人的老朋友。这位1986年就来到中国留学的印度学者,说着一口带着京片子的流利中文。他在16岁的时候,第一次尝试把李白、杜甫的诗歌翻译成自己的母语——孟加拉语;他来中国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翻译了《鲁迅诗集》《艾青诗集》;他拜访九十岁的诗人艾青,和季羡林先生有一段亦师亦友的交情……除了精通中国文学,墨普德还熟谙中国革命历史:对毛泽东的生平和诗作信手拈来。
    在中国留学期间,墨普德在北京师范大学研究中国民俗学,师承中国著名的民俗大师钟敬文。他开始更加深入的走进中国文化,去中国各地调研,曾扎在云南三个月收集资料。回到印度后,墨普德教授任教于印度尼赫鲁大学,翻译出版了大量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著作,成为印度当代最著名的汉学家和翻译家之一。2014年,因为在介绍中国、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墨普德教授被评为2014年度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二十多年来,墨普德多次来到中国。他目睹了中国这些年举世闻名的“成就”,也惋惜着中国那些湮没无声的“失去”。
    本次鼓浪屿诗歌节,墨普德带来他创作的诗歌《劝告》,并将其翻译成中英双语。在闭幕式“诗与歌的和鸣跨界音乐会”上,墨普德讲授坚持用母语孟加拉语朗诵这首歌,并用中文演唱《大海啊,故乡》。凤凰网文化专采访这位中国人的老友。他对凤凰文化记者说:二十年前,自己曾经漫游的中国那些城市和田野,让人怀念。在他看来,那有中国的味,那是真正的中国。
    以下是本次采访全文。
    
    墨普德教授在诗歌节闭幕式“诗与歌的和鸣跨界音乐会”现场朗诵诗歌
    那个时候是真正的中国,有中国的味
    记者:这是您第一次来鼓浪屿、来厦门,对这个城市这个小岛有什么感觉?
    墨普德: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城市。当年有周围的一些其他的国家:英国、日本还有德国其他的国家来占领这个地方,所以它有一个殖民历史。
    这是我第一次到厦门,第一次到鼓浪屿,但是不是第一次来中国。
    其实我第一次来中国是1986年。1986年来深造,住了两年,一直到1988年。第一年是1986年到1987年在复旦大学读书,读的是现代文学史。
    第二年转校到北京师范大学。北师大我读的是民俗学,民间文学。北师大民俗学家钟敬文是我的导师。
    那个时候是真正的中国,有中国的味,现在是好像大大的西化了。所以,现在找这个地道的中国味一定要到胡同里面去找,对吧?
    记者:八十年代的中国,跟现在的中国,无论是诗歌氛围和整体文化分文都很不一样。您的中国诗歌翻译里也会有这种变化吗?
    墨普德:我很早开始,就把中国诗歌译成我的母语,就是孟加拉语。把当代诗歌就译成印度的国语印度语也翻译了不少。一直到现在已经翻译了九十六本这样的作品。包括艾青,还有鲁迅。
    我翻译的第一本书就是《鲁迅诗集》,1991年出的译成孟文。而且所有的翻译的书里面都带有注释,因为是要给普通读者介绍中国文化,中国社会背景,注释是非常重要,这样能让普通读者读诗的时候了解诗作背后的背景是什么。所以我的诗作不仅是有这个文化背景,而且还有历史背景,社会背景。
    鲁迅、艾青的诗作中,能看到当时中国改革的部分
    记者:为什么会选择鲁迅和选择艾青这这两位诗人翻译?
    墨普德:鲁迅、艾青的诗作中,有一部分能看到当时中国改革的部分。期间有一段时间,他们也是经历过当年的革命是不是?所以他们也是参加过改革的这一部分——文化改革或者是社会改革,他们是参加过。
    记者:见证者,参与者。
    墨普德:对,所以我就选择了他们。而且鲁迅的杂文比较多,但是很少人就知道他也是写作诗。鲁迅不是个诗人,但是他写过一些诗,总共可能是有七十首诗,其中四十五首诗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诗歌,因为是带有押韵的,或者是带有诗意的,有一些诗歌可能是说是散文,散文的味道比较多,而不是诗歌,而且是有政治色彩比较多。
    艾青也是这样。艾青已经作过一百多首诗,但是其中我选择了八十六首诗。而且是他一生当中写过四篇寓言,政治性的讽刺性的写作,我也放进我的书中。
    艾青我1990年7月3日就到他家里去拜访他。他说:“墨教授,可以,我们可以谈这个东西。”他带有他自己的那个家乡的方言口音讲话,但是我听的懂,因为我当年在上海读书嘛,我也借鉴了浙江江苏方言的的有些发音。艾青当天和我讲了好多,访谈的时候我把他所说的话全部录下来了。有些话他说“墨教授你可以停一下,有些话不适合录音。”于是我就停了录音,他讲的那些话我没有记录,但我记在了脑海里。
    后来我翻译他的诗歌,写注释的时候,我把他所说的东西都加上去了。所以这本书是带有我对他诗歌解释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记者:您还在2012年就翻译出了一本《毛泽东诗词全集》?
    墨普德:是的。翻译成孟语。在北京某些单位就看了以后,他们说你翻译的非常好。因为他自己的诗歌有大部分是押韵的,我翻译的时候也是押韵的。
    记者:您怎么评价毛泽东的诗歌?
    墨普德:很不错的。他的诗歌我做了类别上区分。这样的类别分类可能是本国就是中国国内也没有全面考虑这个问题。我读他的诗时,我发现可以分类别,总共有十四个类别。我就在书后面就写上了。
    有些是浪漫的,有些是歌颂历史上的一些的英雄,还有歌颂战争当时的情势,比如红军到哪儿去打仗,就是歌颂这种局面,当年的那些革命。还有一段时间的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跟苏联造成有些问题的时候,因为是“苏修”嘛。批评“苏修”的时候,他作过一些诗,所以这也是一种的类别。总共用十四个类别。
    深圳大学印度学中心主任郁龙余教授,他曾经在他自己的书里面有介绍我的这本翻译诗歌,对翻译的一些作品的整个的介绍,介绍里他有赞扬过。
    记者:您目前最新的一本翻译书是胡志明在华的狱中日记。
    墨普德:对,胡志明,虽然是越南人,但是他曾经是用中文写作过的。广西省,他在广西省被蒋介石囚禁,坐牢。
    记者:您就把这个翻成孟语了。
    墨普德:一百二十一首诗,我的书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翻译,所有的诗歌都有。以前有些英国人翻译他的诗歌的时候,只保留了六七十首诗,但是我的这本书全部都有。全部是诗歌,虽然是说狱中日记,里头有一百二十一首诗,一年多蒋介石把他转来转去,住了一共有十八个监狱。
    墨普德:后来周恩来就想办法把他放出来。
    非常有意思,上次在北京的时候,可能是中国的文化部副部长,他问我,你翻译胡志明的诗歌,你会越语吗,我说我不会越语的,但是他的诗全是用汉语作的,而且是古体诗。
    他们问我为什么你选毛泽东、胡志明这样的诗呢,我说带有新鲜感的,因为是当年的一些历史,都是保留在那里面,对不对。
    谁也不知道是蒋介石曾经把他监禁过,是不是,谁也不知道。因为是这是1942年到1943年的事情,一年多的时间。监狱里他没有地方睡,不得不在厕所里面去休息。很残酷。胡志明可能有一年多这么艰苦生活,他的身体一直不好,早死,69年就死了。那个时候他也不是非常老,是不是?毛泽东比他小,却比他长寿很多。
    胡志明是1890年出生,毛泽东是1893,对吧,但毛泽东活到1976,而胡志明是69年。
    记者:您对这些人的生辰都特别熟悉。
    墨普德:因为读这个史学。我的祖父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史学家,所以搞史学的那个细胞也是传到我。
    记者:您翻译的这些诗作看,印度普通的印度读者他们会有兴趣去了解中国的诗人吗?
    墨普德:对,在杂志上报纸上会全部介绍,我是第一个印度人从直接从中文翻译成孟文的第一个人。
    记者:没有通过英语跨译。
    墨普德:对,而且说我后面也没有第二个。就是独一无二。
    记者:您是十六岁的时候就尝试过翻译李白杜甫的诗。从少年甚至是童年的时候就开始对中国文化有自己的兴趣,怎么会接触到这方面,是家里面的缘故吗?
    墨普德:家里,对。
    我的祖父曾经是跟泰戈尔在一起嘛。泰戈尔跟我祖父的关系非常密切,我祖父十八岁的时候到过泰戈尔的国际大学,他进了那个国际大学以后,泰戈尔亲自欢迎他。7月27日是我祖父的生日,那一天泰戈尔就是给他做诗献诗,这首诗是非常有名的。
    我的祖父可能二十几岁或者是三十几岁的时候,就攻读汉语,二三十年代的时候,他攻读了汉语藏语,研究相关文化方面的书籍。他读了大约五年到十年的时间把儒家经典《大学》翻译成孟文。
    但他不是从中文翻译,而且是从英文翻译的那个东西去二次译成的。所以他不是地地道道的从中文翻译。所以他亲自对我,你是现在就开始学中文,但是一定要学到底,要学到底。
    后来他就开始学了德语、法语等等。但是我的父亲比他棒。我的父亲他是西方文化的专家,他会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他学了好多语言,但是没有往东走。我是我家第一个往东走的人。
    记者:您对当代中国诗歌里有什么了解吗?或者有什么和中国当代诗人的接触?
    墨普德:当代的艾青、舒婷我有翻译过。舒婷的有些诗歌我有翻译成印第语,收录在《中国当代诗歌集》那本书里,介绍过她的三首诗。但是这个今年1月份,她到印度了参加书展的特别活动。在一个专门给他们安排的活动当中,她有个讲话。我当场把这个翻译成印第文的东西,并朗诵了,她朗诵的是中文,我读的是印度语,她就乐,当时她非常高兴。
    当时不仅是舒婷,还有新来的一位女诗人叫做蓝蓝她也来了,还有一位西川也来了。那是1月份,参加活动的有这三位诗人,除了他们以外还有一些儿童文学家,还有一些小说家。
    我跟他们聊的是不多,只有一天的时间嘛,就是太紧张了,太忙。因为我是组织人员,我给他们安排一些活动嘛,所以虽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谈一些问题,但是他们送我一些书,舒婷说你可以随便翻译,因为有些诗人也不是那么的公开,他们可能有稿费的问题,但舒婷说我没有稿费的问题,你可以。
    冯唐的那个版本第一首、第二首翻译的非常恶劣
    记者:说到这个书展,当时中国国内有一个围绕诗歌翻译的事件,作家冯唐翻译泰戈尔的诗,在国内受到了一些质疑。
    墨普德:他也打算去。
    记者:对。
    墨普德:他也打算去。某一个单位给我寄过去他的书,冯唐的那个版本第一首、第二首翻译的非常恶劣,不是泰戈尔的本来的意思了,并不是他本来的意思。所以,尽管冯唐的那个诗歌翻译,有些地方是比较好,但是总的来说不行,因为你就是翻译嘛,而不是你自己创新的,对不对?这个是泰戈尔的诗歌,泰戈尔本来的意思你就是有些歪曲这不行。
    记者:信达雅,信是第一位的。
    墨普德:对。而且有一些就是色情的,读起来不好。
    在中国国内他是已经挨批评了,中国相关方面就决定不派他来,但中国的报纸上报道的不对,说可能印度人就不喜欢他的诗。但其实我是比较开阔的,我就跟他们说了,让他来嘛。这样我们就是当场就问他,为什么这样翻译呢?我们可以公开的说,开阔的去说,我的态度是这样。
    虽然我的同事或者是其他人就是很不喜欢,而且不希望他来,但是我说虽然是这样的一种的局面,但是让他来吧。
    记者:这次来这次的还有一位中国很当代的著名的诗人叫北岛,我不知道您有跟他接触过吗?
    墨普德:没有,还没有。
    记者:您此前有他阅读过他的诗吗?
    墨普德:也不多,不多。可能是最多听到的是舒婷、北岛、顾城都是。
    记者:朦胧诗派。
    墨普德:朦胧诗,对。朦胧时代的,但是他的诗歌很没有机会读。
    八十年代,那个时候是真正的中国
    记者:说说您在中国留学期间求学的经历吧。
    墨普德:我在那个北师大读民俗学,有意思,非常有意思。
    记者:北京办的民俗学很厉害。
    墨普德:对,钟敬文老师很厉害,他在中山大学创立民俗学习。他87年送给我好多书,他自己写的和翻译过的一些书。1990年,艾青正好是八十岁,他也送我一本书,上面写的是“送墨普德先生--艾青八十变成断臂人“——因为他摔倒了,成“断臂人”。
    记者:除了上海北京,您那两年还去了中国哪里?
    墨普德:我当时在学民俗学,需要收集材料,中间因为有要求,我到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呆了三个月,写个报告。
    记者:做田野调查?
    墨普德:对。
    记者:那个时候的中国是什么样的感觉?
    墨普德:是真正的中国,那个时候是真正的中国。
    记者:这个“真正”能说的再具体一点吗?
    墨普德:真正的中国就是说没有现在这个时期一样,像西方拼命的学习,而是“你是中国人,你虽然想把整个国家就是建设成一个强国,但是你就随着你自己的路,而不是从西方学习。就是说比方说从这个窗户往外看,天线就被高楼挡住了,你看不到后面的那个海,对不对?
    摩天大厦,就毁掉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在北京的时候,就是政企的一些成员请求我,墨教授你可以给我们呼吁,我们得有自己的文化故居,作家的故居,这些应该保留下来。就像梁思成的故居被毁了,是不是?
    现在,所有的城市都是一样的,摩天大厦到处都有。 有些外国人当年我就记得,他们到中国来说,看到西化了的中国,说“我们不想看,我们来看的是中国的中国化的中国。“
    这个是非常可惜的,各个国家有各个的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一定要保留下来。
    墨普德是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也是印度当代最著名的汉学家和翻译家之一。2013年11月他翻译的《胡志明在华的“狱中日记”》(孟加拉语译本)在印度加尔各答出版。这是胡志明的《狱中日记》第一次被译成孟加拉文。书中包括胡志明所著的121首诗及诗歌的注释。
    墨普德还是由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选派到深圳大学的首位访问教授。他翻译出版了大量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著作,如:《鲁迅诗集》(孟加拉文译本)、《中国当代诗歌集》(印地文译本)、《汉藏社会反映于民间文学》(英文)、《艾青诗歌、寓言》(孟译本)、《跨文化的印象:艾青、巴勃罗·聂鲁达、尼克拉斯·桂连诗歌集》(英文)、《伟大民众领袖苏葩士·崭德若·鲍斯在东亚的印度解放运动:中国、印度档案馆销密的文件》(英文)等,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墨普德是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也是印度当代最著名的汉学家和翻译家之一。2013年11月他翻译的《胡志明在华的“狱中日记”》(孟加拉语译本)在印度加尔各答出版。这是胡志明的《狱中日记》第一次被译成孟加拉文。书中包括胡志明所著的121首诗及诗歌的注释。
    墨普德还是由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选派到深圳大学的首位访问教授。他翻译出版了大量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著作,如:《鲁迅诗集》(孟加拉文译本)、《中国当代诗歌集》(印地文译本)、《汉藏社会反映于民间文学》(英文)、《艾青诗歌、寓言》(孟译本)、《跨文化的印象:艾青、巴勃罗·聂鲁达、尼克拉斯·桂连诗歌集》(英文)、《伟大民众领袖苏葩士·崭德若·鲍斯在东亚的印度解放运动:中国、印度档案馆销密的文件》(英文)等,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